那些基于个体选择而累计得来的数字,衡量着品质优劣,透露着市场反馈,反映着用户认可。然而造假掺水却令数据应有的标尺作用打了折扣,用户“用脚投票”的权利成为摆设,让烂俗内容和劣质产品服务以次充好有了可乘之机
互联网上向来不乏怪事。一些网播剧播放量过百亿却讨论者寥寥,一些网购平台上的“销量第一”却差评不断,一些所谓“今日热门”的文章却完全不知所云。问题何在?互联网时代,网民选择相信数据背后代表的“公众眼睛”。然而近年来,这些本应成为用户选择时重要参考的数据,却屡屡成为一些平台掺水造假的对象。
去年9月,不少平日里阅读量动辄“10万+”的微信大号迅速缩水,而起因竟是源于某些通过刷单来拉高阅读量的工具失效。有监测数据显示,当晚有六成微信“大号”的阅读数下降,其中阅读量暴跌80%以上的公众号超过100个;同样在去年,国内某直播平台曾显示某热门直播间观看人数超过13亿,令人匪夷所思。
无据之数,难称数据。那些基于个体选择而累计得来的数字,衡量着品质优劣,透露着市场反馈,反映着用户认可。然而造假掺水却令数据应有的标尺作用打了折扣,用户“用脚投票”的权利成为摆设,造假者不仅令优质内容沉匿网海,更给了烂俗内容和劣质产品服务以次充好的可乘之机。
数据造假,受伤的不仅是手握“投票权”的网友和真正优质的内容,还可能在更广范围内威胁互联网产业生态系统。“我知道我的广告费有一半浪费了,但遗憾的是,我不知道是哪一半被浪费。”世界著名广告大师约翰·沃纳梅克的这句论断产生于纸质媒体时代,而在如今新闻门户、视频网站、手机应用成为广告主眼中香饽饽的时代,却更多了几分无奈和讽刺。
“只有当大潮退去,你才能知道谁在裸泳。”在国内互联网行业屡被评价为“虚火正盛”的今天,被动等待显然不够。一些互联网公司联合成立广告反欺诈大数据实验室,致力于发现和甄别虚假流量及其作弊模式。除却引入足够的技术支持,企业应该在保证自身商业机密的前提下主动共享后台数据,打通“数据孤岛”,让政府、公众以及第三方监测机构能够合理有序地采集、存储、分析和使用数据,令各方发挥应有的监督作用。此外,行业内也亟待建立起一套通用的数据衡量指标和数据采集指标,这不仅能有效挤压数据造假者浑水摸鱼的空间,也有助于提高公众辨别数据造假的意识和能力。
唯有如此,量化数据才能继续在数字经济浪潮中,向网民陈述日益庞大的行业体量,陈述海量用户集合而成的行为选择,陈述各方褒贬多样的态度倾向,陈述那些网民选择继续相信的真相。
(摘编自钱一彬《数据造假销蚀网络诚信》)
【小题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通过刷单来拉高阅读量的失效,导致阅读量“10万+”的微信号都大幅缩水。 |
B.衡量品质优劣、透露市场反馈、反映用户认可的数字是基于个体选择累计得出的。 |
C.数据造假掺水使用户“用脚投票”的权利成为摆设,使数据应有的标尺作用消失。 |
D.互联网公司组成的广告反欺诈大数据实验室,能发现甄别虚假流量及作弊模式。 |
A.文章以“无据之数,难称数据”为立论依据,并由此指出了数据造假的危害。 |
B.文章从行业内和行业外两个角度论证了在数字经济浪潮中如何遏制数据造假。 |
C.对于数据造假,文章先摆出现象,接着深入分析,最后提出解决问题。 |
D.作者引用约瀚·沃纳梅克的话讽刺新闻门户、视频网站、手几机应用吃香现象。 |
A.如果网络数据坚守诚信,实事求是,那么劣质产品服务就没有以次充好的机会 。 |
B.针对数据造假现象,企业应在保证自身商业机密的前提下主动共享后台数据。 |
C.建立一套通用的数据衡量指标和数据采集指标,将有助于公众辨别数据造假。 |
D.只有坚持网络诚信,量化数据才能真实陈述人们的态度倾向,陈述事实真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