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 高中语文

题干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近日,河南省郑州市中级人民法院对“电梯劝烟猝死案”作出二审判决,认定杨某劝阻段某某在电梯内吸烟的行为未超必要限度,属于正当劝阻行为,不承担侵权责任。
改判结果一出,人们纷纷点赞。因为判决终还杨某以公道,既没有让正直的人无辜受伤,也守护了社会正能量,彰显了司法的公平公正。
其实,一审法院在判决中也认为,杨某行为与段某某死亡之间并无必然的因果关系,但是根据公平原则,判决杨某补偿死者亲属1万5千元。死者亲属认为杨某存在过错,判决作出后,提出上诉。
段某某突发心脏病猝死,让人惋惜同情;但杨某热心反而“摊上事儿”,不免让人寒心。尤其是一审判决要求杨某无过错而补偿,让人免不了产生司法裁判在“和稀泥”的感觉。
我国《侵权责任法》规定:“受害人和行为人对损害的发生都没有过错的,可以根据实际情况,由双方分担损失。”适用此规定的前提,是行为与损害结果之间有法律上的因果关系,且受害人和行为人对损害的发生均无过错。本案中杨某劝阻吸烟行为与段某某的死亡固然有关,但是二者无法律上的因果关系。正如二审所指出的,杨某的劝阻理性、平和,未超必要限度,不会造成段某某死亡的结果。并且,杨某对段某某的死亡无法预见,也不存在疏忽或懈怠。因此,一审判决属于适用法律错误。
进一步讲,杨某劝阻吸烟的行为体现了一位公民所应有的公德心,这也是法律所予以鼓励的。作为地方性法规,《郑州市公共场所禁止吸烟条例》明确规定,公民有权制止在禁止吸烟的公共场所的吸烟者吸烟。如果因杨某一时的正直之举而施以惩罚,必将导致人们不愿、不敢阻止违反公德的行为,那么,闯红灯、扒窃等行为者可能会堂而皇之、畅行无阻,长此以往,社会道德水准必然大打折扣。
迈入新时代,人民群众对司法公正有更高的追求。如何让人民群众在每一起司法案件中感受公平正义?重要的一条是要把握好法律原则和法律条文背后的立法精神,让天理、国法、人情实现有机统一。这样即使是败诉一方,也会感觉自己的权利得到认真对待,进而服膺裁判结果。
一次严谨的司法判决,胜过百次法律宣传。每一次的热点案件中,法官敲击法槌的声音,不仅当事人双方听得到,也会长久回荡在公众的心里。
(摘编自靳昊《“电梯劝烟猝死案"改判:司法当为“好事者"撑腰》)
【小题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一审法院判决杨某虽然无过错,但是根据公平原则,要承担一定的侵权责任。
B.郑州中级人民法院二审认定杨某劝阻吸烟理性平和,未超必要限度,不承担侵权责任。
C.我国法律规定,受害人和行为人对损害的发生均无过错,可由双方分担损失。
D.郑州市相关地方性法规规定公民有权制止吸烟者吸烟,杨某行为符合此规定。
【小题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就电梯劝烟猝死案改判事件,阐发了司法当为“好事者”撑腰的观点。
B.第二段提出公众看法后,从当事人、司法、社会三方面阐发了判决结果。
C.文章先是概述事件,然后表明态度,进行分析,最后指出此次判决的意义。
D.文中两次引用相关的法律法规证明杨某做法的合理性,具有较强的说服力。
【小题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一审与二审判决均认为杨某行为无过错,区别在于是否依据公平原则进行补偿。
B.死者家属之所以提出上诉,是因为认为杨某有过错,补偿1万5千元不公平。
C.一审判决认为杨某行为与损害结果之间有法律上的因果关系,属适用法律错误。
D.如果司法判决实现天理、国法、人情的有机统一,可使各方甚至败诉方服膺。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现代文阅读 更新时间:2018-06-25 11:16:23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北大的精神传统
在中国没有任何一所大学的历史比北大更悠久,那么其历史和精神传统有哪些独特与卓越之处呢?有一种说法认为北大最突出的精神传统是自由主义,如果说这一“精神传统”中确有包容学术多元、崇尚学术思想自由的一面,这并不为过。但如果认为某种思想主张和流派是北大唯一的精神传统,那就不确切甚至充满误解。
自由的根本含义,是没有外在障碍而能够按照自己的意志进行的行为。作为生存主张的自由主义,往往是以个人主义为内核,以个体基于心灵体验和至上感悟为特征的核心价值观;若被作为一种意识形态言说,则是具有强烈政治志趣的主张,以自由作为支点和中心,并以自由意志在政治体系和社会生活系统中的存在与贯彻作为主要政治价值取向的思想流派。
北大在历史上的剧变中并未真正植入与资本主义发展生息相通的自由主义的基因,在笔者看来,其原因至少有三条:一、北大由封建主义的清王朝官办,在世纪之交的时代转换和社会动荡中,虽经搬自西方的自由思想的袭扰,但却始终未充分地获得、生发和张扬资本主义的自由主义理念;二、在20世纪前30年所进行的以青年派和东方派、保守派和西化派、文化本位论和文化世界化为对垒双方的论战中,看似占据上风的西化派,也并未充分贯彻西方资产阶级和自由主义的理念;三、无论国家政权随着时代如何变革和更新,北大的主导理念始终是以民族国家利益为上、以天地苍生福祉为念,这与形而上的自由主义主张不仅在实践指向上不同,在价值坐标和精神格调上也迥异。
因此,北大的精神正统理念应是马克思主义传统,它与中国悠久的历史文化精神传统相融合,学术自由、思想自由和自由人格本来就是其题中应有之义。当然,北大的马克思主义传统并不是一时一节间汲汲汩汩的细水泉涌,也不是无时无刻都浩浩荡荡的平川洪流。从时间、空间和人事相结合的角度看,我认为马克思主义传统在北大的扎根和生长,经历了一个起承转合的过程,也演绎了一种轻重缓急的节奏。
谈及北大马克思主义传统的起源,不得不首先提到李大钊。李大钊是***的创始人之一,曾任北大图书馆馆长,后任政治系、经济系和史学系的课程教授。李大钊早年(1913-1916)留学日本早稻田大学期间,从河上肇、安部矶雄等人的思想体系中接受了马克思主义和社会主义的思想。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为中国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自1918年开始,李大钊陆续发表《法俄革命之比较观》《庶民的胜利》《布尔什维主义的胜利》和《我的马克思主义观》等一系列著作。1920年,李大钊在北大一些科系和其他高校开设了宣传马克思主义理论及社会主义实践的课程。他还在北大红楼创建了中国第一个马克思主义研究小组“北京大学马克思学说研究会”,集资建立了收藏共产主义图书的藏书室“亢慕义斋”,启动了以学术和科学的视野研究、传播马克思主义的中国第一块阵地。
马克思主义传统在北大得以扎根,与以李大钊为首的一批北大人分不开,后者还包括陈独秀、***、张国焘、邓中夏、罗章龙等骨干。此一阶段,马克思主义传统在北大的扎根构成了其精神传统之“起”,当然,它在发展节奏上还处于“轻”与“缓”之样态——“轻”是说其影响力还不大,“缓”则指其传播力度、范围和速度仍受局限。
从1921年***的成立到1949年新中国的建立,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从理想和实践的结合上实现中国化、走出一条新民主主义革命道路的时期,此间大凡能够掌握马克思主义精髓和真谛的人最终都成为革命的领路人,而那些只会背诵马克思主义课本和教条的人则被淘汰出鲜活的中国革命实践的大局。在中共一大的13名代表中,与北大有关联的人就占了6席。而新民主主义革命的28年间,尽管北大仍旧传承着传统中国的文脉和本土思想的命脉,但这些精神资源无疑逐渐现代化和革命化了,北大逐渐成为一所革命学府。
【小题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作为生存主张的自由主义的核心价值观往往是以个人主义为内核,以个体基于心灵体验和至上感悟为特征的。
B.与资本主义发展生息相通的自由主义的基因在北大历史上的剧变中并未真正植入北大的精神传统中。
C.在20世纪前30年,看似占据上风的西化派在所进行的以青年派和东方派、保守派和西化派等派别为对垒双方的论战中,也并未充分贯彻西方资产阶级和自由主义的理念。
D.1918年,李大钊陆续发表《法俄革命之比较观》《庶民的胜利》《布尔什维主义的胜利》和《我的马克思主义观》等一系列著作。1920年,李大钊在北大一些科系和其他高校开设了宣传马克思主义理论及社会主义实践的课程。
【小题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作者认为自由主义这一“精神传统”中确有包容学术多元、崇尚学术思想自由的一面,但如果把它认为是北大唯一的精神传统,那就不确切甚至充满误解。
B.来自西方的自由思想虽然曾袭扰过中国,但由于北大是在世纪之交的时代转换和社会动荡中由封建主义的清王朝官办,所以与资本主义发展生息相同的自由主义的基因并未真正植入北大。
C.形而上的自由主义主张与北大的主导理念不仅在实践指向上不同,在价值坐标和精神格调上也迥异。
D.从时间、空间和人事相结合的角度看,作者认为马克思主义传统在北大的扎根和生长,经历了一个起承转合的过程,也演绎了一种轻重缓急的节奏。
【小题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李大钊经过不断地求索和鉴别,在各种社会思潮中,最终选择了马克思主义,他是当时在中国传播马克思主义最早的革命先驱者。
B.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发展趋势是马克思主义进一步中国化,就是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和中国革命与建设的实际情况相结合,从而走出适合中国国情的道路。
C.北大传承着的传统中国的文脉和本土思想的命脉,都将被马克思主义传统所替代,这也导致北大逐渐成为一所革命学府。
D.回顾中国共产主义运动的历史,那些形而上学地、僵化地、保守地、片面地坚持马克思主义的革命者最终会被淘汰出鲜活的中国革命实践的大局。

同类题2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北大荒的雪

肖复兴

①在北大荒,我喂过一年多的猪。

②那一年冬天的一个夜里,呼啸而至的暴风雪,像莽撞的醉汉一样,使劲儿扑打着我们小屋的窗户。我睡得死,小尹把我推醒,叫喊着:不好了,快起来!我忙爬起来穿好衣服,跟着他往门外跑,跑到猪号一看,猪栏都被吹开,一群猪八戒前拥后挤,像是什么精彩大戏散场一样,兴致勃勃地跑出猪栏,正在疯狂地往荒原上拥。暗夜的天空纷纷扬扬的雪片子越来越大。跑到荒原上的猪,我根本看不清,只觉得有什么东西在起伏,在晃动,有些像大海上翻涌起的泡沫。它们吼吼的叫声,几乎被风雪吞没。

③在夜色的衬托下,风雪显得比白天更为可怕,更为疯狂。无边的夜色,无边的大雪,一黑一白,蟒蛇一般,厮缠一起,拼打一起,最后融合成一种诡异的颜色,魔鬼一样狰狞。在这样一片大雪的包围下,在偌大的荒原上奔跑,无论是猪,还是人,都显得那样的渺小,随时随地都有可能被撕成碎片。

④奔跑中,一走神,我一脚踩空,掉进了雪窝子里。立刻,鼻孔里,嘴巴里,脖领里,全是冰冷的雪花。眼前一片漆黑,脑子里一片空白。

⑤我已经不知道,最后我是怎么被老王他们从雪窝子救上来的了。我也不知道最后他们是怎么把那群猪八戒赶回猪栏。等我睁开眼睛醒来的时候,已经是在老王家中了。老王的老婆抱着一盆雪花,正在用雪给我从头到脚地揉搓。睁开眼睛,我看见的是老王的老婆那一双明澈的眼睛,正笑盈盈的看着我。

⑥第二天,我躺在老王家热炕头上,盖着老王家唯一的一床棉被,和老王身上唯一的一件棉大衣。

⑦前几年,我重返北大荒,特意找到老王的家。老王刚刚出去了,家里只剩下老王的老婆一个人。她走近我的身边,用眼睛凑近我,仔细瞅了瞅,然后一把拉住我的手,连声对我说:“眼睛也不好,一只眼睛是假的了,我不敢和老王去队部看你们……”

 ⑧握住她那瘦骨嶙峋的手,我说不出一句话,因为我看见她昏花而浑浊的眼睛里含着泪花。在那一瞬间,我想起了那年暴风雪夜里她用雪为我擦身时望着我的眼光。那时,她的眼睛,明如秋水,是那样的清澈!

⑨我看见她家墙上的镜框里,还摆着我和同学当年在这照的照片。已经这么多年过去了,他们还保留着对知青的那一份温厚的情感。我知道,遥远的二队正因为有老王和老王老婆他们这样的人在,才让我觉得千里万里、再远再荒僻也值得回去。但是,也只是回去看看他们而已,能为他们做什么呢?什么也做不了。因为我们都不过是候鸟,飞来了,又离去了,而他们却一辈子在那里,在那个被七星河和挠力河包围的大兴岛上默默无闻地生活着。

⑩走出老王的家,老王的老婆一再坚持要送我,我说您的眼睛不好,又有心脏病,就不要送了。她坚持送,穿过花木扶疏的小院,阳光透过枝叶,在她的身上和白发上打上斑驳的影子,一跳一跳的,跳动的都是我记忆中的情景,仿佛一切逝去的并不遥远。我搀扶着她的胳膊,一只小飞虫落在她的白发上,我要去赶走它,它已经飞走了,她说不碍事的。一片叶子还那么的绿,却已经枯萎了,被风吹落在她的肩膀上,我替她摘下去,她还是说不碍事的。

⑾她就这样一直把我送到队里的土路上,走了老远,我回头看见她依旧站着,向我使劲地挥着手,又摆着手。

⑿那一刻,我不敢再回头。

⒀没有雪的冬天,只是冬天的赝品。没有雪的北大荒,还能叫作北大荒吗?五十年过去了,总还会不住地想起北大荒的雪。只有北大荒才有的那纷纷扬扬的雪花,落地无声,却像是电影最后响起动人的主题曲,让回忆的高潮有了动人的旋律。

(摘自《人民日报》2018年01月15日24版,有删改)

【小题1】下列对文章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②③段不仅形象地描写了暴风雪的狂暴,也细致具体地表现了“我”的感受,烘托并渲染了“北大荒的雪”的恐饰。
B.文中两次着力描写了“老王的老婆”的眼睛,通过对眼睛的对比突出了岁月的风霜给“老王的老婆”带来的巨大变化。
C.“我们都不过是候鸟”,此中既有对自己能离开环境恶劣的北大荒的庆幸,更有对“老王及老婆”等的同情与歉意。
D.“老王的老婆”一边“向我使劲地挥着手”,一边“又摆着手”,这看似矛盾的举动,其实透露出她对“我”的情谊深厚。
【小题2】赏析文中面被浪线的句子。
【小题3】文章以“北大荒的雪”为标题,有什么作用?请结合全文进行分析。

同类题3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世界杯揭幕战开始,中国足球队缺席,但中国媒体并不缺席。为了利益,中国一些媒体人成为戏精段子手。如何极尽所能制造出戏剧性,如何把世界杯搞成肥皂剧和悬疑片,如何东拉西扯演绎戏剧性冲突,反倒成了刷屏利器。而之所以段子和戏精能在世界杯期间   ,以及对冰岛足球真正崛起原因的漠视,恐怕也不难看出中国足球水平之所以落后的根本所在,不难找出中国足球土壤之所以贫瘠的源头。
因为爱所以爱,没有   的辉煌,没有随随便便的成功,所有足球强国的成绩都孕育于热爱足球的土壤,得益于强大的青训体系,需要有别于“盆景工程”式的炒作,(   )。就像当点击量和有态度产生分歧时,点击量能带来短暂的狂欢,但有态度却能在      。媒体如此,冰岛足球如此,我想中国足球也不可能例外。
【小题1】依次填入文中横线空白处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A.大行其道一蹴而就潜移默化水滴石穿
B.盛行一时一挥而就耳濡目染积羽沉舟
C.大行其道一挥而就潜移默化水滴石穿
D.盛行一时一蹴而就耳濡目染积羽沉舟
【小题2】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A.对足球作为一个运动项目所产生的运动规律需要有着最起码的尊重。
B.作为一个运动项目所产生的运动规律需要对足球有着最起码的尊重。
C.需要作为一个运动项目所产生的运动规律对足球有着最起码的尊重。
D.需要对足球作为一个运动项目所产生的运动规律有着最起码的尊重。
【小题3】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A.如何东拉西扯演绎出戏剧性,如何把世界杯搞成肥皂剧和悬疑片,如何极尽所能制造戏剧性冲突,反倒成了刷屏利器。
B.如何东拉西扯制造出戏剧性,如何把世界杯搞成肥皂剧或者悬疑片,如何极尽所能演绎戏剧性冲突,反倒成了刷屏利器。
C.如何东拉西扯演绎出戏剧性,如何把世界杯搞成肥皂剧或者悬疑片,如何极尽所能制造戏剧性冲突,反倒成了刷屏利器。
D.如何东拉西扯制造出戏剧性,如何把世界杯搞成肥皂剧和悬疑片,如何极尽所能演绎戏剧性冲突,反倒成了刷屏利器。

同类题5

(题文)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中国童书比不上外国童书?这个固有印象可能已经被打破了。北京时间4月4日,曹文轩在意大利博洛尼亚国际童书展上获得了2016年的国际安徒生奖,实现了华语作家在该奖项上零的突破。“我讲了一个个地地道道的中国故事,但同时也是属于全人类的故事。”作为首位获此殊荣的中国作家,他获奖后毫不掩饰自己对中国文学、儿童文学的信心。“这次得奖的意义还在于帮我论证了自己多年来对中国儿童文学的判断,即中国最好的儿童文学就是世界水平的儿童文学。”30年前就看好曹文轩的二十一世纪出版社集团社长张秋林十分兴奋,“当时我就觉得他会成为中国儿童文学的领军式人物。”他告诉第一财经记者,“曹文轩的获奖是一种文化自觉,会整体提振中国儿童文学作家的创作信心。”出版行业另外一位资深人士则向本报记者表示,被认为是中国童书市场“黄金时代”的过去十年,用“野蛮生长”来形容更恰当,但曹文轩的获奖一下提升了中国儿童文学的关注度和创作水准。中信出版集团副总编辑卢俊说,中国儿童文学市场确实很火,但这个市场应该用更好的商业理念、价值观去规范、定义。不过,无论怎样,曹文轩的获奖,对于中国童书发展都有巨大的积极影响,曹文轩获奖之后才是一个新时代的来临。
(摘自2016年4月6日“一财网”,有改动)
材料二:
北京时间4月4日,中国儿童文学作家曹文轩在意大利博洛尼亚国际童书展上荣获2016年国际安徒生奖。儿童文学的“诺奖”桂冠,首次花落中国。中国拥有世界最大的儿童文学读者群,近年来的童书阅读热,更凸显了儿童文学市场的“饥饿”。不少人认为,曹文轩的获奖,确立了中国儿童文学屹立于世界之林的一份自信。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陈晖认为,与莫言获诺贝尔文学奖、刘慈欣获雨果奖一样,曹文轩此次获奖,也许能缓解中国儿童文学渴望被世界认可的焦虑。这是一次提振信心、扩大视野、走向世界的良机。尽管对中国儿童文学充满自信,但曹文轩仍有忧虑,“童书市场的整体质量并不令人满意。利益这条狗,撵得我们不停地往前跑,往金山银山跑,以金钱来衡量并炫耀它的价值,忘记了儿童文学对孩子所承担的巨大责任。这个局面需要得到调整,需要我们的作家能够退回来,退到文学,退到艺术。”“我国儿童数量多、需求大,作家资源相对紧缺。”张克文指出,我国目、前有3亿多未成年人,形成了巨大的市场,也形成了巨大的利益诱惑。人人都想来分一杯羹,全国580余家出版社,有520多家都在出版童书,但却像一盘散沙,个头不大、实力不强、专业性也不够。激烈的竞争,还催生出急功近利的氛围,导致童书质量参差不齐,同质化严重。“一方面,留给作家创作的时间、编辑打磨的空间都变得比较紧迫,缺乏时间与耐心去打磨精品;另一方面,优秀的作家作品资源被各家激烈争夺,有的作品形成了庞大的系列、过多的版本,也造成了孩子的选择困难。”陈晖说。“市场上很多工作室攒出来的儿童文学作品在学生中很有市场,但质量堪忧。”刘国辉曾跟曹文轩去一个县城推广文学阅读,当地语文老师告诉他们,一些过于强调娱乐性、胡编乱造的书,孩子们难以分辨、难免喜欢,但对于成长没有起到好的作用。儿童文学健康发展,离不开作家的自律,更需要发挥、利用市场的自我调节。
(摘自2016年4月6日《人民日报》,有删改)
材料三:
毫无疑问,中国儿童文学有高原和高峰,但也有低谷和沙漠。从1996年到2016年,中国的儿童文学创作、儿童图书出版、儿童阅读推广,发生了巨变。但我们与世界上的儿童文学强国、童书出版强国相比,依然还有差距。中国出版工作者协会前副主席、少年儿童读物工作委员会前主任海飞认为,目前中国儿童文学的两大软肋是“格局”与“想象力”。“我们的作品缺乏令人震撼的文学大格局,缺乏令人震撼的文学力量。”海飞说,“国内儿童文学界始终有现实主义文学与幻想文学长长短短之争,其实我个人认为如鸟之两翼,缺一不可。中国脍炙人口的古典名著《西游记》,西方畅销全球震撼世界的《哈利·波特》,毫无疑问是文学想象力之王。”
(摘自2016年4月6日《河北日报》,有删改)
材料四:
随着童书市场的继续繁荣,投入到童书市场的人才、资本将持续增加,童书市场将进入一个竞争异常激烈的动荡期,或者说将进入一个剧烈的变化期。对于目前在童书市场厮杀的大部分参与者来说,一个残酷的时代即将来临。“黄金”是大家的“黄金”,“白银”却不是谁都能捡到的“白银”。“强者”凭借着已占有的出版资源、渠道资源、专业人才资源及品牌优势,将会愈来愈强,童书市场很有可能会进入“大鳄”时代,原本很弱小的出版社可能会更加窘迫,非专业的想来捞一票,更大的可能是铩羽而归。无论是几百家出版社对几十个实力作家的争夺,还是对境外童书版权的哄抢,都显示出,目前国内童书市场对于出版资源的竞争已经非常激烈。但僧多粥少的局面暂时很难改变,竞争只会更加激烈。类似浙少社对各社的“掐尖”、众多出版社与书商提钱坐等“凯迪克奖”揭晓、莫言获奖即身价几何倍增等等的现象将会越来越多出现。在一个成熟的市场里,不太可能出现某一元素为王的现象,成功的出版商必然是综合竞争的胜利者。但显然,中国的童书市场并不是一个成熟的市场。“黄金十年”应该是一个“内容为王”的时代,一个作家、一个选题甚至是一本书,都有可能成为一个出版社崛起的决定性因素。渠道是“黄金十年"的一个败笔。但未来几年,童书市场的最大变化,很有可能出现在渠道方面,可能会出现一个短暂的“渠道为王”的时代。掌握、利用好新的渠道,整合好各种渠道资源,一些出版商很有可能就会一飞冲天。
(摘自2016年3月12日《中国出版传媒商报》,有改动)
(注)凯迪克大奖是美国最具权威的绘本奖。
【小题1】(小题1)下列针对上述材料的理解,最为准确的一项是(  )
A.材料一和材料二传递的重要信息有相同之处,都报道了曹文轩获奖消息,都介绍了曹文轩获奖的意义。
B.材料二着重阐述中国儿童文学在创作、出版、市场等方面存在的不足,表达了对中国儿童文学的忧虑和绝望。
C.材料三中,海飞认为我们与世界儿童文学强国相比依然有差距,呼吁中国儿童文学创作的文学大格局和文学想象力。
D.材料四写到中国的童书市场并不成熟,预言未来几年的童书市场可能会出现一个短暂的“渠道为王”的时代,一些掌握渠道资源的出版商会一飞冲天。
【小题2】(小题2)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
A.曹文轩获得了2016年国际安徒生奖,实现了华语作家在该奖项上零的突破,也打破了人们心中的中国童书比不上外国童书的固有印象。
B.中国拥有世界最大的儿童文学读者群,但童书市场竞争激烈,作家资源相对紧缺,导致童书质量参差不齐,同质化严重。
C.曹文轩获奖后毫不掩饰他对中国文学尤其是儿童文学的信心,也进一步证明了中国最好的儿童文学就是世界水平的儿童文学。
D.即将到来的残酷的白金时代,“强者"将更强,而原本很弱小的或非专业的出版社可能会更加窘迫,甚至会铩羽而归。
E. 四则材料从不同角度介绍中国童书市场的状况,有对曹文轩获奖市场效应的估计,还有对童书市场的担忧及展望。
【小题3】(小题3)结合以上四则材料,谈谈你对我国构建儿童文学创作和出版强国的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