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 高中语文

题干

阅读下面的文本,完成下面小题。
文化是在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进程中不断形成的,姓氏是社会人的一个群体性符号,是一种社会现象。姓氏作为构成中华民族文化的重要内容,也具有文化的意义,中国姓氏文化是时代文化特征的一种反映。
社会历史发展时期的不同,姓氏文化受到不同的社会综合因素的影响,反映出不同社会时代的文化特征。姓氏在其产生之初是标志氏族或者社会血缘关系的识别符号。但随着历史的发展,它承载了关于血缘图谱、家族演变以及时代沿革的大量信息。姓氏是标志社会结构中一种血缘关系的符号……因此,姓氏作为一种文化符号,它所包含的内涵是非常丰富的;作为一种制度文化,它的综合性的文化特征又是非常明显的。
姓氏的出现是社会的一种进步。《礼记·乐记》阐述:“乐者,天地之和也;礼者,天地之序也。”《周易·序卦》阐述:有天地然后有万物,有万物然后有男女,有男女然后有夫妇,有夫妇然后有父子,有父子然后有君臣,有君臣然后有上下,有上下然后礼义有措。姓氏在贵贱、上下、尊卑的层面上执行了一整套礼仪规范。
在现代社会,姓氏文化随着社会文化的发展不断发展变化,有些旧有的姓氏己经消失,一些新的姓氏逐渐产生。姓氏文化在现今表现出了由先前的男尊女卑到现在的男女平等意识的转变。当然,子承父姓的习俗依然盛行,尤其在中国的农牧地区。但男女平等的小家庭己成为当今社会的基本细胞,子女的姓氏有了选择,后代无论是男是女,既可以从父姓,也可以随母姓,有时是父母姓的组合,甚至根据自己的意愿新起一个姓。苏州有一位孩子的姓更是充满了现代文化特征。由于孩子的父母都是独生子女,孩子的爷爷、奶奶、外公、外婆姓氏又互不相同,为了考虑周全四个姓氏,最后经过家庭所有成员的表决,另起新姓“点”。新姓的下部四点代表全家四个姓,上部是一个“占”字,代表占有全家的四个姓。随着现代社会独生子女的增多,城市中不少孩子也会共同使用父母双方的姓氏。有些孩子的名字是四个字‘父姓+母姓+名字”,表达了对父母双方基因的尊重和中国姓氏文化的进步。
当今社会经济快速发展,文化思想更为多元,姓氏文化表现出了新时期新的文化内涵。姓氏是个人作为家族成员的符号标记,是个人对于“我从哪里来”的哲学思考的科学回答。现在,姓氏作为一种社会元素,是个人的家族归属感和民族认同感的标志,不再承载“别贵贱”的文化内涵,而是处处体现出现代社会的平等意识和家族观念。姓氏文化的传承和发展,丰富了中国文化的宝库,对于弘扬民族传统文化、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和增强民族自豪感都具有重大意义。
(选自《浅论中国姓氏文化研究意义》,有删改)
【小题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姓氏既是一种社会人的群体性符号,又是一种社会现象,是中国传统文化特征的一种反映。
B.姓氏作为一种文化符号,它所包含的内涵非常丰富,具有十分明显的综合性的文化特征。
C.在现代社会,子女可以随父姓,也可以随母姓,甚至可以新起一姓,这体现了男女平等意识。
D.姓氏作为一种社会元素,是个人的家族归属感和民族认同感的标志,不承载“别贵贱”的文化内涵。
【小题2】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姓氏文化是在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进程中不断形成的,社会不断发展,姓氏文化也随之不断发展。
B.社会不断往前发展,在现代,姓氏渐渐成为男女平等意识的体现,已经不再有男尊女卑的意义层面。
C.现代社会,男女平等意识增强,反映在姓氏文化上,表现为一些旧的姓氏消失,一些新的姓氏逐渐产生。
D.姓氏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对于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和增强民族自豪感等方面都具有重大意义。
【小题3】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提出观点后,论证了姓氏文化在不同的社会时代有不同的特征,并分析了其在新时期的内涵和意义。
B.文章第三段引用《礼记·乐记》和《周易·序卦》的目的是论证姓氏在贵贱、上下、尊卑的层面上执行了一整套礼仪规范。
C.文章第四段通过苏州一个孩子另起新姓的例子,论述了姓氏文化在现今表现出向男女平等意识的转变。
D.文章通过举例论证、引用论证等方法了中国姓氏文化是时代文化特征的一种反映这一中心论点。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现代文阅读 更新时间:2018-07-16 04:01:09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小题
进入
院子里有一棵朴树,是从什么地方移植过来的,己经显出苍老之相。为了防止倒伏,工人们在树干上钉了许多大钉子,用木架支撑着。几次下来,一个树干就集中了不少锋利的钉子。早先叫了工人来拔过一次钉子,无奈扎得太深,有一枚钉子的头拔了出来,身子却永远留下里边。这让我很不舒服。一日,见到一架木梯,便找来羊角锤、老虎钳,由自己来处理钉子问题。当几枚钉子成功地取出,从高处扔下,发出清脆的声响,我从摇摇晃晃的木梯下到地面,不禁满心欢喜。如果不是一个人感同身受觉得疼痛,对一棵树表示怜悯,那么这棵朴树至死都是身怀钉子——一棵有能力长到摩天的大树,对于扎入体内的钉子,居然无能为力,只能靠不断壮大自己的方式,使钉子变得渺小。
钉子是最易于进入对方内部的一种物质,它尖锐、坚硬,一有来自外在的力量,就突兀而起,紧紧咬住一个地方不放,而要拔出来又特别困难。也许那个钉钉子的人也觉得不妥,想着日后要把它拔出来,但时日一过,往往忘得一干二净。
今日的木匠已经不是鲁班的传人了,他们荒疏了榫卯的组合功夫,总要借助钉子。打钉机一梭子过去,木板就相拥在一起,这真的加快了工作进度。早先请一个木匠到家,管他吃住, 把一些曲里拐弯歪瓜裂枣般的木头疙瘩扔给他,让他做这个做那个。木匠不吝惜汗水,却吝惜一枚小小的钉子,又是锯又是刨,又是凿孔,又是做榫头,一个进入,一个含纳,严丝合缝,然后才像庖丁解牛后那般,轻松地坐下,卷一支烟,吸着。
钉子是机械的产物,各种形式的钉子天文数字般地生产,天文数字般的房屋正在装修,如果像旧日木匠那般,速度会慢的让人受不了——尽管慢生活会使人放松,但是慢到做了两年还没完结,就会让人怀疑慢生活的合理性。现在参观一些古建筑,讲解员说木料的组合找不出一枚钉子,参观者并不为之感动,并不觉得因此就有美感——他们对两种材料如何紧密地结合在一起并不在意,更不以为榫卯组合是一门艺术。如此,钉子的盛世就到来了。
越来越多的人用钉子一一枚小小的钉子居然有如此大的力量,它的身体钻入墙里,仅仅露出一个头,就可以挂一个沉沉的镜框,或者一袋重物。一堵墙就是一个储存器。钉子除了不占地面,又远离了地面的潮湿,使人觉得再方便、巧妙不过。人们会根据物的重量来选择钉子的承受度,粗细和长短是有比例的,各有不同的功能。会用钉子的人,分寸感很强,否则,不是太长打穿,就是太短不起作用。那时每家都有一把羊角锤,一面钉进去,一面拔出来。当人们拿起锤子时,钉子的价值就产生了。
和钉子不同的是螺丝钉,它不是直接进入的,,而是借助螺丝刀,螺旋式地进入。与普通钉子不同,它以慢速度进入,更坚韧有力,更有耐性,绝不迁移。慢在这个时候显示出了力量,如同一个人徐缓中进展的人生。上个世纪六十年代,螺丝钉被赋予革命性的含意——每个人都是渺小之至的,但钉在一处就可以产生作用,其中就含有了特定的意味。我几十年间服务于一个单位,不生游移之心。其中也受到这一理论的影响,它肯定了这个职业的价值,自行其道,是很有乐趣的。如今,时日匆匆,把这种观念吹老了。更多的人反螺丝钉的固定而行,不断地弃旧迎新,哪一个槽口也不能留他太久。这也使他们充满探魅的活力,不断探索前路,体验新鲜,感受陌生,挑战角色,直到一把年龄,才乐意稍稍驻足。像孔夫子,五十多岁,历聘诸国十四年,皆在奔走中,直到六十八岁回到鲁国。此时,他坐了下来,捶着已不灵便的腿,不走了。那么, 删《诗》《书》,系《周易》,作《春秋》吧。
以前我觉得树木是大地的钉子。它的生长是天意的,也许是风把种子刮到这里,或者飞鸟把粪便中的种子排泄到那里。它们生长起来后,抽枝散叶越发茂盛,风雨是撼不动的。就算雷劈火烧,也是原地生原地死。后来我的想法变了——拔钉子的人来,先挖坑,接着动用吊车,即便一棵树再蟠龙奇崛,虬干坚实,也抵不过吊臂的伟力,有如旱地拔葱,那些隐秘的地下根须,带着泥块,裸露在眼前。此时,任由人去摆弄了。
当然,大地最大的钉子是建筑,无数的水泥桩钉入地下,几十米,几百米,许多高层在这些桩上矗立起来,可扪星月。这些巨大的钉子展示了一个城市的繁华,人居其中感受到它的富足,还有拥挤、嘈杂,尤其是它的坚硬,使城市的柔和大为削弱,婉曲不再。人们在坚硬中生,坚硬中长、长居,已成了必然,就是见了电梯作垂直起降的坚硬气味,也习以为常。外出,到偏僻山乡欣赏老房子,全木质结构,气息安和,让人觉得和祖先近了,说好啊好啊。可是黄昏来了,回去的心就急切起来,没有人愿意住下,觉得还是城里的坚硬更让人快活。
在如同钉子一般疯长的楼市面前,那些阻碍房地产进展的人家理所当然被称为“钉子户”。钉子户的出现,多由拆迁补偿引起。顺从者都搬走了,余下的就是钉子户。有关部门为拔钉子费神费力,房地产公司干脆断水断电,使钉子户成为孤岛。岛上的人孤独和怨恨日长,但最终也不免妥协。当然也有胜利的,他们的要求被接受,尝到了作为钉子的快乐。可是无论如何,没有哪一个钉子户是屹立不移的。刘禹锡说过:“风行草偃,其势必然。”在汹汹的房地产开发的大潮里,一枚钉子实在是微不足道……
每当看到钉子,我都不由得想到,自己所处的天地间,有多少坚硬的钉子,正在深深地钉进去,又有多少钉子,正在拔出来。夜静更深,万籁阒寂之际,我仿佛听到了它的声音。
(取材于朱以撒同题散文)
【小题1】下列对文章的理解与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作为文章的线索,“钉子”引发了作者丰富的联想。
B.写为树木取出钉子,其主要目的是表现作者的怜悯。
C.鲁班发明的榫卯组合工艺,属于传统慢生活的典型。
D.处身城市而又向往山乡,是现代人心灵的两歧困境。
【小题2】对下列词语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榫卯:中国传统建筑、器具制造中的结构方式。榫,音sǔn。
B.庖丁解牛:出自《庄子》,此处形容木的轻松。庖,音páo。
C.虬干:此处形容像虬龙一样屈曲、盘绕的树干。虬,音qiú。
D.万籁阒寂:形容所有东西都安静下来。阒:全,都;音jù。
【小题3】根据文意,回答:钉子的盛行,有哪些原因?
【小题4】写出螺丝钉“革命性含义”的具体内容。
【小题5】作者写孔子的事例,是为了说明什道理?
【小题6】“风行草偃”一词,出自《论语·颜渊》:君子之德风,人小之德草;草上之风,必偃。”请写出你对《论语》这句话的理解及作者在文中用以表达的意思。

同类题2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题目。

文友

阿成

鹤岗的梧桐也有我的文友。
黑龙江境内的业余作者,彼此都是有联系的。看到谁成功地发表作品了,或者征文得了三等奖、优秀奖、提名奖了,就通通信,在血泪般的成绩面前,发泄一下,无比自豪一下。省内的大作家,我们也扯不上。人家裤兜子里的家伙都是玉的,我们怎么能比?
但是,我们不服他们!
我们这些业余作者之间经常走动。我们有我们的世界。另外,大家都在省内,走动起来很方便,车票也不太贵,吃住也不敢挑剔。彼此见了面,就是一个聊啊。
通宵达旦地聊!
我先是在鹤岗下的火车。从哈尔滨到鹤岗的那趟火车,有一个乘警是我的小学同学,这样,不仅车票钱省了,还白吃了一顿他们的“工作餐”。
下了火车后,我再转长途汽车去梧桐。都说好了,我的那个文友在车站等我。
我下了长途车,便和文友像外国人那样拥抱起来,互相叭叭地拍了背。这种样子当地人是看不惯的。
在附近的一家小饭铺吃饭的时候,文友无奈地跟我说,住他家里是不行了,他的那个娘儿们,又从娘家整来一大堆的亲戚,大人小孩的,人五人六的,连老爹的寿材上都睡了人了。唉,怎么创作呢。
我吃了一惊说,那我住哪儿?当天返回去可没车了,咋也得明天早晨走哇。
他说,放心吧,安排妥了,在一家老房子里。事先我都收拾好了,搭了两个板铺。还说得过去。大夏天儿的,还用被褥么?
我说,不用不用,能聊天就行。我能让住几天?
他说,两天。
我说,两天够了。就是想跟你聊啊,都想疯了。
事后,我们又弄了点酒、烟和吃食,出了小饭铺,就去了那个老房子。
那个老房子虽然破,但比预想的还要好。我们住进了其中的一个屋子里。屋子里的两个板铺也行,平平的,阔极了。于是我们边吃边聊。
我们都有很多很多的构思。比如爱情啊,打猎啊,土匪啊,七大姑八大姨,爹妈兄弟呀,还有机关改革,美好的理想,自杀,疯子,流浪汉等等。但是,好像编起来挺困难。目前就是咱们兄弟嘴小,等以后吧……奴隶要翻身哪。不远的将来,也有咱们不断接受采访,不断上电视的那一天!
我们仰面躺在板铺上聊天的时候,文友说,你也别瞧不起咱们睡觉的这个地方。
我说,我没瞧不起。我又不是托尔斯泰,我刚才讲的话,也不过是展望未来。
文友说,这个地方,日伪时期是梧桐伪警察分驻所。赵尚志被俘之后,就死在这里。
真的?
文友说,赵尚志可是抗联队伍里的一个大人物啊,他担任过东北游击队哈东支队司令,东北人民革命军第三军军长,北满抗日联军总司令,还有一些衔我记不住了。日本鬼子想抓他想得眼珠子都红了。后来,他们和梧桐警察分驻所共同下了一个套,把赵尚志抓住了。
什么套儿?
文友说,挺复杂的。我简单说,就是派了一个假装收山货的特务上山,取得赵尚志的信任后,勾他一同去袭击梧桐警察分驻所,就是现在咱俩住的这个地方中埋伏了,是不是?肯定的。
对。并且那个特务还冲着赵尚志的腹部干了一枪。我到现在还能背下来当时伪三江省警务厅给满洲国治安部的报告呢。是一个日本人写的。
我说,你背背我听听。
他开始背:“赵尚志受伤后,仅活八小时。当警察审讯时,他对中国人警察说:‘你们也是中国人吗?你们出卖祖国,犯下了罪行,还不觉得可耻吗?我一个人死去,这没有什么。但要知道,抗联是杀不完的。我就要死了,还有什么可问?’他痛骂审讯官,狠狠地瞪着警察,而对他受重伤所造成的痛苦,却未发一声呻吟。其最后的表现,真不愧一个大匪首的尊严。”
文友问,咋样?写得挺客观吧?
我说,写得好!
后来,我提议,用酒祭奠一下赵尚志。于是,我们翻身下床,把碗斟满了酒,将酒一圈一圈儿洒在地上,并说了些佩服的话。
第二天一早,我就走了。坐长途车离开梧桐的时候,车又路过了那座老房子。看着它离我们车越来越远了,在灰尘里变得迷蒙起来,心中不禁一阵凄凉。

(有删改)

作为业余作者,作品中的“我”和文友具有哪些特征?请结合作品简要概括。

同类题3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我读《时间简史》注

毕飞宇

《时间简史》这本书我读过许多遍,没有一次有收获。每一次读《时间简史》我都觉得自己是在旅游,在西藏,或者在新疆。窗外就是雪山,雪峰皑皑,陡峭,圣洁,离我非常远。我清楚地知道,我这辈子都不可能登上去。但是,浪漫一点说,我为什么一定要登上去呢?再浪漫一点说,隔着窗户,远远地望着它们“在那儿”,这不是很好么?

和霍金相比,爱因斯坦更像一个小说家。我喜欢他。在普林斯顿,爱因斯坦这样给年轻的大学生解释了相对论﹣﹣一列火车,无论它有多快,它都追不上光的速度。因为火车越快,它自身的质量就越大,阻力也越大。当我在一本书里读到这段话的时候,我高兴得不知所以,就差抓耳挠腮了。我居然“听懂”相对论了。理性一点说,爱因斯坦的这番话谁都能听得懂。我只能说,在爱因斯坦用火车这个意象去描绘相对论的时候,他是这个世界上最伟大的诗人。

毕加索有一个特殊的喜好,他爱读爱因斯坦。毕加索说:“当我读爱因斯坦写的一本物理书时,我啥也没弄明白,不过没关系,它让我明白了别的东西。”毕加索说得多好啊,如果你喜欢读爱因斯坦,你会“明白别的东西”。事实上,阅读最大的魅力就在这里﹣﹣我是乞丐,我向你索取一碗米饭,你给了我一张笑脸或一张电影票,你是仁慈的,慷慨的。我接受你的笑,接受你的票,并向你鞠躬致谢。

爱因斯坦告诉我们,“空间﹣时间”并不是一个平面,它是“有弧度”的,“弯曲”的。他这么一说我就明白了,“时间﹣空间”其实就是一张阿拉伯飞毯,我们就生活在四只角都翘起来的那个飞毯里头。我要说,人类所有的快乐与悲伤都与时间和空间的限度有关。我要住更大的房子,我要开更快的汽车,我要活更长的寿命。是的,人们都渴望自己在时间和空间这两个维度上获得更大的份额。

顾拜旦是了不起的,是他建立了现代奥林匹克。现代奥林匹克精神在本质上其实就是两条:第一,争夺更多的空间;第二,用最短的时间去争夺最大的空间。现代奥林匹克精神的伟大之处就在这里,它不是灭绝贪婪,而是给贪婪以“出路”,也就是制定游戏的规则。于是,贪婪体面了,贪婪文明了,贪婪带上了观赏性。最关键的是,现代奥林匹克有效地规避了贪婪所带来的流血、阴谋、禁锢和杀戮。它甚至可以让争夺的双方变成永恒的朋友。

在我还是一个乡村儿童的时候,家里一贫如洗。可是,我母亲却有一块瑞士手表,方圆几十里之内唯一的手表。我崇拜我的母亲。任何人,只要他想知道时间,得到的建议只能是这样的:“去找陈老师。”那时我以为,时间是手表内部的一个存在。等我可以和母亲“对话”的时候,母亲却告诉我,手表的内部并没有意义,就是零件,最重要的是玻璃罩着的那个“表面”。长针转一圈等于一分钟,短针走“一格”等于五分钟。我母亲的“时间教育”是有效的,我知道了,时间其实不是时间,它是空间。它被分成许多“格”。这个世界根本就没有什么时间,所谓的时间,就是被一巴掌拍扁了的汤圆。

我人生的第一次误机是在香港机场。那是上个世纪的90年代。香港机场的候机大厅里有一块特殊的表,非常大。那块透明的“大表”是由无数的齿轮构成的,每一个齿轮都是一颗光芒四射的太阳。我终于发现了,时间其实是一根绵软的面条,它在齿轮的切点上,由这一个齿轮交递给下一个齿轮。它是有起点的,当然也有它的终点。我像一个白痴,傻乎乎的,就这样站在透明的机芯面前。我无法形容内心的喜悦,为此错过了我的航班。这是多么吊诡的一件事:表是告诉我们时间的,我一直在看,偏偏把时间忘了。是的,我从头到尾都在“阅读”那块硕大的“手表”,最终得到的却是“别的”。

回到《时间简史》。我不知道别人是如何阅读《时间简史》的,我读得极其慢,有时候,为了一页,我会耗费几十分钟。我知道,这样的阅读不可能有所收获但是,它依然是必需的。难度会带来特殊的快感,这快感首先是一种调动,你被调动起来了。一个人所谓的精神历练,也一定和难度阅读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一个没有经历过难度阅读的人,很难得到“别的”快乐。

(注)《时间简史》:英国著名物理学家斯蒂芬•霍金的作品,介绍了爱因斯坦的狭义相对论以及时间、宇宙的起源等宇宙学。
【小题1】下列对文章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开头以雪山的美丽、圣洁来形容《时间简史》的魅力,以雪山的遥远、不可攀登来表明作者因无法理解此书而沮丧的心情。
B.作者很喜欢爱因斯坦,因为爱因斯坦既能像小说家一样通俗生动地讲述,又能像诗人一样借形象来传达深意。
C.文中引述他人观点、描写个人感悟与经历的大量文字,看似与题目无关,其实都属于由《时间简史》一书引发的别的思考与感悟。
D.结尾“回到《时间简史》”一句,点题并照应开头,还包含了言外之意:作者在“回到”之前已经历过遥远的精神漫游。
【小题2】作者通过阅读《时间简史》,对时间的认识是不断变化的,请概括作者对“时间”有哪些认识?
【小题3】既然“这样的阅读不可能有所收获”,为什么作者坚持认为“它依然是必需的”?请结合全文具体分析。

同类题4

阅读下面短文,回答小题。
波音公司的氢燃料飞机即将起飞
波音公司正在研制一种以燃料电池和电动引擎为动力的轻型飞机、该飞机很可能是有史以来飞上天空的最环保型飞机。
这种飞机不排放导致全球变暖的二氧化碳,仅留下一条水汽尾迹;它几乎是完全无噪音的,但时速只有70英里,之所以决定研制这种飞机,是因为人们日益担心喷气式飞机排放的二氧化碳太多。
波音公司正在与英国燃料电池设计商聪明能源燃料电池公司合作。波音希望这种双座飞机能在一年之内亮相。
波音公司说:“我们正在设计的是一款示范机,看看是否能行,这种技术虽然处于起步阶段,但潜力巨大。”
这种燃料飞机是在澳大利亚生产的Dimona轻型飞机的基础上研制的。波音公司工程师卸下了飞机的燃料箱,以一瓶将注入燃料电池的压缩氢加以替代。氢将与空气中的氧进行化合反应,从而产生动力,然后注入电动引擎推动螺旋桨转动。
从机械的角度讲,这是一个简单的系统。燃料电池没有运转部件,因此是无声的,可是燃料电池往往体积庞大,价格昂贵,这就是燃料电池的应用之所以未获普及的原因。
聪明能源电池燃料公司通讯主管乔恩·穆尔与,随着技术的进步,这类装置如今既轻又便宜,但飞行仍然是最大的挑战。
他说:“关键在于:燃料电池必须具备充足的功率,以保证飞机的升空和平稳飞行,这需要巨大的能量,是个严重的障碍。”
波音公司的这个项目将成为第一架有人驾驶的燃料电池动力飞机,去年,加利福尼亚洲航空环境公司升空的无人驾驶侦察机“全球观察者”,就是以燃料电池动力的。
即使波音公司研制成功,该飞机也需要若干年时间才能初具规模,从而用于商业飞行。
另一个重大问题是找到供应“绿色”氢的途径。大部分商业生产型氢是通过诸如天然气这样的矿物燃料在提炼厂合成的,批评者称,这是一种“黑氢”,因为生产过程中要排放二氧化碳,因此抵消了大量潜在的益处。
【小题1】下列关于“氢燃料飞机”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氢燃料飞机是一种以燃料电池和电动引擎为动力的轻型飞机。
B.虽然氢燃料飞机时速只有70英里,但不排二氧化碳,无噪音,是有史以来飞上天空的最环保型飞机。
C.这种氢燃料飞机虽然处于起步阶段,但潜力巨大,一年之内就会亮相。
D.这种氢燃料飞机是在澳大利亚生产的Dimona轻型飞机的基础上研制的。
【小题2】(小题2)下列理解和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波音公司研制氢燃料飞机,不是因为其速度快,而是因为看中它的环保功能。
B.燃料电池往往体积庞大,价格昂贵,但波音公司却克服了这个缺点,使之变得又轻又便宜。
C.去年,加利福尼亚州航空环境公司升空的就是以燃料电池作动力的这种双座飞机。
D.用天燃气等矿物燃料提炼合成的商业生产型氢往往不符合环保要求。
【小题3】(小题3)根据文中信息,以下推断不符合的一项是()
A. 波音公司开程师将用一瓶注入燃料电池的压缩氢来代替Dimona轻型飞机的燃料箱。
B. 氢燃料飞机升空时将采用电池组支持燃料电池,平稳飞行时进行充电来解决能量问题。
C. 波音公司将让与英国燃料电池设计商聪明能源燃料电池公司合作生产的飞机,成为了第一架有人架驶的燃料电池动力飞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