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 高中语文

题干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中国戏曲发展的辉煌,与其悠久的历史紧密联系在一起。从传统走入现代的中国戏曲,在当代必然面临着文化与审美的转型与变异,这是一条历史经验,也是一条必由之路。市场化的规则决定了中国戏曲在当代的发展,更多地需要摆脱传统的诸多束缚,成为这个时代中的当代艺术;而中国戏曲积蓄的传统文化精粹,则更多地需要对其多元而悠久的传承机制加以保护。但是毫无疑问,市场化之于中国戏曲发展,是这一传统文化能够发展的必需。戏曲的市场化道路是在充分尊重中国戏曲的本质特征与历史实践的基础上,使其进入艺术的良性发展,合理保护,增加活力,优胜劣汰,长足发展。
近代以来,中国社会的急剧变迁,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文化革新,戏曲也越来越显示出多样而各异的发展趋势。中国戏曲,继承并发展了清中叶戏曲的传统,强烈地张扬着大众娱乐精神,成为民族文化最具代表性的艺术品种,迥异于世界其他民族戏剧形态。
在当代世界文化中,中国戏曲已经成为识别民族个性的最显著的标志,也成为认识中华民族悠久传统的最显著的表征。在世界三大古老戏剧文化体系中,与古希腊罗马戏剧、古印度梵剧不同,中国戏曲一俟形成,就具有一种稳定的结构和超强的代谢、革新机制,使得中国戏曲穿越历史时空,千百年不衰,步入当代,成为一种当代艺术,实现着传统与现代的历史转换。而古希腊罗马戏剧、古印度梵剧的辉煌早已成为历史记忆,残留的不过是斑驳、风蚀的剧场大石头和点点滴滴的遗响。邻国日本的传统戏剧歌舞伎等也主要作为一种博物馆艺术而存在。中国戏曲不然,它依然是一种活的、流行的、大众的舞台艺术,尽管今天的时空环境已非昨日的生态环境。但是,从古典向当代迈进,迥异于古典时期不同阶段与朝代的代谢、嬗变,实现古典向当代的转型和过渡,不仅是戏曲的追求,也是传统文化当代发展的目标,而社会形态、历史传统、文化属性和审美取向的不同,使得实现这一转型和过渡具有其艰难性和复杂性。
中国戏曲在当下,面对着流行艺术的趋同,在发展创新和个性追求中呈现出复杂的特征。这就要求中国戏曲在摆脱了传统束缚之后,能够创造出属于这个时代的精品;需要中国戏曲拥有进入观众生活的活力和力量,即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借用流行文化发展的部分模式,将戏曲从业人员及剧团的艺术创造,与时代风尚、观众审美结合起来,逐渐营造出与民众生活息息相关的文化生态,成为当代生活中不可缺少的娱乐品类,以避免流行时尚带来的实时消费和消极影响。
我们还应在努力保持中国戏曲遗产性的同时,积极地寻求建立戏曲保护和传承的机制,在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大好时机中,将中国戏曲文化遗产中属于博物馆艺术的部分,充分保护,并将其潜在的历史、文物、旅游等价值发挥出来,这既有效地保护了那些没有市场生存能力的戏曲遗产,也稳妥地找到了戏曲艺术在民族文化建设中具有的独特定位。
【小题1】下列表述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中国戏曲已经实现了由古典向当代的转型和过渡,完成了传统与现代的历史转换。
B.当下,中国戏曲要创造出属于这个时代的精品,就必须摆脱传统的束缚。
C.将演员和剧团推向市场,任其生灭,让其优胜劣汰,适者生存,是戏曲市场化道路的重要途径。
D.当下的中国戏曲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要得到更好的发展,必须沿用流行文化发展的模式,与新时代的民风、民情紧密结合起来。
【小题2】中国戏曲具有迥异于世界其他民族戏剧形态的特征,不属于这一特征的一项是(  )
A.有着丰厚的文化内涵,已经成为识别民族个性的显著标志,是民族文化最具代表性的艺术。
B.以顽强的生命力和蓬勃的代谢机能穿越时空,千百年不衰,其生命由古代延续至今。
C.因社会形态、历史传统、文化属性和审美取向不同,实现古典向当代的转型和过渡具有其艰难性和复杂性。
D.中国戏曲仍然是一种活的、流行的、大众的舞台艺术,在当代文艺舞台上仍占有重要的席位。
【小题3】根据原文提供的信息,下列推断正确的一项是 (  )
A.中国戏曲发展辉煌,表演丰富,凝聚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精粹,其主要原因是中国的历史悠久。
B.中国戏曲历经千百年仍然富有生命力,突破了中国一代又一代的文艺发展规律。
C.日本的传统戏剧歌舞伎只是作为博物馆艺术存在,相对于中国戏曲,没有其存在的价值。
D.戏曲要面向市场,那么,对于那些已失去市场、没有观众的剧种,就要遵循物竞天择的进化发展规律。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现代文阅读 更新时间:2018-08-02 06:46:38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段老谋

杨小凡晚清年间,药都出了个名角――段老谋。全城男女老少谁见了他都会喊一声:“谋爷”。 谋爷整日间青衣小帽,清清癯癯,慈眉善眼,也无啥惊人之处。但他绝对是药都最受人尊敬的市面人物。 “没有谋爷摆不平的事。”连州官李宗山都这样说。 有这么一个傍晚,药都北门口两个卖零工的年轻人因一天无活,饥饿难忍。正发愁时,忽见谋爷从白布大街摇摇晃晃地走来,两个年轻人互递了个眼色,便一替一捶地打开了。谋爷抬眼见两人打了起来,老远便喊:“别打别打,没有解不开的疙瘩,说说为了啥?” 一个说他借我两吊钱不还。一个说都三天揭不开锅了,上哪儿给你屙钱。 谋爷一听,手一挥说:“这两吊钱我还,别再动手动脚了。”可谋爷伸手一摸,自己偏忘了带钱。遂吆喊街东的“郑大祥”布庄郑掌柜:“郑掌柜,转两吊钱,明儿还你!”郑掌柜正在给客人扯布,忙说:“谋爷说了,还提啥还字。”等他拿钱出来,晚了!

街西的“裕太昌”布店的裕老板己将钱双手递给了谋爷。谋爷刚走,这下可热闹了。“郑大祥”的郑掌柜大骂起来:“裕老板你可是人?谋爷指名要我拿钱,你凑啥热闹?”裕老板不气不恼,抱拳相告:“今儿个我一句不还,为谋爷挨骂,值!”这就是谋爷。到了光绪十一年,老佛爷慈禧给英国人订了一个条约:准许英国人在中国传教。人杰地灵,凤凰落地的药都自然也被英国人看重。英人陆克斯怀揣朝廷圣旨,抚台、知府相陪,来药都溜达了三天,最后宣布:就在北门涡河南岸建教堂。谋爷自然不吃这道菜。“有我谋爷在,休想建教堂!”一句话出口,教堂白天盖,晚上倒,七七四十九天竟没有垒起一道墙。知府李宗山迫于陆克斯的淫威,只得上书朝廷, 要以“煽动闹事,违抗圣旨”办谋爷。

一道圣旨传下,老佛爷慈禧要人押段老谋进京。话说药都籍官拜热河督统制昭武上将军姜桂题,听说老佛爷传段老谋进京,早早便在京城火车站把谋爷迎进家中。姜大帅三天前通过大太监李莲英给老佛爷吹了风。慈禧传出话来:他只要认个错,可不斩。

过了午门,进入宫中,养心殿内老佛爷垂帘讯问。“为何抗我旨意?”“小民不敢。”“那,为啥陆克斯的教堂在你那药都竟盖不成?”“人保一方,狗护三家。洋人仗着枪炮占我大清土,害我大清民,我没能耐保全整个大清,但我拼死也要保住药都。只要我段老谋在一天,洋人就盖不成教堂!” 慈禧沉吟半天,发下一道圣旨:药都只要段老谋在,洋人谁也不准盖教堂。 谋爷反洋教在全国出了名,却有一人不服。谁?山东济宁府的好汉孙三爷。孙三爷是济宁府玉堂斋的大掌柜。祖辈为官,家藏万贯,为人豪侠,也是个响当当的人物。在济宁府一听说段老谋在药都有这般名气,很是不服:去药都舍钱放粮,压他的威风。

这一年夏天,孙三爷驶两匹大马拉三箱银子,直奔药都而来。刚进药都地界,忽从高粱地里跳出十名执大刀的壮汉。“车到我地,路是我开,把钱留下!” 孙三爷是见过大世面的人,知道只有舍钱消灾。钱柜卸下之后,其中一位壮汉见孙三爷一身杭绸闪闪发光,便让其脱下。孙三爷无奈,只得说:“钱,你们留下。衣服给我留着,我还要去城里访谋爷。”此话一出,十条壮汉呼啦一声齐刷刷跪下:“小人有眼不识泰山!” 孙三爷愣了片刻,忙一一扶起。“既是谋爷的朋友,我们太冒犯了。”说话间,三箱白银又满上了车。 孙三爷哈哈一笑:“过份了,我带钱来药都就是舍钱放粮的,弟兄们急用就把车赶走吧!” 话没说完,壮汉们却没了踪影。孙三爷自叹道:“钱再多也是买不来威风的,和谋爷比我是不行的。” 于是,调头回济宁府而去。

【小题1】下列对这篇小说思想内容与艺术特色的分析与鉴赏,正确的一项是
A.段老谋是药都最受人尊敬的市面人物,无论走到哪里都能受到尊重,就连老佛爷对他都有所畏惧。
B.两个卖零工的年轻人故意当着段老谋的面打架,从而骗取了“裕太昌”布店裕老板的两吊钱,表现了人性的狡诈。
C.小说围绕“没有谋爷摆不平的事”这一核心,选取发生在段老谋身上的三段故事来展开对人物的刻画。
D.小说用干净利落的叙述语言与人物对话展开故事情节,个性化的人物语言彰显了主人公独特的气质。
【小题2】结合小说内容,简要概括段老谋这个人物的主要特点。
【小题3】小说最后写济宁府的孙三爷来药都的经历,有何作用?

同类题2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梅花锁
张爱国
梅花锁,锁梅花
月光满庭下
月如纱,梅花傻
徒自锁韶华
旺儿娘闻声下床,披衣拉门,满嘴像是含了火药:“叫!叫!深更半夜叫你娘老子丧啊!”
歌声戛然而止。旺儿娘点上灯笼,来到院门口,一把梅花牌大铜锁,静静地挂在院门上,发着冷冷的光。旺儿娘摸了摸,冰凉,又仔细看了看,确认没被动过手脚,就走到西厢房门口,轻轻敲门,声音也柔了:“梅儿,睡了吗?娘能进吗?”不待搭话就推开门,跨进满屋流水般的月光中,嘴里像是含了蜜,“梅儿,娘就是看看你这火盆,有火不?冻着梅儿不?”
“火旺呢。”梅儿从被子里探出头,声音细得仿佛吹口气就断了,“娘快睡去,天冷。”
旺儿娘“嗯”着,却提着灯笼在床边、柜子前走来看去,又到后窗前,银盆样的月亮就悬在窗头上。旺儿娘吁口气:“这月亮,太亮,晃得梅儿睡着不?”
“管它呢,头蒙着,不见它。”梅儿又蒙到被子里。
“梅儿,娘和你商量个事,这窗子,招风,又惹月亮,封了吧?”
“娘说封就封,听娘的。”梅儿在被子里直哆嗦。
旺儿娘给梅儿压了压被脚,轻轻关了门,又走到院门口,梅花大锁还冷冷地吊在门上,才放心地回了自己的屋。后窗其实根本就不是窗子了,只是手指宽的一道缝——旺儿爹死后的第二年就封上了。窗外,满天满树满地的月光,白花花,白天一样。黑压压的竹子,一个挤一个,你吵我闹,窃窃私语。“你们又在讲啥呢?讲笑话吗?啥笑话啊?还是我给你们讲的老笑话吧……”旺儿娘笑了,又开始给竹子们讲起了笑话。
第二天,天还没亮开,旺儿娘就端着热腾腾的荷包蛋,推开梅儿的门,声音还是柔的:“梅儿,来,趁热吃。”梅儿要起床吃,旺儿娘非让她坐在床上,喂她吃。吃到第三个鸡蛋,梅儿轻轻咳一声。旺儿娘慌了:“梅儿,鸡蛋凉了不?娘给你再热热去……”
“娘——”梅儿一把捂了嘴,掀起被子盖到头上,“嘤嘤”哭起来,“娘放心,我就是娘的闺女,一辈子都是,一辈子不离娘……”
天黑时,旺儿娘终于用泥巴将梅儿的窗子给封了,一道缝也没留,接着在窗下架火驱湿。梅儿走来:“娘,先洗了手吧,我来烧。”
“哟,我们梅儿细皮嫩手的,可不敢碰这个啊。”旺儿娘笑了。
“娘要不是整天水啊泥的一把抓,一定比梅儿还细嫩呢。”梅儿也笑。
旺儿娘直盯着腾腾的火焰,她的旺儿正在火焰中。“儿呀,看你媳妇,美人啊,你怎么就没福气呢。”旺儿娘抹一把眼,没有泪,“旺儿,不怪娘对你媳妇看得紧吧?旺儿,你不像你死鬼老子,他和娘还一起过了二十一天,往后还有娘到地下陪他呢。你呢,和梅儿一夜夫妻也没做成。娘不想梅儿走下一家,娘不想我旺儿永远一个人孤零零在地下啊……”
冬去春来,又一个月夜阑珊,满世界弥漫着花香,什么鸟已在竹林里放开了歌喉。“畜生也会失眠吗?”旺儿娘坐在床上,嘀咕着。
梅花锁,锁梅花
月光满庭下
月如纱,梅花傻
徒自锁韶华
旺儿娘跳下床,一把拉开门闩。
锁住了梅花娇脸颊
锁住了梅花十五个秋春和冬夏
旺儿娘一激灵,愣住了。
锁不住梅花香儿幽自发
锁不住梅花心儿出墙闼
旺儿娘浑身颤抖,拉开门,快步走到院门口,一把抓过冰冷的梅花锁。
梅花锁,锁梅花
月光满庭下
月如纱,梅花傻
徒自锁韶华
梅花傻,傻梅花……
旺儿娘呆呆地站着,双目微闭,鼓胀的胸,两只兔子一样,愈发跳得厉害。
柔柔的手帕轻轻擦过旺儿娘的眼。旺儿娘一怔,睁眼,梅儿泪眼婆娑:“娘,你流泪了。”
“没……没,都十五年了,娘没泪。”可是那泪水却线一样地流。
“娘,我才知道,这歌,不是给我唱的。”梅儿轻轻揽过旺儿娘的肩,手指轻轻梳理着旺儿娘瀑布般的黑发,“娘,他,他怎么老是唱梅花?”
“梅儿可知,娘……娘的名字?”旺儿娘突然狠狠拍打着那把她抚摸了无数次的冰冷发亮的梅花锁,“我才记得,我的名字叫梅花,梅花就是我啊……”
两个女人,一个十六岁,一个三十二岁,抱作一团,哭成一片。
(节选自《小说月刊》,有删改)
【小题1】下列对这篇小说相关内容与艺术特色的分析和鉴赏,最恰当的一项是(   )
A.小说标题“梅花锁”非常巧妙,一语双关,它既指冰冷发亮的梅花牌大铜锁,也指梅花(即旺儿娘)关锁住梅儿,也关锁住了自己。
B.小说中多次写到了月亮、竹子、竹林,立体勾勒出一幅唯美清幽、闲适恬静的夜景图,综合运用了比喻、拟人、对比等多种艺术手法。
C.小说两次写到了旺儿娘抹眼,第一次无泪,第二次泪流不止,是因为回首多年前的悲伤往事早已欲哭无泪,后来却被歌声惹怒而痛苦。
D.小说中的旺儿娘命运悲苦,丈夫早逝,儿子夭折,在专为她唱的情歌声中,她也曾有过动摇,但最终凭借对亡夫的忠贞而选择了拒绝。
【小题2】小说多处引用了歌词,请问有何作用?请简要分析。
【小题3】小说的结尾中的“可成一片”,充分显示出两个女人的悲苦,但是哭过之后呢?梅花将会怎么对待梅儿?是继续关锁梅儿还是会放梅儿走?请结合小说的情节进行探究分析。

同类题3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古往今来的大多数人类文明对于狗都有正面的认识、高度的赞美。从虚构的神话到现实的表达,人们很早就开始用画笔记录下这些伙伴的身影,赋予它们忠诚、勇猛、机敏的品质与永恒的生命。

生活在战国时期的思想家韩非子曾记载过一个有趣的故事。有一天,齐王问一位画家:“什么东西最难画?”画家答道:“犬马难,鬼神易。”因为犬马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大家天天都看在眼里,想要把它们画得看起来相像,并不容易;而鬼神之流,谁都没有亲眼所见,自然可以任由画家发挥,好画许多。通过这则故事,我们得以了解我国古人在绘画创作时力求形似的主张。

若论今天国人最熟悉的猎犬形象,恐怕非《大闹天宫》动画片中伴随二郎神左右的哮天神犬莫属。事实上,猎犬也正是历代画家最爱描绘的犬类。

从现存的仰韶彩陶上,我们便可以看到四肢开张、飞奔向前的猎犬图案。两汉时期的画像石、画像砖上也有许多类似的形象。它们共同表现出狗对于人类最早也是最重要的价值—为人类追击猎物,这也是像“狩”“猎”这样的汉字部首属“犬”的原因。

我国古人曾将犬分为三类,其中之一便是所谓“田犬”,即猎犬。在欧洲中世纪的抄本插图上,也清晰地描绘了狗的四种不同功能:牧羊,逐鹿,追兔和为主人报仇,一半与打猎有关。晋人傅玄在他的《走狗赋》中,赞美优秀的猎犬兼具鹰与成的“劲武”,也谈到了当时西域进献名犬的故事。

自晋代以来,上层社会开始以驯养和搜求异域名犬为乐,而西域国家也常以名犬作为国礼进献给中原王朝的统治者。这时的猎犬不仅仅只会狩猎,还要承担外交的职责。唐代诗人杜甫曾以一篇《天狗赋》尽显天宝年间宫廷所畜西域异犬的风姿。在唐懿德太子李重润墓室里,有一幅今天被命名为《架鹞驯犬图》的壁画。画中描绘了一位唐代内官装束的男子手擎鹞鹰,回首俯视着一只抬腿示好的猎犬。猎犬身体修长,双耳尖耸,正是佳犬的特征。另一边,一位胡人驯犬师恭敬地随侍其后——正如杜甫赋文中所提到的那样,西域进献的猎犬都由专门的胡人跟随驯养。

《架鹞驯犬图》为我们提供了不同于以往的猎犬形象。画中的猎犬不再只是一味地奔跑逐猎,他们开始与主人互动,亲昵而温顺。在一派融洽的画面氛围背后,是猎犬地位的进一步上升与礼仪功能的变化。这一点在更早一些的唐章怀太子墓《狩猎出行图》的壁画中也得到体现⊖—在这幅壁画中,猎犬依偎在猎手的怀里,等待着出击的时刻,尽显待遇优渥。

(摘自《光明日报》《画中瑞犬迎春来》)

【小题1】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从虚构的神话到现实的表达,人们很早就开始用画笔赋予狗永恒的生命。
B.《大闹天宫》中的哮天神犬是猎犬形象,猎犬是历代画家最爱描绘的犬类。
C.欧洲中世纪抄本插图和晋人傅玄的《走狗赋》,重点描绘了狗的狩猎功能。
D.《架鹞驯犬图》描绘的猎犬是由西域进献的,能够与主人互动,待遇优渥。
【小题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通过画犬论述熟悉的形象难画,并引申出犬与人类的关系。
B.第二段引用韩非子所载故事,是为了突出我国古人绘画创作时力求形似。
C.第五段引用《走狗赋》中内容,能表现出猎犬兼具鹰与虚的“劲武”特点。
D.最后两段从《架鹞驯犬图》出发,重点论述猎犬从狩猎到被驯养的演变。
【小题3】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因为狗具有忠诚、勇猛、机敏的品质,人类文明对狗总是给予高度赞美。
B.绘画时,熟悉的对象不容易画得相像,没有见过的对象更容易发挥。
C.现存的仰韶彩陶以及两汉时期的画像石、画像砖画的都是猎犬的形象。
D.晋代以来,驯养和搜求异域名犬成为时尚,西域国家因此常进献名犬。

同类题4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材料一:
瑞典皇家科学院10月3日宣布,将2018年诺贝尔化学奖授予美国科学家弗朗西丝阿诺德和乔治·史密斯以及英国科学家格雷戈里·温特,以表彰他们在酶的定向演化以及用于多肽和抗体的噬菌体展示技术方面取得的成果。据诺贝尔化学奖评选委员会介绍,今年获奖的研究成果主要涉及对蛋白质演化的控制,获奖者利用了遗传变异和选择,开发出人类所需要的蛋白质。阿诺德在1990年左右就提出了新理论,1993年完成了首个酶的定向演化实脸,现在已能用于开发新的催化剂。基于她的成果,人们可以通过更环保的方式来制造化学物质,比如生产药物和可再生能源等。史密斯在1985年研发出一种名为噬菌体展示的新技术,并将这一技术用于抗体的定向演化,以制造出新药物。基于这种新技术开发的第一批药已在2002年获得相关批准,可用于类风湿性关节炎等疾病的治疗。
今年诺贝尔化学奖奖金共约100万美元,其中阿诺德获得一半,另一半由另外两位科学家分享。
(摘编自《新华网·美英科学家分享2018年诺贝尔化学奖》)
材料二:
化学学科的主要内容当然是在分子、原子层次上研究物质的组成、性质、结构与变化规律是,对于化学的研究又并非只是局限于化学之道,而是可以用其他方式和技术来研究,今年的诺贝尔化学奖就是如此。
若贝尔奖委员会认为,今年的化学奖得主受到进化力量的启发。阿诺德在1993年进行了第一次酶的定向进化,此后,她改进了常规方法。因此,阿诺德被誉为“定向进化”方法的先驱。史密斯和温特则是在“多肽和抗体噬菌体展示技术”方面做出了杰出贡献。
把生物的定向进化方式用于解决化学之道只是“非常道”之一,更大的“非常道”是阿诺德本人甚至既不沾边生物,又与化学扯不上关系。她以前大学本科专业是机械与航空航天工程,只是硕士研究生的时候才转向蛋白质工程研究。在生物与化学交又学科领域,阿诺德另辟蹊径,利用定向进化的方法研究蛋白质,从而获得按“常道”难以获得的成果。
当然,从“道可道”的角度看,诺贝尔化学奖还是以化学的内容和化学家为主,从1901年至2018年,诺贝尔化学奘共颁发了10次,获奖者达180位,大部分还是化学内容和化学家获笑。
(摘编自《北京青年报·2018诺贝尔化学奖的道可道与非常道》)
材料三:
“原来在实验室改变基因是个缓慢的过程,自从有了阿诺德的酶类定向进化技术,只需几小时就可以在试管里面实现。”中科院上海有机化学所研究员周佳海告诉记者。据介绍,阿诺发展了这技术,她大胆地改变了聚合酶链式反应条件,这样基因在扩增的过程中就会产生随机突变,从而改变了氧基酸,蛋白质也就改变了。这就相当于在实验室里可以人工快速地进化蛋白质。这一工作有何意义呢?“就拿洗衣粉来说,以前去除污清的蛋白酶,活性比较低,可能需要在热水下使用,现在催化效率提高了,只需少量就可以发挥作用,而且在冷水条件下就可以了。”周佳海说,对于化学家来说,借助这一技术,不仅可以使用新的酶催化剂在实验室快速合成蛋白质,而且还可以“无中生有”地生物催化形成碳硅键、碳硼键,来实现之前地球上并不存在的反应。过去,很多生物体内的天然催化剂难以进入工业应用,定向进化技术通过改变其活性、热稳定性、有机溶剂耐受性使其可以广泛使用。
(摘编自《解放日报,用化学的办法解开生物学难题》)
【小题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从新闻写作的角度看,材料一似为一则简讯,陈述了新闻的基本事实和简要背景。
B.阿诺德被誉为“定向进化”方法的先驱,这与她不断改进常规研究方法不无关系。
C.酶类定向进化技术,提高了基因改变的效率,优化了生物体内天然催化剂的应用。
D.“定向进化”技术可用于药品制造和生产可再生能源,实现地球上并不存在的反应。
【小题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2018年诺贝尔化学奖共同特点是都利用遗传变异和选择,开发出人类需要的蛋白质。
B.科学家要取得难以获得的成果,必须另辟蹊径,必须用其他方式和技术来研究。
C.交叉学科不仅会带来新的科学理念和方法,而且会带来学科的广阔发展和巨大成就。
D.洗衣粉的例子,形象地说明阿诺德酶类定向进化技术的意义,让抽象道理易于理解。
【小题3】以上三则报道的侧重点有什么不同?为什么会有这样的不同?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