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一袭旧衣
简嫃
①母亲从衣柜提出两件同色衣服,搁在床上,我闻到樟脑九的呛味,像一群关了很久 的小鬼,纷纷出笼呵我的痒。
②不准这个,不准那个,梳辫子好呢还是扎马尾?外婆家左边的,是二堂舅,瘦瘦 的,你看到就要叫二舅;右边是大堂舅,比较胖;后边有三户,水井旁是大伯公,靠路 边是……竹篱旁是……进阿祖的房内不可以乱拿东西吃;要是忘了人,你就说我是某某 的女儿,借问怎么称呼你?
③我不断复诵这一页口述地理与人物志,把族人的特征、称谓摆到正确位置,动也 不动。多少年后,我想起五岁脑海中的这一页,才了解它像一本童话故事书般不切实际, 妈妈忘了交代时间与空间的立体变化,譬如说,胖的大舅可能变瘦了,而瘦的二舅出海 打鱼了。他们根本不会守规矩乖乖待在家里让我指认,他们围在大稻埕,而我只能看到 衣服上倒数第二颗钮扣,或是他们手上抱着的幼儿的小屁股。
④善缝纫的母亲有一件毛料大衣,长度过膝,黑底红花,好像半夜从地底冒出的新鲜小西红柿。现在,我穿着同色的小背心跟妈妈走路。她的大衣短至臀位,下半截变成 我身上的背心。
⑤妈妈与我沉默地走着, 有时我会落后几步,捡几粒白色小石子;我蹲下来,抬头看穿毛料大衣的妈妈朝远处走 去的背影,愈来愈远,好似忘了我,重新回到未婚时的儿女姿态。
那一瞬间是惊惧的,她不认识我,我也不认识她。终于快到了,已经听 到海浪声了。母亲也许被 海涛声吸引,重新忆起少女时代在海边嬉游的情景。待我长大后,偶然从邻人口 中得知母亲的娘家算是当地望族,人丁兴旺,田产广袤,而她却断然拒绝祖辈安排的婚事,用绝食的手法逼得家族同意,嫁到远村一户常常淹水的茅屋。
⑥我知道后才扬弃少女时期的叛逆敌意,开始完完整整地尊敬她;下田耕种,烧灶 煮饭的妈妈懂得爱情的,她沉默且平安,信仰着自己的爱情。我始终不明白,昔时纤弱 的年轻女子从何处取得能量,胆敢与顽固的家族权威挑战?后来忆起那条小路,穿毛料 短大衣的母亲痴情的朝远方走去的背影,我似乎知道答案,她不是朝娘家聚落,我臆测 那座海洋的能量,晓日与夕辉,雷雨与飓风,种种神秘不可解的自然力早已凝聚在母亲 身上,随呼吸起伏,与血液同流。我渐渐理解在我手中这份创作本能来自母亲,她被大 洋与平原孕育,然后孕育我。据说当阿祖把一颗金柑仔塞进我的嘴巴后,我开始很亲切地与她聊天,并且慷慨地邀请她有空、不嫌弃的话到我家来坐坐。她故意考问这个初次见面的小曾孙,那么你家是哪一户啊?我告诉她,河流如何如何弯曲,小路如何如何分岔,田野如何如何棋布, 最重要的是门口上方有一条鱼。
⑦鱼?母亲想了很久,忽然领悟,那是水泥做的香插,早晚两炷香谢天。
⑧鱼的家徽, 属于祖父与父亲的故事,他们的猝亡也跟鱼有关。感谢天,在完成诞生任务之后,才收 回两条汉子的生命。
⑨我终于心甘情愿地在自己的信仰里安顿下来。我明白土地的圣诗与悲歌必须遗传 下去,用口或文字,耕种或撒网,以尊敬与感恩的情愫。幸福,来自给予,悲痛亦然。
⑩母亲又从衣柜提出一件短大衣。大年初一,客厅里飘着一股浓郁的沉香味。台北 公寓某一层楼,住着从乡下播迁而来的我们,神案上红烛跳逗,福橘与贡品摆得像太平 盛世。年老的母亲拿着那件大衣,穿不下了,好的毛料,你在家穿也保暖的。黑色毛面闪着血泪斑斑的红点,三十年了,穿在身上很沉,却依旧暖。
⑪我因此忆起古老的事,在海边某一条小路上发生的。
(选自《女儿红》有删改)
【小题1】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第③段意在说明母亲自从嫁到远村,好久没回家了,母亲对家里的记忆还停留在从前。 |
B.笫⑤段划线的句了写出了“我"感觉到母亲回乡时复杂的心理,这或许和地当年毅然冲破家庭对自己婚姻的束缚有密切关联。 |
C.第⑧段既简单介绍了自己的家族背设,又表达自己的伤痛之情。 |
D.文章第⑨段运用了描写和议论的表达方式,是作者对生活的感悟,也暗示了作者决心走文学道路的原动力。 |
【小题2】身处叛逆年龄的“我"为何对母亲心生敬意?请结合文本简要概括。
【小题3】文中多次提到“一袭旧衣”,有什么作用?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