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 高中语文

题干

   菜大爷

刘奇叶

菜大爷是居住在城郊西村的一位退休工人。菜大爷姓蔡,“菜大爷”不是他的真名,而是邻里送给他的一个雅号。

菜大爷的住房是上世纪九十年代建造的砖瓦民房,后面有个小菜园子。退休后,他把下地种菜当作一种乐趣。菜园子一年四季都能产菜,除了供给他与老伴儿老两口平常生活吃菜外,总是还剩余不少菜。于是,菜大爷在闲余之际也挑着自己种的菜到菜市场上去卖。

菜市场离菜大爷的家很近,穿过一条街道就到了。买菜的很有眼光,尝过菜大爷的菜后,下一次哪怕菜大爷卖得比其他的摊位贵,也会被一扫而光。

人们知道,菜大爷种的菜用有机肥料施肥,吃起来好吃又健康,属于真正绿色环保的蔬菜。菜大爷除了平常注意累积肥料,还经常去附近的养猪场挑猪粪施肥。渐渐地,前来买菜的人们都知道了菜大爷的菜好,亲切地称他为“菜大爷”。知道大伙儿对他种的菜十分钟爱,每次上市场卖菜归来,菜大爷心里头总是乐滋滋的。

儿子在外地工作,多次提出想接老两口过去一块生活,但菜大爷觉得现在的生活很不错,他喜欢这种自娱自乐卖菜的滋润生活,所以一直没有答应儿子离开这个城市,他也打心里舍不得这个菜园子。

隔壁的邻居老李头也卖菜,但他的菜是从外地贩来的蔬菜,属于无机肥料种植的那一种,味觉营养都没法跟菜大爷的菜比,人们一般不喜欢买他的菜,所以老李头每天卖菜总是早上出去,很晚才归来,有时候还要剩余些许残菜回来。

偶尔,老李头会同菜大爷一块去市场卖菜,两人年龄相仿,又是邻居,还算谈得来。

一天,老李头天没亮就贩回满满一担的蔬菜,在家里照常分拣为几元一把的小份后,刚要挑市场上去卖,突然感到肚子一阵绞痛,顿时瘫倒在地上。这一切正好被菜大爷瞧见了,他赶紧叫车把老李头送进了医院急救,接诊医生说是急性阑尾炎,需要做切除手术。

手术后的第二天,菜大爷去医院看望老李头时,老李头躺在床上动弹不得,老伴儿正在给他喂粥,一见菜大爷来了,老李头两口子一个劲地道谢。见老李头手术很成功,菜大爷也为他高兴。聊天中,一贯热心肠的菜大爷问老李头还有什么需要帮忙的没有,如果有就尽管说,邻里邻居的互相照应嘛。老李头听了,却欲言又止的样子,菜大爷便追问他是什么事情。原来,他是心痛前日贩回的一担蔬菜还放在家里没有卖掉,担心自己住院几天后,那一担蔬菜会白白地烂掉,怪可惜的。菜大爷听了,未加思索地答应帮老李头把菜挑去市场上卖了。

回去后,菜大爷二话没说,到了老李头家便把那担蔬菜挑去了市场。才到菜市场口,买菜的人们就一窝蜂围拢上来,容不得菜大爷说明一下这菜的情况,那担菜又被一扫而光了,哪有菜大爷陈情解释的空隙?望着一副空空的担什和一堆零零碎碎的钱币,菜大爷愣在那里好一阵,仿佛做了一件大亏心事似的。

当天下午,菜大爷把卖菜的钱如数交给了老李头,说了一声家里有事就走了。老李头高兴地接过钱一点,居然比平常赚的钱要高出一倍多。他心里对菜大爷钦佩得五体投地!

半个月之后,老李头出院了,特地买了两瓶好酒去敲隔壁菜大爷家的门,结果敲了半天没有人应。老李头问其他邻居,邻居说,菜大爷老两口搬儿子那儿去了。

菜大爷为什么突然搬走了呢?好久好久,老李头仍没有想明白。

(选自2016年第4期《小说月刊》)

【小题1】下列对这篇小说思想内容与艺术特色的分析和鉴赏,最恰当的一项是( )
A.小说开篇交代“菜大爷”雅号的由来,一方面暗示菜大爷受到了邻里四周的爱戴,另一方面也为下文写他特别重视清名埋下伏笔。
B.小说写菜大爷的儿子在外地工作,多次提出想接老两口过去一块生活,这是倒叙手法,这种写作技巧的运用,避免了平铺直叙。
C.小说中两次写到菜大爷的菜“被一扫而光”,突出了顾客对菜大爷的信任,说明不管是否绿色环保,只要是菜大爷卖的菜,顾客都欢迎。
D.小说注重从细微处表现人物的内心,比如菜大爷替老李头卖完菜后,“望”的动作,“愣”的神情,寥寥数语,就刻画出他的愧疚。
【小题2】小说设置老李头这个人物,在文中起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
【小题3】小说以菜大爷突然搬走为结尾有什么好处?结合全文,谈谈你的看法。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现代文阅读 更新时间:2020-01-11 01:27:49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中华礼制变迁的现代启示
中华礼制源远流长、绵延不绝,是中华文明的重要内容和载体,对增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和向心力起到了重要作用。
毋庸讳言,在中华民族发展过程中,诸民族之间有过矛盾与冲突。但它们能在认同中华礼制的前提下逐渐缓和矛盾、化解冲突,形成共存共荣的良好关系。例如,在我国历史上,无论魏晋南北朝时期在北方建立的少数民族政权,还是之后建立辽的契丹族、建立金的女真族、建立元的蒙古族及建立清的满族,无一例外地认同并服膺中华礼制,从而能使民族融合不断向前推进。显然,发挥中华礼制的凝聚功能,是凝聚国人、增强自信的重要途径。
中华先民并不只是讲究礼仪“进退周旋,威仪抑抑”的外在形式,而且注重探求礼仪的内在精神实质。孔子说:“礼云礼云,玉帛云乎哉!乐云乐云,钟鼓云乎哉!”《礼记•郊特牲》称,“礼之所尊,尊其义也”。所谓尊其义,就是追求道德境界、强调道德践履。孔子称颂那些能够修身立德、行礼律己、道德高尚的前代圣贤,反复强调“不学礼,无以立”。坚持知礼行礼、知行合一,追求高尚的道德境界,体现了中华先民的主流价值观。中华礼制注重道德修养与道德实践,强调知行合一,这使它起到了塑造道德人格、促进社会和谐稳定的重要作用。
可以说,中华礼制自诞生之日起就具备了教化功能,并在演化过程中逐渐将道德教育与理想教育紧密结合,强调自幼及长、礼教终生,提倡仁爱精神、忠恕之道,注重培养道德人格、建设礼仪之邦。所谓礼仪之邦,就是有高度道德自觉的社会,是诸族和谐、政治清明、社会稳定、经济发展、民众富庶的社会。中华礼制提出的愿景,是中华先民们向往和着力构建的社会。中华礼制所倡导的仁爱精神、忠恕之道、和谐社会等学说,能为今日构建和谐世界贡献中华民族的智慧。
作为一种制度,中华礼制在历史上曾为各种政权服务。在封建社会,它强调封建等级,包含一些糟粕。然而毋庸置疑的是,中华礼制能够与时俱进、吐故纳新,不断改革与变迁。孔子提到三代礼制传承中的“损益”,便是一种改革;《礼记》进一步提出“时为大”这一与时俱进的礼制改革原则。适时变革是中华礼制演进的重要原则,这使它成为与中华民族同生共长、传承久远的文化传统。
由孔子创建、孟子加以发挥的儒家礼制观,在战国时期曾饱受其他思想家的批判,那是因为这种礼制观仅仅重视礼的道德层面,而对礼的制度规范层面关注不够。秦汉之后,我们的先人力图将礼与法结合起来,融礼入法、礼法合一成为中华礼制变迁的重要转折。礼法合一要求人们遵礼守法,违礼即违法。礼既是道德要求,又是法律规范;礼制既有教化功效,又有法制规范之用。《礼记•经解》认为“礼禁乱之所由生”,可以起到“止邪也于未形,使人日徙善远罪而不自知也”的作用。古人通过礼来“止邪于未形”,使人们“徙善远罪”,达到“禁乱”和教育人的目的,对我们今天推进国家和社会治理有一定启示意义。
  (《人民日报》2016年03月25日)
【小题1】下列对中华礼制的表述,不符合原文内容的一项是
A.中华礼制历史悠久,有着很强的凝聚功能,增强了中华民族的凝聚力和向心力,是中华文明的重要内容和载体。
B.中华礼制能起到缓和民族矛盾、化解民族冲突的作用,是因为诸民族都能认同中华礼制,都愿意形成共存共荣的良好关系。
C.中华礼制体现了中华民族的主流价值观,进而在塑造道德人格、促进社会和谐稳定方面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D.中华礼制具备教化功能,强调自幼及长、礼教终身,提倡仁爱精神、忠恕之道,注重培养道德人格、建设礼仪之邦。
【小题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孔子所称颂的前代圣贤,反复强调“不学礼,无以立”,都体现了中华礼制注重道德修养与道德实践,强调知行合一的内在精神。
B.中华礼制在历史上曾为各种政权服务,自然会包含一些糟粕,但这并不影响其与时俱进、吐故纳新,不断改革与变迁的趋势。
C.孔子提到三代礼制传承中的“损益”,《礼记》进一步提出的“时为大”都在一定程度上证明适时变革是中华礼制演进的重要原则。
D.儒家礼制观,在战国时期因仅仅重视礼的道德层面而曾饱受其他思想家的批评,秦汉之后礼与法才真正结合起来。
【小题3】下列对本文的有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本文第二段运用事实论证的方法,列举了我国历史的少数民族建立的政权认同并服膺中华礼制的例子,证明了中华礼制的高度凝聚力。
B.本文第三段以名家的言论为载体,论述中华礼制的外在形式和内在精神,“进退周旋,威仪抑抑”是形式,“礼之所尊,尊其义也”是实质。
C.本文第四段论述了中华礼制的教化功能及其对于今天构建“和谐世界”的意义,是对其精神实质的延伸与拓展。
D.本文不仅论述了中华礼制对民族发展的积极作用,还指出其包含的糟粕和自身的不是,正反对比论证,使人们对礼制有了更加全面的认识。

同类题2

①墨画,就是深得淡之美的一种艺术。
②在中国画中,浓得化不开的工笔重彩,毫无疑义,是美。但在一张玉版宣上,寥寥数笔,便经营出一个意境,当然也是美。前者,统统呈现在你眼前,一览无余。后者,是一种省略的艺术,墨色有时淡得接近于无。可表面的无,并不等于观众眼中的无,作者心中的无,那大片大片的白,其实是给你留下的想象空间。“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没画出来的,要比画出来的,更耐思索。
③西方的油画,多浓重,每一种色彩,都唯恐不突出地表现自己,而中国的水墨画,则以淡见长,能省一笔,决不赘语,所谓“惜墨如金”者也。
④一般说,浓到好处,不易;不过,淡而韵味犹存,似乎更难。
⑤咖啡是浓的,从色泽到给中枢神经的兴奋作用,以强烈为主调。有一种土耳其款式的咖啡,煮在杯里,酽黑如漆,饮在口中,苦香无比,杯小如豆,只一口,能使饮者彻夜不眠,不觉东方之既白。茶则是淡的了,尤其新摘的龙井,就更淡了。一杯在手,嫩蕊舒展,上下浮沉、水色微碧,近乎透明,那种感官的怡悦,心胸的熨帖,腋下似有风生的惬意,也非笔墨所能形容。所以,咖啡和茶,是无法加以比较的。
⑥但是,若我而言,宁可倾向于淡。强劲持久的兴奋,总是会产生负面效应。
⑦人生,其实也是这个道理。浓是一种生存的方式,淡,也是一种生存方式。两者,因人而异,不能简单地以是或非来判断的。我呢,觉得淡一点,于身心似乎更有裨益。
【小题1】下列对文段第②段中画线句子的理解,最恰当的一项是( )
A.水墨画淡而韵味犹存,似乎比西洋画更难以着笔,让欣赏者不自觉的佩服画家的精湛技艺。
B.水墨画以淡见长,省略得越多,欣赏者思考的时间就越长,就更能产生欣赏的愉悦感。
C.水墨画是一种省略的艺术,会和欣赏者产生共鸣,让其思考人生的意义,从而忽略了画面上已经画出来的内容。
D.水墨画给欣赏者提供了无限的想象空间,留下了思考的余地,具有更为持久的美感效果。
【小题2】下列说法,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
A.咖啡色味俱浓,体现的是浓重之美;茶则色浅味清,可体现出淡美神韵。
B.油画欲突出每种色彩,体现的是浓重之美;而中国画有时淡近于无,主要体现淡美神韵。
C.中国水墨画与西方油画对比,水墨画简约含蓄,富有韵味,是一种深得淡之美的艺术。
D.咖啡和茶各有各的妙处,二者无法加以比较,但对作者自己而言,更倾向于淡。
【小题3】下列对文段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作者由水墨画的淡美、茶的淡美,进而上升到对人性、社会淡美的阐述。
B.作者对淡之美倍加欣赏和推崇,但并没有一概否定浓的积极意义。
C.运用对比的表现手法是本文突出的特点。
D.作者善用短语,使文章具有一种和谐的韵律美。语言清新恬淡,与文章淡美的主旨相契合。

同类题3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抉择

刘磊

烟一支接着一支,饭却是一筷未动。

知夫莫若妻,见雷峻这样,洪茹就知道他遇到难事了。

她深知丈夫的脾气,不便过问,只是内心难免纳闷儿。

作为新淮县纪委书记,雷峻是个响当当的人物。为政多年,脚稳身正,名声颇佳。工作上他坚持原则,雷厉风行,堪称黑脸包公。在家是个模范丈夫,对洪茹呵护有加,体贴入微。只是有一条,那是从他走上纪检岗位就定下的规矩:工作上的事,绝不容许家里人打听一句。

洪茹是育才中学英语教师,半年前校长为侄儿违纪一事找到她,请她回去给雷书记说说,好求个通融。洪茹实在拗不开校长的面子,不得已只好应承下来。

那天,她瞅着丈夫的情绪很好,便吞吞吐吐地将事情说了出来。没料到前一分钟还满脸阳光的雷峻,转瞬间变成了震怒的雷公,斥责如雨点一般向她砸来。

说实话,洪茹对丈夫还是理解的。自有了那次教训,她就再不干预丈夫工作上的事了。

夜越来越深,书房中的雷峻却仍无睡意。他久久盯着墙上那幅放大的黑白照片,眼神变得有些复杂起来。

照片上是形如父子的两个男人。年轻的一个正是二十年前的雷峻,而那年长者面容慈善,发间已微露斑白。照片的背景是雷峻就读的大学操场。

父母早逝的雷峻全赖邻居杭伯的拉扯才没有辍学。杭伯当时做点小生意,虽比一般人家宽裕些,可两个儿子都在读书,生活担子并不轻。三个孩子的学杂费,是一笔不小的开支,杭伯宁愿一家人节衣缩食,也从没想过放弃对小峻的培养。

不仅如此,杭伯还是雷峻的救命恩人。那年冬天,流行性感冒肆虐甚广,雷峻也未能幸免。一天夜里,雷峻突然感到浑身发抖,脑门像火炭一般烫。惊醒后的杭伯眼见土郎中的药不頂寧,立马从热被窝中爬起来,背起小峻就朝县医院跑。医生检查后说,亏你送来及时,再迟一些这孩子就没救了。

想到这里,雷峻的眼窝再次湿润了。是啊,杭伯对自己的恩情太重了!如果没有他,绝对不会有自己今天的。越是想到这些,雷峻就越是无所适从、坐立不安。

他的烦恼,来自一封举报信。

纪委接到举报,揭发了杭裕囯贪污受贿蚋事实。这让雷峻震惊不已,也让这个在案子面前从不曾皱一下眉头的硬汉子陷入两难的境地。

杭裕田是杭伯的二儿子,也是杭伯唯一的儿子,长子在八年前的抗洪抢险中已英勇献身。

许是闻到风声,杭裕田已暗中找到雷峻。他已全然失去昔目官场上的威风,苦苦哀求雷峻看在老爷子的份上放他一马。

一连三天,雷峻都是在极度的精神煎熬中度过的。

第四天,雷峻作出了一个痛苦中的抉择,

也就在这天晚上,苍老的杭伯上门了。雷峻连忙迎上前去,紧紧攥住杭伯的手,杭伯也紧紧地盯着雷峻。

“峻儿,你决定怎么做了吗?”杭伯的声音很轻。

“杭伯,我决定了。”雷峻垂下眼睑,不忍正视老人那饱经沧桑的脸孔和似有祈盼的眼神。

“你准备怎么做?”杭伯依然紧盯不放地问。

“杭伯,对不起!”雷峻的声膏若有若无,还带着几丝喑哑。

雷峻真想不出下面该怎样和杭伯说了,他不敢正视老人的目光。

没料到杭伯听了这话,尽管脸上依然布满悲伤,可神色却放松了不少。

他握住雷峻的手说:“峻儿,你可知道杭伯刚才有多紧张码?我怕你念及杭伯的情面做岀你不该做的事啊!”

雷峻的心头一热,眼睛湿润了……

【小题1】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小说的标题“抉择”,简洁凝练,既是贯穿全文的线索,又高度概括了小说的主要故事情节,还暗示出主人公雷峻内心复杂的矛盾冲突。
B.妻子洪茹深知丈夫在工作上向来铁面无私、雷厉风行,即使现在违纪的是救命恩人的儿子,她也坚信丈夫不会违背原则,一定会秉公办事。
C.“‘峻儿,你决定怎么做了吗?’杭伯的声音很轻。”杭伯声音很轻是内心很紧张的表现,因为担心雷峻会念及他的情面做出不该做的事。
D.小说通过语言、动作、神态等多种描写手法来写杭伯,塑造了杭伯善良、正直、深明大义的形象,对主人公雷峻的人民公仆形象起衬托作用。
【小题2】请结合全文简要分析雷峻的心理变化过程。(请写出四点。)
【小题3】小说插叙雷峻对多年前往事的回忆,有什么作用?

同类题4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材料一:

自2017年起,我国将每年5月10日设为中国品牌日,并于2018年5月在上海举行了首届中国自主品牌博览会暨中国品牌发展国际论坛。 2019年的中国品牌日活动主题为“中国品牌,世界共享;加快品牌建设,引领高质量发展;聚焦国货精品,感受品牌魅力”。

在2019中国品牌日的系列活动举办地上海展览中心的20000余平方米场地中,围绕轻工、纺织、汽车、电子信息等4大消费品领域;有16家行业协会和上海市设置的13个自主品牌消费品体验区,采取实景打造、虚拟影像、名人互动、网红直播、网购体验等形式,开展线上线下观众互动体验活动,让消费者亲身感受国货精品魅力.

品牌是一个国家和地区综合实力的重要标志。根据世界品牌实验室公布的2018年世界品牌500强名单,中国排名全球第五。

2018年世界品牌500强国家排名排

排名

国家

品牌数量

1

美国

223

2

法国

43

3

英国

42

4

日本

39

5

中国

38

 

品牌既是质量的外在表达,也搭载了情感、时尚方面的很多内容。高质量发展阶段,注重质量提升和品牌建设是必选项。高质量增长也为品牌建设提供了新的机遇。抓住机遇,推进品牌建设,是促进中国经济上台阶有力抓手。

在“中国最具价值品牌500强”中,有67%的品牌在国内的价值超过95%。还意味着大部分的中国品牌只是在国内强大,全球化程度远远不够,未来还需要持续突破。品牌全球化的最佳基础,是“真正的”创新。

(摘编自孙韶华、何欣荣《“中国品牌日”向世界发出中国品牌强音》)

材料二:

小米是体验展区一家人气爆棚的中国品牌,很多消费者对它提供的各种智能小家电兴趣浓厚:小米电视机、路由器、人工智能音箱、智能空气净化器……一些上了年纪的消费者这个试试,那个摸摸,再饶有兴趣地和人工智能音葙聊聊天,体验得不亦乐乎。而从现场部分消费者的反应可以看出,一些上了年纪的消费者对小米等新品牌以及它所带来的新产品还不太了解。从这个现象可以看出,打响中国品牌既要让老字号青春常在、吸引年轻的消费者,也要推动年轻的中国品牌为那些有了一定年纪的消费者所了解——其实,这一群体的消费升级需求也很大,他们对“新奇特”产品的兴趣浓厚,只要引导得当,他们就会成为新品牌的新粉丝。

毫无疑问,今年“中国品牌日”活动的自主品牌体验展区是新产品吸引新粉丝的有益尝试。不论是老字号还是新品牌,轻工、纺织、汽车、消费电子四大板块的设计让中国品牌的传统品质和创新精神得到了集中展现,也丰富了人们对中国品牌的理解。同时,对那些新兴的中国品牌,或者带来新产品的老字号、老品牌来说,也可以借鉴主题活动的方式,在未来的日子里用更多接地气的方式展示自己的研发成果,把那些带有“高科技”标签的新产品送到消费者面前,从而为“中国智造”赢得更多的支持者。

(摘编自任翀《“中国品牌日”自主品牌体验展区里为何这些展品让人惊讶?》)

材料三:

5月11日,百度上海分公司携手中华老字号企业共同启动了“老字号·百度品牌焕新计划”。目前,百度已经构建起基于全平台数据捕捉和智能识别引擎,帮助老字号品牌更好地找到用户;基于“线上+线下”、“搜索+稚荐媒体生态”的智能投放引擎,帮助老字号品牌更好地触达用户;基于AI交互以厦视频化沟通的智能交互引擎,帮助老字号品牌更好地打功用户。

(摘编自宁佳彦《中国品牌日,上海老字号企业联手百度开启品牌焕新》)

【小题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今年设置的自主品牌消费品体验区,采取实景打造、虚拟影像等多种形式,通过线上线下的互动,让消费者感受国货精品魅力。
B.中国有38家企业入围2018年世界品牌500强,我国品牌数量与法、英和日本差距小,但与美国差距很大,实现赶超需要长期努力。
C.从“中国品牌日”活动中四大板块的设计及其效果可以看出,政府部门在积极支持、引导品牌建设,搭建舞台,展示和宣传中国品牌。
D.中国新兴品牌借鉴主题活动的方式展示了研发成果,赢得了更多的支持者;老字号通过智能平台增加了用户。
【小题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品牌不仅是质量的外在表达,也搭载了情感、时尚方面的很多内容,因此抓住机遇,推进品牌建设,就会使中国经济再上新台阶。
B.在“中国最具价值品牌500强”中,有67%的品牌在国内的价值超过95%,这意味着中国品牌全球化程度远远不够,未来还需要持续突破。
C.一些上了年纪的消费者对小米等新品牌以及它所带来的新产品还不太了解,可见中国品牌在消费电子等领域的新成果还有很大的推广空间。
D.百度上海分公司携手中华老字号企业共同启动了“老字号·百度品牌焕新计划”,帮助老字号焕发新机,有利于老字号吸引年轻消费者。
【小题3】提升中国品牌影响力,企业应该做好哪些工作?请结合材料简要说明。

同类题5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各题。

孙君飞
我们的村庄,如一只大碗倒扣在岗上。
在每户人家的榆木、橡木、松木、柏木橱柜里,也倒扣着一只只碗。最大口的碗,需要用两只手恭恭敬敬地捧起来,最小口的碗,连刚学会吃饭的孩子也能够稳稳当当地拿捏在自己的手心里。
富有的人家,他们打开橱柜,我曾经看到琳琅满目的大碗小碗摆满了整整一层甚至更多层。那些瓷碗洁白如雪,质地细腻,散发着柔和的亮光,在釉下彩绘着清新如洗的婆婆纳、蔷薇和兰草。那些包着浆的铜碗,主人的手将碗口摩挲得锃亮。更让我惊奇的是有一次,我还看到一对倒扣着的银碗,凸起的花纹,雕刻
的也许是优美卷曲的葡萄藤,也许是我从来没有见过的某种喜欢  卷曲着生长的花草……在这之前,我从来没有见过一个人端着银碗喝汤吃饭,只在故事里听闻过。故事里还讲银碗甚至能够验毒,这又是怎样陌生、曲折的体验?这只银碗深深地打动了我的心。
在家里,母亲做好饭,我像往常那样,帮她从榆木橱柜的暗格里拿出属于我们的粗瓷碗、盘子,以及父亲的黑釉黄陶酒碟。它们散发着沉默的亚光,或者闪出直率的光斑,我明显感到它们的粗糙和寻常。盛在粗瓷碗里的家常小米粥很快烫到我的手指,然而我的内心仍然很安静,仍然像往常那样把第一碗饭小心翼翼地端到父亲的面前。
又是一个普普通通的日子,从日出后端上一只粗瓷碗开始,到日落后放下一只粗瓷碗结束。太阳是所有人的大时钟,饭碗是我家的小时钟。
父母也见识过别人家的银碗吧,再往前追溯,在爷爷奶奶跟他们分家后,他们去集市购买新家的必需品时,也向往过那种细瓷白碗、精致的釉下彩器皿吧。可是他们只能带回这种粗瓷碗、粗瓷盘子,因为便宜,因为简陋的房屋内只放一只银碗、几只细瓷碗,而没有其它精美物品同它们交相辉映,它们也会黯然失色。
我们的生活称得上穷苦,碗内常常盛着粗粮,盘内常常放着青菜。但是这种生活也很结实牢靠,犹如日益粗壮的树木用根须紧紧地抓住了下面的泥土,大家都抱成团,共同抗击着风雨。
每一天晚上,庄稼地里的农活都完成后,一家人高高兴兴地坐下来,踏踏实实地端起饭碗吃饭,偶尔谈起一个计划,严肃的父亲也会纠正一下哪个孩子端碗的姿势不对——这时候我并不在乎自己端的是什么碗,也不在乎能不能顿顿吃到肉。仅仅在别人家里见到过一次银碗,这改变不了我们已经拥有的生活,也改变不了我坐在父母的对面默默吃饭、需要说话时便认真应答的踏实和安宁。谁会在这时候羡慕别人家的银碗呢?父亲和母亲也从来没有用别人家的银碗来激励自家的孩子。
一个热爱劳动,对生活永远抱有希望的人,又坚持端着属于自己的饭碗吃饭,这就是他的尊贵和坚强。我从堪称庄稼好手的父亲身上懂得这一点,我从含辛茹苦的母亲身上也学到这一点。雕刻着卷曲纹的银碗还会在我的眼前闪现,好似在提醒我别忘记它。我一直未曾渴望拥有这样一只银碗。听说有的人家还珍藏着更精美更贵重的玉碗,在夜晚会发出莹莹的蓝光,我的梦想也没有被它激起多少涟漪。我并非不喜爱银碗玉碗,它们在我的心目中是美的创造,我仍会为它们的工艺和传说激动,谁不愿改变自己的家园和生活呢?但我从父母那里知道,整体的更新比局部的点缀更值得追求,人的充沛比物的替换更重要。我们可以倾尽所有买回一只银碗,但是银碗里却空空荡荡,这又有什么意义?
父亲说,即使我们穷得只能变卖家里的梁木砖瓦,也要让你们上好学、读完书。
后来,家里的孩子们陆续从学校里走出来,自力更生,建立小家。大家一起在老家原来的地方盖起新的宽敞的房子,橱柜里的碗也摆放整齐,有细瓷白碗,有来自瓷都的釉下彩名碗,有木碗、塑料碗、不锈钢碗,有单层散热快的碗、双层保温的碗,还有微波炉碗。
可仍旧没有用来喝汤的银碗、用来传家的玉碗,现在的生活仍旧不需要它们来体现意义、增添光彩。在每年春节,能够一个不少地围坐下来,热热闹闹地吃顿饭,这时候更不需要谈论银碗与玉碗了。碗前面的每一个字都不重要,碗后面的每一个字、每一个故事都价值连城。
(有删改)
【小题1】下列对文章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第二段写各户人家的用不同木材制作的橱柜,实际上暗示着贫富不均的人家里,倒扣着一只只不同的碗,为下文做铺垫。
B.第五段用“一只粗瓷碗”的端上与放下,代表一天的开始与结束,生动形象,突出了日子普普通通的特点,也突出了碗的“小时钟”的作用。
C.文章前面说“这只银碗深深地打动了我的心”,后面说“我不再渴望拥有这样一只银碗”,前后态度的变化表明作者思想的成熟。
D.文中写严肃的父亲纠正孩子端碗的姿势,所表达的意思是应该保持安宁的心境,更有踏踏实实地过自己的日子的意味。
【小题2】解释下列两句话在文中的含意。
(1)但是这种生活也很结实牢靠,犹如日益粗壮的树木用根须紧紧地抓住了下面的泥土,大家都抱成团,共同抗击着风雨。
(2)碗前面的每一个字都不重要,碗后面的每一个字、每一个故事都价值连城。
【小题3】标题“碗”在结构上有什么作用?有哪些意蕴?请简要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