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 高中语文

题干

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甲、乙两题任选一题作答;如果两题都答,则按甲题计分。)(6分)
甲:使负栋之柱,(1)   ;(2)  ,多于机上之工女;钉头磷磷,(3) ;(4)
,多于周身之帛缕;直栏横槛,(5)___   ;管弦呕哑,(6) (杜牧《阿房宫赋》) 乙:(1)总角之宴,言笑晏晏。____,不思其反。   《诗经·氓》)
(2)黄鹤之飞尚不得过,   。   (李白《蜀道难>)
(3)女娲炼石补天处,____。   (李贺《李凭箜篌引》)
(4)   ,夜吟应觉月光寒。   (李商隐《无题》)
(5)纵一苇之所如,____;   (苏轼《赤壁赋》)
(6)   ,零丁洋里叹零丁。   (文天祥《过零丁洋》)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句子默写 更新时间:2017-03-03 04:04:36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答李推官书
张耒
李君足下:昨送简人还,忽辱惠及所作《病暑赋》及杂诗等,诵咏爱叹。
足下之文,可谓奇矣!捐去文字常体,力为瑰奇险怪,务欲使人读之如见数千岁前钟鼎之文也。足下之所嗜者如此,固无不善老。抑耒之所闻,所谓能文者,岂谓其能奇哉?能文者,固不能以奇为主也。
夫文何为而设也?知理者不能言,世之能言者多矣,而文者独传。岂独传哉?因其能文也而言益工,因其言工而理益明,是以圣人贵之。自《六经》以下,至于诸子百氏、骚人辩士论述,大抵皆将以为寓理之具也。是故理胜者,文不期工而工;理诎者,巧为粉泽而隙间百出。此犹两人持牒而讼:直者操笔,不待累累,读之如破竹,横斜反覆,自中节目;曲者,虽使假词于子贡,问字于扬雄,如列五味而不能调和,食之于口,无一可惬。况可使人玩味之乎?故学文之端,急于明理。夫不知为文者,无所复道。如知文而不务理,求文之工,世未尝有是也。
夫决水于江河淮海也,水顺道而行,滔滔汩汩,冲砥柱,绝吕梁,放于江湖而纳之海,喷薄出没,是水之奇变也。而水初岂如此哉!是顺道而决之,因其所遇而变生焉。沟渎东决而西竭,下满而上虚,日夜激之,欲见其奇,彼其所至者,蛙蛭之玩耳。江河淮海之水,理达之文也,不求奇而奇至矣。激沟渎而求水之奇,此无见于理,而欲以言语句读为奇之文也。
自唐以来至今,文人好奇者不一。甚者或为缺句断章,使脉理不属;又取古书训诂希于见闻者,或得其字不得其句,或得其句不知其章,反覆咀嚼,卒亦无有:此最文之陋也。足下之文虽不若此,然其意靡靡,似主于奇矣。故预为足下陈之,愿无以仆之言质俚而不省也
【注】①蛙蛭:青蛙和水蛭。②靡靡:不振作,没力量。
【小题1】下列各句中加线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忽惠及所作《病暑赋》及杂诗等辱:耻辱。
B.去文字常体,力为瑰奇险怪捐:放弃。
C.横斜反覆,自节目中:符合。
D.甚者或为缺句断章,使脉理不属:连接。
【小题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线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①能文者,固不能奇为主也②但刘日薄西山,气息奄奄
B.①世能言者多矣②足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
C.①夫决水江河淮海也②若亡郑而有益君,敢以烦执事
D.①其意靡靡,似主于奇矣②而不亡者,未之有也
【小题3】以下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其中全都属于用来证明“为文要明理”观点的论据的一项是
①力为瑰奇险怪,务欲使人读之如见数千岁前钟鼎之文也
②自《六经》以下,至于诸子百氏、骚人辩士论述,大抵皆将以为寓理之具也
③故学文之端,急于明理
④直者操笔,不待累累,读之如破竹,横斜反覆,自中节目
⑤江河淮海之水,理达之文也,不求奇而奇至矣
⑥故预为足下陈之,愿无以仆之言质俚而不省也
A.①③④B.②⑤⑥C.②④⑤D.①③⑥
【小题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作者将写诉状与写文章进行类比,批评“巧为粉泽”的写作风气,也否定了李推官追求“瑰奇险怪”的做法。
B.文章第四段用“决水于江河淮海”作比,说明“理达之文”犹如不受阻遏的东流水,自会形成雄奇的风格。
C.作者认为“文”只是负载“理”的工具,所以为文应该注重思想内容,如果关注表达形式,就会成为最“陋”之文。
D.本文是一封书信,也是一篇论证严密、具有说服力的论述文,更值得称道的是,作者的论述具有一定的辩证性。
【小题5】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足下之所嗜者如此,固无不善者。抑耒之所闻,所谓能文者,岂谓其能奇哉?(4分)
(2)是故理胜者,文不期工而工;理诎者,巧为粉泽而隙间百出。(3分)
(3)故预为足下陈之,愿无以仆之言质俚而不省也。(3分)

同类题2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题目。(15分,其中选择题每题3分)
时维九月,序属三秋。潦水尽而寒潭清,烟光凝而暮山紫。骖騑于上路,访风景于崇阿;临帝子之长洲,得天人之旧馆。层峦耸翠,上出重霄;飞阁流丹,下无地。鹤汀凫渚,穷岛屿之萦回;桂殿兰宫,即冈峦之体势。
披绣闼,俯雕甍,山原旷其盈视,川泽其骇瞩。闾阎扑地,钟鸣鼎食之家;舸舰弥津,青雀黄龙之舳。云销雨,彩彻区明。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渔舟唱晚,响穷彭蠡之滨;雁阵惊寒,声断衡阳之浦。
遥襟甫畅,逸兴遄飞。爽籁发而清风生,纤歌凝而白云遏。睢园绿竹,气凌彭泽之樽;邺水朱华,光照临川之笔。四美具,二难并。穷睇眄于中天,极娱游于暇日。天高地迥,觉宇宙之无穷;兴尽悲来,识盈虚之有数。望长安于日下,目吴会于云间。地势极而南溟深,天柱高而北辰远。关山难越,谁悲失路之人?萍水相逢,尽是他乡之客。怀帝阍而不见,奉宣室以何年?
嗟乎!时运不齐,命途多舛。冯唐易老,李广难封。屈贾谊于长沙,非无圣主;窜梁鸿于海曲,岂乏明时?所赖君子见机,达人知命。老当益壮,宁移白首之心?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酌贪泉而觉爽,处涸辙以犹欢。北海虽赊,扶摇可接;东隅已逝,桑榆非晚。孟尝高洁,空余报国之情;阮籍猖狂,岂效穷途之哭?
【小题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
A.川泽其骇瞩    纡:纡回曲折B.云销雨霁:雨过天晴
C.骖騑于上路俨:整齐的样子D.飞阁流丹,下无地临:靠近
【小题2】下列对有关语句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潦水尽而寒潭清,烟光凝而暮山紫”在色彩上,上句淡雅,下句浓重,浓淡对比,突出了秋日景物的特征。
B.“鹤汀凫渚,穷岛屿之萦回;桂殿兰宫,即冈峦之体势”写滕王阁周围景物,是近景。
C.“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写彩霞自上而下,写秋水自下而上,相映增辉;青天碧水,天水相接,上下浑然一色,写尽了晚秋暮色之美。
D.“渔舟唱晚,响穷彭蠡之滨;雁阵惊寒,声断衡阳之浦”所写为眼前所见之实景,登高远眺,目之所见,耳之所闻,集于笔端。
【小题3】对文中运用的典故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怀帝阍而不见,奉宣室以何年”表明自己怀才不遇,似屈原和贾谊。
B.“屈贾谊于长沙,非无圣主”表明自己生不逢时,有对皇帝的怨恨之情。
C.“酌贪泉而觉爽,处涸辙以犹欢”表明自己身处逆境,仍然达观看待。
D.“阮籍猖狂,岂效穷途之哭”表明自己不会愤世嫉俗而放任自流。
【小题4】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6分)
(1)遥襟甫畅,逸兴遄飞。(2分)
译文:     
(2)关山难越,谁悲失路之人?萍水相逢,尽是他乡之客。(4分)
译文:     

同类题5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贺,字长吉,郑王之孙也。七岁能辞章,名动京邑。韩愈、皇甫湜览其作,奇之而未信,曰:“若是古人,吾曹或不知,是今人,岂有不识之理。”遂相过其家,使赋诗。贺总角荷衣而出,欣然命,旁若无人,援笔题曰《高轩过》。二公大惊,以所乘马命联镳而还,亲为束发。
贺父名晋肃,不得进士,公为著《讳辩》一篇。后官至太常寺奉礼郎。
贺为人纤瘦,通眉,长指爪,能疾书。旦日出,骑弱马,从平头小奴子,背古锦囊,遇有所得,书置囊里。凡诗不先命题,及暮归,太夫人使婢探囊中,见书多,即怒曰:“是儿要呕出心乃已耳!”上灯,与食,即从婢取书,研墨叠纸足成之。非大醉吊丧,率如此。
贺诗稍尚奇诡,组织花草,片片成文,所得皆惊迈,绝去翰墨畦径,时无能效者。乐府诸诗,云韶众工,谐于律吕。尝叹曰:“我年二十不得意,一生愁心,谢如梧叶矣。”忽疾笃,恍惚昼见人绯衣驾赤虬腾下,持一版书,若太古雷文,曰:“上帝新作白玉楼成,立召君作记也。”贺叩头辞,谓母老病,其人曰:“天上比人间差乐,不苦也。”居顷,窗中勃勃烟气,闻车声甚速,遂绝。死时才二十七,莫不怜之。李藩缀集其歌诗,因托贺表兄访所遗失,并加点窜,付以成本。弥年绝迹。乃诘之,曰:“每恨其傲忽,其文已焚之矣。”今存十之四五。杜牧为序者五卷,今传。
孟子曰:“其进锐者其退速。”然。贺天才俊拔,弱冠而有极名。天夺之速,岂吝也耶!若少行年,涵养盛德,观其才,不在古人下矣。今兹惜哉!
(选自《唐才子传·李贺》)
【注】郑王:李亮,唐高祖李渊的从父,隋朝时任海州刺史,高祖武德初年封郑王。
【小题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贺总角荷衣而出,欣然命,旁若无人承:接受
B.贺父名晋肃,不得进士举:推荐,选用
C.孟子曰:“其进锐者其退速。”然信:果真,的确
D.若少行年,涵养盛德,观其才,不在古人下矣假:授予,给予
【小题2】以下句子中,全都表明李贺有才华的一组是(    )
①愈、皇甫湜览其作,奇之而未信
②贺为人纤瘦,通眉,长指爪,能疾书
③所得皆惊迈,绝云翰墨畦径,时无能效者
④从平头小奴子,背古锦囊,遇有所得,书置囊里
⑤每恨其傲忽,其文已焚之矣
⑥上帝新作白玉楼成,立召君作记也
A.①③⑤B.①③⑥
C.②④⑤D.②④⑥
【小题3】下列对文章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李贺是唐朝宗室后人,人长得纤瘦,手指细长,但非常聪明,写字飞快,七岁时写的诗文便震动京城。
B.韩愈、皇甫湜读了李贺的作品,不相信他只有七岁,直到李贺梳总角发、穿着荷叶衣出来,他们才相信。
C.李贺写诗崇尚奇异的风格,完全摆脱了通常诗家的常规,当时无人能够仿效,其乐府诗常被谱成唱曲。
D.作者详细记叙李贺充满传奇色彩的病死过程,是要借天妒英才的说法凸显李贺出类拔萃的天赋。
【小题4】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
(2)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其孰能讥之乎?此余之所得也。
(3)上灯,与食,即从婢取书,研墨叠纸足成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