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题首页
题库
高中语文
题干
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1)白居易在《观刈麦》一诗中,描写妇孺相随饷田的场景的两句是:
,
。
(2)屈原在《离骚》中用“比”手法所描写的”初服“是什么样子的,请你用诗中的原句写出来:
,
。
(3)《论语》中孔子说: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论述了学习和思考的关系,在荀子的《劝学》中,也有一句直接提到了学与思的关系的:
,
。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句子默写 更新时间:2017-03-02 09:03:31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下面各题。(8分)
西江月 秋兴
程馞
尽日荷锄治圃,有时捉杖寻泉。山翁招我坐桥边,笑指菊花开遍。 隔岸重重竹树,近溪点点潭烟。滩头流下小渔船,转过芦花不见。
注程馞(bó):字墨仙,明朝休宁人。
【小题1】结合上阕诗句,简要分析作者通过“山翁”的形象寄托的思想情感。(4分)
答:
【小题2】词的下阕运用了哪些表达技巧?请试举两个简要分析。(4分)
答:
同类题2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后面的题目。
采桑子 重阳
***
人生易老天难老,岁岁重阳。今又重阳,战地黄花分外香。
一年一度秋风劲,不似春光。胜似春光,寥廓江天万里霜。
注:本诗写于1929年10月,此时作者正在闽西革命根据地,一面养病,一面领导土地革命战争。
【小题1】“今又重阳,战地黄花分外香”中“黄花”是什么?是从哪个角度写景的?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小题2】“一年一度秋风劲,不似春光。胜似春光”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什么表达效果?
同类题3
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完成小题。
听颖师
①
弹琴
韩愈
昵昵儿女语,恩怨相尔汝
②
。
划然
③
变轩昂,勇士赴敌场。
浮云柳絮无根蒂,天地阔远随飞扬。
喧啾百鸟群,忽见孤凤皇。
跻攀分寸不可上,失势一落千丈强。
嗟余有两耳,未省听丝篁。
自闻颖师弹,起坐在一旁。
推手遽止之,湿衣泪滂滂。
颖乎尔诚能,无以冰炭置我肠!
注 ①颖师:是当时一位善于弹琴的和尚 ②尔汝:对话时你来我去,不讲客套,是关系亲密的表现。划然:忽地一下。
【小题1】
【小题2】
同类题4
阅读下面两首作品,回答后面的问题。(7分)
读《长恨辞》 宋·李觏
蜀道如天夜雨淫,乱铃声里倍沾襟
①
。当时更有军中死,自是君王不动心。
四块玉·马嵬坡 元·马致远
睡海棠
②
,春将晚,恨不得明皇掌中看。《霓裳》便是中原患。不因这玉环,引起那禄山,怎知蜀道难!
注:①化用《长恨歌》中“夜雨闻铃断肠声”。据《明皇杂录》,玄宗逃奔蜀地,在经过斜谷口时,大雨如注,正思念杨贵妃的玄宗听到雨声与铃声相应和,倍感凄楚和痛苦,于是创作了《雨霖铃》曲。②睡海棠:比喻杨贵妃。
【小题1】李诗主要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请作简要分析。(3分)
【小题2】李诗和马曲都以唐玄宗和杨贵妃事入诗,但感慨的对象及目的并不一致。请简要阐述。(4分)
同类题5
阅读下面一首宋词,完成后面的题目。
采桑子·彭浪矶
①
朱敦儒
扁舟去作江南客,旅雁孤云。万里烟尘,回首中原泪满巾。
碧山对晚汀洲冷,枫叶芦根。日落波平,愁损辞乡去国人。
注①:这首词作于金兵南侵后词人离开故乡南下避难,途经今江西彭泽县的彭浪矶时。
词的上片和下片在感情抒发上各具特点,试分别作具体分析。
相关知识点
阅读与鉴赏
古代诗歌
诗
其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