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题首页
题库
高中语文
题干
(1)《氓》中用斑鸠和桑葚作比,告诫女孩子不要沉迷爱情以免上当受骗的句子“
,
!”
(2)《离骚》一文中以博大的胸怀,流泪对广大劳动人民寄予深深同情的语句是:“
,
。”
(3)《兰亭集序》中表现兰亭环境优美的句子是:“此地有__________________, 茂林修竹,又有__________________,映带左右。”
(4)《赤壁赋》中感叹人生短暂、羡慕自然无穷的语句是:“
,
!”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句子默写 更新时间:2017-03-02 09:10:10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后面题目。
眼中
眼中时事亦纷然,拥被寒窗夜不眠。
骨肉他乡各异县,衣冠今日是何年?
枯槐聚蚁无多地,秋水鸣蛙自一天。
何处青山隔尘土,一庵吾欲送华颠。
【注】元好问:金末元初著名诗人,金亡后拒绝仕元。
【小题1】下列对本诗的理解,最恰当的两项是
A.作者”拥被不眠”主要是因为夜晚天气寒凉。
B.“衣冠今日是何年” 写出了时间的流逝。此句意蕴丰富,与《桃花源记》中“问今世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有相似的意蕴。
C.“枯槐聚蚁” 使用了典故,指的是南柯梦中的槐安国蚁民。在此用以比喻弱国微名。
D.然后问“诗似杜甫”,其诗歌风格沉郁苍凉。全是批判意识与悲怆情怀相融合,使诗作增加了历史深度。
【小题2】 全诗表达了诗人哪些思想感情?请简要分析。
同类题2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后面各题。
宿建德江①
孟浩然
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
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
(注)①唐玄宗开元十七年(729年),已是不惑之年的孟浩然赴长安应试不第,在第二年便黯然离京,东游吴越,寄情山水。
【小题1】这首诗描写了一幅什么样的画面?请详细描述。
【小题2】结合全诗及写作背景,分析本诗是如何写“愁”的。
同类题3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李白《蜀道难》中“
,
”两句写山势高险,即便是善飞的黄鹤、轻捷的猿猴都很难越过。
(2)杜牧在《阿房宫赋》中总结六国和秦国灭亡的历史教训后,提醒当朝统治者不要重蹈秦国灭亡覆辙的句子是“
,
”。
(3)《赤壁赋》中,从事物变化的角度看待天地存在的名句是“
,
”。
同类题4
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1)在《送东阳马生序》中 ,宋濂用“
,
”两句述说了自己早年穿着旧衣服处于那些衣着光鲜的同学之间,而心中毫无羡慕之情的状态。
(2)荀子认为人的知识、道德、才能是后天不断广泛学习改造获得的。“金”要锋利,需“就砺”;人要改造成为“
”的君子,就要“
”,可见,学习的意义是十分重大的。
(3)屈原在《离骚》中表现自己同情百姓的苦难生活,并因此流泪叹息的名句是“
,
”。
同类题5
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回答问题。(6分)
感遇①·其一 张九龄(唐)
兰叶春葳蕤②,桂华秋皎洁。欣欣此生意,自尔为佳节。
谁知林栖者,闻风坐相悦。 草木有本心,何求美人折?
【注】①此诗系张九龄遭谗贬谪后所作,《感遇》十二首之冠首。 ②葳蕤:枝叶茂盛而纷披。
(1)首联用了对偶修辞,互文以见义,写出了春兰与秋桂
、
的特征。(2分)
(2)联系全诗,从表现手法的角度分析作者所表达的情感。(4分)
相关知识点
阅读与鉴赏
古代诗歌
诗
其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