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题首页
题库
高中语文
题干
阅读下面这首元曲,完成后面问题。
[正宫]塞鸿秋·浔阳即景
周德清①
长江万里白如练,淮山数点青如淀②。江帆几片疾如箭,山泉千尺飞如电。晚云都变露,新月初学扇,塞鸿一字来如线。
【注】①周德清(1277~1365),号挺斋,高安(今属江西)人。②淀:即蓝靛,蓝色染料。
【小题1】这首元曲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请简要赏析。
【小题2】就这首元曲的艺术手法,选取两个角度进行简要赏析。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诗歌鉴赏 更新时间:2017-03-02 11:31:36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二)阅读下面一首曲,完成下列小题。
(双调)(湘妃怨)和卢疏斋西湖 马致远
采莲湖上画船儿,垂钓滩头白鹭鸶。雨中楼阁烟中寺,笑王维作画师。蓬莱倒影参差。薰风来至,荷香净时。清洁煞避暑的西施。
【小题1】(湘妃怨)是这首诗歌的( )
A.词牌名
B.曲牌名
C.宫调
D.题目
【小题2】“笑王维作画师”出现在上阕的结尾,从结构及写法上谈谈这句话的作用。
同类题2
阅读下面这首元曲,回答问题。(6分)
【中吕】阳春曲·春景
[元]胡祗遹
几枝红雪①墙头杏,数点青山屋上屏。一春能得几晴明?三月景,宜醉不宜醒。
残花酝酿蜂儿蜜,细雨调和燕子泥。绿窗春睡觉来②迟。谁唤起?窗外晓莺啼。
【注】①红雪:形容初春盛开杏花的繁茂。②觉来:醒来。
【小题1】第一首小令的第四句点明时令,请简要分析它的作用。(3分)
【小题2】第二首小令写残花表达了作者怎样的心情?请结合诗句作简要赏析。(3分)
同类题3
对下面这段唱词的艺术手法和内容,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碧云天,黄花地,西风紧,北雁南飞。晓来谁染霜林醉?总是离人泪”。
A.寓情于景。通过对暮秋郊野景色的渲染来衬托莺莺不尽悲戚、牵肠挂肚的感情潮汐。
B.寓情于景。通过对暮秋景色的描写来反映张生和莺莺两人内心的离愁别绪。
C.心理描写。描写女主人公被抛弃的内心痛苦。
D.心理描写。描写张生对莺莺的依依惜别的深情。
同类题4
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19-20题。
中吕满庭芳· 武林感旧
(元)汤式
钱塘故址,东吴霸业,南渡京师。其间四百八十寺,不似当时。山空蒙湖潋滟随处写坡仙旧诗?水清浅月黄昏何人吊逋老荒祠?伤情思,西湖若此,何似比西施?
【小题1】这首元曲描写屡遭兵难创伤的杭州_______的景象,抒发了诗人______的感慨。
【小题2】请赏析这首元曲的表现手法。
同类题5
阅读下面的一首元曲,然后回答问题。
山坡羊 薛昂夫
大江东去,长安西去,为功名走遍天涯路。厌舟车,喜琴书,早星星鬓影瓜田暮①。心待足时名便足。高,高处苦;低,低处苦。
【注释】①瓜田暮:汉朝召平,本为秦东陵侯。秦亡后,为布衣,在长安城东门种瓜,味甜美,世称“青门瓜”或“东陵瓜”。 韩信被诛以后,刘邦派使者拜萧何为相国,众人皆贺,唯召平独吊,劝萧何让封不受。
【小题1】结尾三句“心待足时名便足。高,高处苦;低,低处苦”表现了作者怎样的心境?(2分)
【小题2】试析这首元曲主要采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4分)
相关知识点
阅读与鉴赏
古代诗歌
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