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题首页
题库
高中语文
题干
阅读下面一首元曲,然后完成后面的题。(7分)
[中吕]朝天曲
元张养浩
挂冠,弃官,偷走下连云栈①。湖山佳处屋两间,掩映垂杨岸。满地白云,东风吹散,却遮了一半山。严子陵②钓滩,韩元帅③将坛,那一个无忧患?
[注]①连云栈:本指横贯秦岭的一条高与彩云相连的栈道,此处比喻宦途之险恶。②严子陵:严光,字子陵,东汉著名隐士。③韩元帅:指韩信。西汉开国功臣,后被诱杀。
【小题1】下列对这首元曲的理解和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3分)
A.“湖山佳处”两句用绚丽的语言描写了隐居地。前面用三个短句造成急如流水的气势,到“湖山佳处”便如落深潭,突出了隐居的清静。
B.白云在天山,不说满天白云风吹散,却说“满地白云”,可见诗人隐居的这“屋两间”原正处在白云深处,仿佛白云正在脚下滚动。
C.结尾三句,把“严子陵钓滩”与“韩元帅将坛”拿来对比,让读者自己衡量判断孰安孰危,从而达到对宦途的否定和对隐居的赞颂。
D.写隐居之志,抒山林之情,是元曲中常见的内容,大多用曲折隐约之法,但此曲却一语道破,直迫鹄的,尖锐地指出宦途从政的危险。
【小题2】曲中“偷”字用得非常妙,请简要分析。(4分)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诗歌鉴赏 更新时间:2017-03-02 11:37:20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1)在《送东阳马生序》中,“
,
”两句表现了宋濂求学时,虽然穿着破旧衣裳,但对衣着华美的贵族子弟却毫不羡慕的心理。
(2)送别是古诗中常见的情景,《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写送走朋友,诗人仍伫立凝望,表现了朋友间的深厚情谊的句子是“
,
”。
(3)《登飞来峰》中与“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有异曲同工之妙的诗句是“
,
”。
同类题2
阅读下面这首元小令,完成下列小题。
四块玉·别情
关汉卿
自送别,心难舍,一点相思几时绝?
凭阑袖拂杨花雪。溪又斜,山又遮,人去也!
【小题1】这首小令描绘了一个什么样的形象?请简要分析。
【小题2】“凭阑袖拂杨花雪”一句中,“拂”字用得极好,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该字好在哪里。
同类题3
下列对《长亭送别》中(滚绣球)一曲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滚绣球)恨相见得迟,怨归去得疾。柳丝长玉骢难系,恨不倩疏林挂住斜晖。马儿迍迍的行,车儿快快的随,却告了相思回避,破题儿又早别离。听得道一声“去也”,松了金钏;遥望见十里长亭,减了玉肌:此恨谁知?
A.以途中的景物为线索抒情写意,从不同侧面展示主人公复杂的内心世界。
B.柳丝虽长,却难系住远行人的马,想使疏林挂住斜阳也是枉然,用客观事物衬托远行人情意浅薄,难以挽留。
C.“马儿迍迍的行,车儿快快的随”抒发的是莺莺虽一时半刻的厮守也不肯放弃的惜别深情,真可谓是情景交融,剖析入微。
D.莺莺因将与张生分别而消瘦。虽然高度夸张,却准确地写出了莺莺在感情折磨下身心交瘁的状况。
同类题4
补写出下列名篇中的空缺部分。(只选3小题)
(1)
,望帝春心托杜鹃。沧海月明珠有泪,
。(李商隐《锦瑟》)
(2)遥襟俯畅,
。爽籁发而清风生,
。(王勃《滕王阁序》)
(3)四围山色中,
。
,量这些大小车儿如何载得起? (王实甫《长亭送别》)
(4)
,
,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孟子·寡人之于国也》)
(5)
,莫使金樽空对月。天生我材必有用,
。(李白《将进酒》)
同类题5
(1)猥以微贱,当侍东宫,
。 (李密《陈情表》)
(2)臣之辛苦,非独蜀之人士及二州牧伯所见明知,
。(李密《陈情表》)
(3)
,恨不倩疏林挂住斜晖。 (王实甫《长亭送别》)
(4)
,则芥为之舟。 (庄子《逍遥游》)
(5)
,举世而非之而不加沮。 (庄子《逍遥游》)
(6)
,思垂空文以自见。 (司马迁《报任安书》)
(7)固知一死生为虚诞,
。 (王羲之《兰亭集序》)
(8)
,桑榆非晚。 (王勃《滕王阁序》)
相关知识点
阅读与鉴赏
古代诗歌
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