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 高中语文

题干

阅读下面两首元曲,完成问题。
〔双调〕沉醉东风·闲居(二首)
卢 挚
雨过分畦种瓜,旱时引水浇麻。共几个田舍翁,说几句庄家话,瓦盆边浊酒生涯。醉里乾坤大,任他高柳清风睡煞。
恰离了绿水青山那答,早来到竹篱茅舍人家。野花路畔开,村酒槽头(注)榨。直吃的欠欠答答。醉了山童不劝咱,白发上黄花乱插。
(注)槽头:酿酒的器具。
两首曲子都写了饮酒,在描写方法上有什么不同之处?请简要赏析。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诗歌鉴赏 更新时间:2018-10-13 12:01:36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2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文后小题

杜牧,字牧之,京兆人也,善属文。初未第,来东都,时主司侍郎为崔郾,太学博士吴武陵进曰:“侍郎以峻德伟望,为明君选才,仆敢不薄施尘露①!向偶见文士十数辈,扬眉扺掌,共读一卷文书,览之,乃进士②杜牧《阿房宫赋》。其人,王佐才也。”因出卷朗诵之,郾大加赏。曰:“请公与状头!”郾曰:“已得人矣。”曰:“不得,即请第五人。更否,则请以赋见还!”辞容激厉。郾曰:“诸生多言牧疏旷不拘细节,然敬依所教,不敢也。”后又举贤良方正科。沈传师表为江西团练府巡官,又为牛僧孺淮南节度府掌书记。拜侍御史,累迁左补阙,历黄、池、睦三州刺史,后迁中书舍人。牧刚直有奇节,敢论列大事,指陈利病尤切。卒年五十,临死自写墓志,多焚所为文章。诗情豪迈,语率惊人。识者以拟杜甫,故呼“大杜”、“小杜”以别之。 

(《唐才子传·杜牧》)

(注) ①薄施尘露:效微薄之力。尘露,比喻微小的贡献。
②进士:唐代凡参加礼部考试者均称“进士”。
【小题1】对下列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杜牧,字牧之,京兆人也,善属文    属文:阅读分析文章。
B.太学博士吴武陵进曰 谒:拜见。
C.扬眉扺掌,共读一卷文书    扬眉扺掌:眉飞色舞,拍掌称快
D.然敬依所教,不敢也 易:改动
【小题2】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使秦复爱六国之人,则递三世可至万世而为君,谁得而族灭也?
(2)轩凡四遭火,得不焚,殆有神护者。
(3)识者以拟杜甫。

同类题3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答里麻,高昌人。大父撒吉斯,为辽王傅,世祖称其贤。答里麻弱冠入宿卫。大德十一年,授御药院达鲁花赤,迁回回药物院,寻出佥湖北、山南两道廉访司事,召拜监察御史。时丞相帖木迭尔专权贪肆,答里麻帅同寅亦怜真、马祖常劾其罪。擢河东道廉访副使。隰州村民赛神,因醉殴杀姚甲,为首者乘闹逃去,有司逮同会者系狱,历岁不决。答里麻曰:“杀人者既逃,存亡不可知,此辈皆牵累无罪,而反桎梏耶?”悉纵之。至治元年,帖木迭尔复相,以复仇为事,答里麻辞去。明年,改燕南道廉访副使。深州民媪怒殴儿妇死,妇方抱其子,子亦误触死。媪年七十,同僚议免刑,答里麻不可,曰:“国制,罪人七十免刑,为其血气已衰,不任刑也。媪既能杀二人,何谓衰老?”卒死狱中。至治元年,除济宁路总管,兴学劝农,百废具修,府无停事。济阳县有牧童持铁连结击野雀,误杀同牧者,系狱数岁。答里麻曰:“小儿误杀同牧者,实无杀人意,难以定罪。”罚铜遣之。

天历二年八月,明宗崩,文宗入正大统。天历三年,迁淮东廉访使。明年,召拜刑部尚书。国制新君即位必赐诸王驸马妃主及宿卫官吏金帛答里麻曰必唱名给散无虚增之数国费大省帝复赐黄金腰带以旌其能。元统三年,迁山东廉访使。时山东盗起,陈马骡及新李白昼杀掠。答里麻以为官吏贪污所致,先劾去之而后上擒贼方略。朝廷嘉纳之,即遣兵擒获,齐鲁以处安。除大都路留守。帝尝命答里麻修七星堂,先是,修缮必用赤绿金银装饰,答里麻独务朴素,令画工图山林景物,左右年少皆不然。是岁秋,车驾自上京还,入观之,乃大喜,以手抚壁叹曰:“有心哉,留守也!”赐白金五十两、锦衣一袭。至正六年,升河南行省右丞,改翰林学士承旨。至正七年,迁陕西行台中丞,时年六十九。致事后,召商议中书平章政事,不拜,全俸优养终身。

(节选自《元史·答里麻传》,有删改)

【小题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国制/新君即位/必赐诸王驸马妃主及宿卫官吏金帛/答里麻曰/必唱名给散/无虚增之数/国费大省/帝复赐黄金腰带以旌其能/
B.国制/新君即位/必赐诸王驸马妃主及宿卫官吏金帛/答里麻曰/必唱名/给散无虚增之数/国费大省/帝复赐黄金腰带以旌其能/
C.国制/新君即位/必赐诸王驸马妃主及宿卫官吏金帛/答里麻曰/必唱名给散/无虚增之/数国费大省/帝复赐黄金腰带以旌其能/
D.国制/新君即位/必赐诸王驸马妃主及宿卫官吏金帛/答里麻曰/必唱名/给散无虚增之/数国费大省/帝复赐黄金腰带以旌其能/
【小题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项是
A.弱冠,古代男子二十岁行冠礼,以示成年,后人用此称年满二十岁的男子。
B.御史,本为史官,自秦朝开始,专门为监察性质的官职,一直延续到清朝。
C.车驾,即马车,常作天子的代称,与此义相似的词语还有“御驾”“辇舆”等。
D.致仕,古代官员正常退休,亦有致事、致政、休致等名称,指官员辞职归家。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一项是
A.答里麻不畏权贵,和同僚大胆地揭发权相帖木迭尔的罪过,被帖木迭尔记恨,后来答里麻因此辞去官职。
B.答里麻兢兢业业,担任济宁路总管期间,教育、农业、司法各项工作齐抓共管,官府中没有事情被拖延。
C.答里麻处事灵活,在至治年间,虽然老妇人和儿童同属于弱势群体,但他却能根据案情做出不同的处罚。
D.答里麻治理有法,担任山东廉访使时,弹劾贪官并上呈擒贼方略,最终因平定了贼乱而升任大都路留守。
【小题4】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杀人者既逃,存亡不可知,此辈皆牵累无罪,而反桎梏耶?
(2)国制,罪人七十免刑,为其血气已衰,不任刑也。

同类题5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孟珙字璞玉,随州枣阳人。其父宗政招唐、邓、蔡壮士二万余人,号“忠顺军”,命江海总之,众不安,制置司以珙代海,珙分其军为三,众乃帖然。嘉定十年,金人犯襄阳,宗政以兵御之。珙料其必窥樊城,献策宗政由罗家渡济河,宗政然之。越翼日,诸军临渡布阵,金人果至,半渡伏发,歼其半。十六年,以功特承信郎。丁父忧,制置使起复之,珙辞,讫葬趣就职,又辞,转成忠郎。

绍定元年,珙白制置司创平堰于枣阳,建通天槽八十有三丈,溉田十万顷,使军民分屯,是年收十五万石。又命忠顺军家自畜马,官给刍粟,马益蕃息。二年,升京西第五正将、枣阳军总辖,本军屯驻忠顺三军。金顺阳令李英、申州安抚张林降,珙言:“归附之人,宜因其乡土而使之耕,因其人民而立之长,少壮籍为军,俾自耕自守,才能者分以土地,任以职使,各招其徒以杀其势。”制置司是之。丙辰,蓐食启行,进伐敌寇。时积雨未霁,文彬患之,珙曰:“此雪夜擒吴元济之时也。”策马直至石穴,分兵进攻,俱破。金兵万人自东门出战,珙遮其归路,得降人,言城中饥,珙曰:“已窘矣,当尽死而守,以防突围。”拨发官宋荣不肃,将斩之,众下马罗拜以请,犹杖之。黎明,珙跃马入阵,军气复张,殊死战,俘金人百有二,斩首三百余级。翼日,金人饰美妇人以相蛊,珙命麾下杀之,遂拔敌

端平二年,授主管侍卫马军司公事,时暂黄州驻扎,朝辞,上曰:“卿名将之子,忠勤体国,破蔡灭金,功绩昭著。”珙对曰:“此宗社威灵,陛下圣德,与三军将士之劳,臣何力之有?”帝问恢复,对曰:“愿陛下宽民力,蓄人材,以俟机会。”帝问和议,对曰:“臣介胄之士,当言战,不当言和。”四川制置使陈隆之与副使彭大雅不协,交章于朝。珙旦国事如此合智并谋犹惧弗克而两司方勇于私斗岂不愧廉蔺之风乎驰书责之,隆之、大雅得书大惭。

(选自《宋史·孟珙传》,有删改)

注军:北宋时军事和行政相结合的管理单位。屯边戍守,屯田生产,战时为兵。

【小题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珙曰/国事/如此合智并谋/犹惧/弗克而两司方勇于私/斗岂不愧/廉蔺之风乎/
B.珙曰/国事如此/合智并谋犹惧/弗克而两司方勇/于私斗岂不愧/廉蔺之风乎/
C.珙曰/国事如此/合智并谋/犹惧弗克/而两司方勇于私斗/岂不愧廉蔺之风乎/
D.珙曰/国事/如此合智并谋/犹惧弗克/而两司方勇/于私斗岂不愧/廉蔺之风乎/
【小题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授:授官,任命官职。古代关于任职授官的词语还有很多,比如拜、除、擢、左迁等都是升迁授职的意思。
B.丁父忧:遭逢父亲丧事。古代官员遭父母丧应停职守孝,称“丁忧”,有时朝廷特诏,准许官员不着公服,素服治事,不必弃官去职。
C.绍定元年:绍定,南宋理宗的年号;元年,一般指帝王即位或帝王改换年号的第一年。年号纪年是中国古代纪年制度,自汉武帝时期开始使用。
D.廉蔺之风:战国时赵国将军廉颇和文臣蔺相如皆为功臣,蔺相如被拜为上卿廉颇不服,蔺相如以国家利益为重,不与之计较。廉颇终于觉悟,两人成刎颈之交。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孟珙眼光长远,见识非凡。他下令杀死金人派来的美女,面对危险无所畏惧;以廉蔺之风责备陈隆之与彭大雅私相争斗的行为,终使两人悔悟。
B.孟珙多谋善虑,身先士卒。金军犯襄阳,他献计布阵伏击,从而取得重大胜利。征讨敌寇时,久雨未止,他和樊文彬皆认为这是袭击敌人的良机。
C.孟珙才干出众,善于带兵。孟珙把原本不安心的“忠顺军”管理得井井有条。对归顺而来的李英、张林及其部众等,孟珙建议应该分别予以安置。
D.孟珙重视发展屯田,兴修水利。他在枣阳兴修水利,让军民分别屯田,获得丰收;让忠顺军每家自己养马,马匹得以繁衍,解决了军粮战马问题。
【小题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翼日,金人饰美妇人以相蛊,珙命麾下杀之,遂拔敌。
(2)此宗社威灵,陛下圣德,与三军将士之劳,臣何力之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