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 高中语文

题干

阅读下面这首清词,完成后面的题目。
法曲献仙音·咏铁马同云臣赋
陈维崧
赤兔无成,乌骓不逝,屈作小廊檐马。碎珮琮琤,丛铃戛王吉,依稀客窗闲话。更乌鹊时相触,霜欺兼雨打。
几悲咤。想多年、战场猛气,矜蹴踏、万马一时都哑。流落到而今,踠霜蹄、寄人篱下。潦倒馀生,尽闲身、蛛丝同挂。又西风唤起,仍旧酸嘶中夜。
(注)①铁马:又称“檐马”“风铎”,悬于檐间的铁片,风吹则相击发声,是现代风铃的前身。②琮琤、戛:均为象声词。③踠:弯曲。
词的上片描写出铁马怎样的形象?请结合词作简要分析。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诗歌鉴赏 更新时间:2018-09-13 10:47:45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阅读下面这首清诗,完成小题。
帐夜
吴兆骞
穹帐连山落月斜,梦回孤客尚天涯。
雁飞白草年年雪,人老黄榆夜夜笳
驿路几通南国使,风云不断北庭沙。
春衣少妇空相寄, 五月边城未著花。
(注)①诗人因科场案而流放宁古塔(今黑龙江省宁安)二十余年,此诗约作于抵宁古塔三年之时。②连山:就着山势。③笳:一种乐器。④北庭:汉时北匈奴所居之地,这里指诗人所居之地。
【小题1】下列对这首清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两项(    )(    )
A.首联开篇点题,诗人梦见拱形的毡帐就着山势而立,落月的寒光斜照着自己所住的穹帐。现实中的“孤客”隐指梦境中的团圆。
B.颔联接着进一步写塞外的景色和自己的感触。诗人写此诗才三十出头,他竟也感到“老”的降临,可见这个“老”字包容了他所历之苦有多重!
C.颈联写虽然南国五月已属草木葳蕤、花开四野的仲夏,而北国边城却还未见有任何花开,有的只是连续不断地风云变幻、飞沙走石的恶劣天气。
D.尾联作者感叹有了春衣也毫无用处。一个“空”字,既道出了诗人对妻子白费一番心意的疼惜,又表达了作者对春天繁花盛开之景的期盼。
E. 本诗借景抒情,托物兴怀,明写塞北景色,暗含南国风情,景中寄情,于苍凉凄清中蕴雄浑,于孤独哀怨中含温馨。
【小题2】诗人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

同类题3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吴先生行状
姚永概
先生讳汝纶,字挚甫,世居桐城之南乡。父征君居乡里,孝友任恤,勇于作事,不顾利害。先生犹其风类也。弱冠中同治甲子科举人,乙丑成进士,以内阁中书用。曾文正公见先生文于方先生宗诚所,大奇之。又闻征君善教,遂延教其孙,而奏留先生于幕府十余年。
文正公薨,李文忠公继之,复致礼焉。世传曾、李奏议,多出先生手。当文正公办天津教案时,从容谓先生,曰:“吾大臣任国事不当计毁誉。子年少,名甫立,盍稍避乎?”先生笑不应。及李公用事,其所经画皆前古未尝有,而当外交之冲,操纵应付,尤惊骇世俗,非庸人所易知。先生佐佑其间,竭思虑自効,不肯诿谢。故二公深相倚重,大疑大计,悉取资之。
尝补深州直隶州知州,丁父忧,服阙天津府知府,补冀州直隶州知州。乾隆时,方恪敏公为总督,下教建立义仓。方公薨,仓储浸坏。咸丰兵燹以后,乃尽耗矣。同治十年,钱敏肃公为布政使,复修方公仓制,先生在深州独进曰:“不可复也,又且扰民。”钱公曰:“何谓也?”先生曰:“方公当国家全盛,上下交和,名器贵重,故给七品以次,即争纳粟。今富人亡虑皆四五品矣,安肯为劝其积也,必箕敛,甚者威之。其储也,责之仓正耗减取偿焉。其散而复敛也,敦率之不还。若息不足,必勾摄而敲朴之,故曰不可复也,又且扰民。”钱公曰:“子之言然。”深州独止不复。其在冀也,开渠四十余里,导积水入滏,商旅既便,田得河流,变为肥沃,又少水潦患,民大便之。
先生所著尚有《写定尚书》、《尚书故》、《易说》、诗、铭碑、论书、杂文、笔记、评论诸书。闿生偕门人方编次刊行。谨闿生所述,参以见闻,稍加撰次,以待名公卿上闻,付史馆编录。谨状。
(选自《慎宜轩文集》,有删节)
【小题1】对下列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从容谓先生 从容:不慌不忙
B.不肯诿谢 诿:推脱
C.及李公用事 用事:到任
D.谨闿生所述     就:借助
【小题2】下列对文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弱冠:古代男女二十岁行冠礼,表示已经成人,但体还未壮,所以称做弱冠。
B.服阙:守丧期满除服。古人守丧期间要穿用本色的粗布或麻布做成的丧服。
C.义仓:旧时储粮备荒的一种习俗,是一种以赈灾自助为目的的民间储备。
D.《尚书》:儒家经典之一,是中国第一部古典文集和最早的历史文献。
【小题3】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⑴故二公深相倚重,大疑大计,悉取资之。
⑵臣见其所持者狭而所欲者奢,故笑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