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 高中语文

题干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
御街行·秋日怀旧 
范仲淹
纷纷坠叶飘香砌①。夜寂静、寒声碎。真珠帘卷玉楼空,天淡银河垂地。年年今夜,月华如练,长是人千里。
愁肠已断无由醉。酒未到、先成泪。残灯明灭枕头欹②,谙尽孤眠滋味。都来③此事,眉间心上,无计相回避。
【注释】①香砌:指花坛;②欹:倾斜。③都来:算来。
【小题1】词的上阕写了什么景?表现出什么样的气氛?(4分)
【小题2】下阕写“孤愁”,用了哪些手法?请作简要分析。(6分)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诗歌鉴赏 更新时间:2012-05-11 03:33:52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2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下列各题。

临江仙

李清照

庭院深深深几许?云窗雾阁常扃。柳梢梅萼渐分明。春归秣陵叩树,人老建康城。

感月吟风多少事,如今老去无成。谁怜憔悴更凋零。试灯无意思,踏雪没心情。

(注)①此词作于建炎三年初春,是宋室南渡的第三个年头。②秣废:与下文“建康城”是同一地方,即今江苏南京。③试灯:正月十五日元宵节张灯,以祈丰稔,未到元宵节而张灯预赏谓之试灯。

【小题1】下列对本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首句与欧阳修《蝶恋花》词一样,连用三个“深”字,前两个“深”字为形容词,重在形容庭院的幽深,后一个“深”字为动词,加强语气、强化情感。
B.次句“云窗雾阁常扃”与陶渊明《归去来兮辞》“门虽设而常关”,同一机杼,都表现了孤傲高洁、恬然自适之情。
C.下片紧承上片,触景而伤怀,进而追忆往昔,对比眼前,感到一切心灰意冷。“感月吟风多少事,如今老去无成”,今昔对比,无限感喟。
D.“试灯无意思,踏雪没心情”与上片情境遥相呼应,进一步表露了词人落寞无奈的心绪读者仿佛看到了年老憔悴、神情倦怠的女词人的形象。
【小题2】前人评李清照《临江仙》“春归秫陵树,人老建康城”“人皆以为巧”,请分析此二句巧在何处。

同类题5

阅读下面宋词,完成下列小题。
水龙吟① 过南剑双溪楼
辛弃疾
举头西北浮云,倚天万里须长剑。人言此地,夜深长见,斗牛光焰。我觉山高,潭空水冷,月明星淡。待燃犀②下看,凭栏却怕,风雷怒,鱼龙惨。
峡束苍江对起,过危楼,欲飞还敛。元龙③老矣!不妨高卧,冰壶凉簟④。千古兴亡,百年悲笑,一时登览。问何人又卸,片帆沙岸,系斜阳缆?
注释:①此词写于南宋光宗绍熙三年(1192),辛弃疾53岁,闲居11年后被起用,又受到主和派诬陷而落职。②燃犀:点燃犀牛角。传说点燃犀牛角能照见水中鬼怪。⑧元龙:陈元龙,三国时人,为人忠亮高爽,有扶世济民大志。④冰壶凉簟:喝冷水,睡凉席,形容隐居自适的生活。
【小题1】下列对本词的理解,不正确的两项是
A.“西北浮云”既可能是如“西北有浮云,亭亭如车盖”中真实的浮云,也可能是指大宋沦陷的北国江山。
B.“斗牛光焰”与苏轼《前赤壁赋》“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中“斗牛”都指斗宿和牛宿。
C.“我觉山高,潭空水冷”与陆游《诉衷情》“胡未灭,鬓先秋,泪空流。”中“空”均是空荡的意思。
D.词最后三句与开篇战云密布的形象不同,夕阳中航船卸落白帆,在沙滩上抛锚,渲染一派和平景象。
E. 本词下片表达了词人因对国事彻底失望,自己年华老去,所以看透了千古兴亡、百年欢笑、是非成败而获得的一种悠闲自得的愉悦心境。
【小题2】《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有“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的反问,这首《水龙吟》中,也有“元龙老矣!不妨高卧,冰壶凉簟”的慨叹。两句表达的情感是否相同?说明理由。
相关知识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