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题首页
题库
高中语文
题干
名篇名句默写(6分)
【小题1】__________,不尽长江滚滚来。(杜甫《登高》)
【小题2】斜阳草树,寻常巷陌,_________。(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小题3】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___________。(辛弃疾《破阵子》)
【小题4】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 _______ 。(苏轼《水调歌头》)
【小题5】轮台东门送君去, _________。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小题6】__________,到乡翻似烂柯人。(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句子默写 更新时间:2017-03-02 12:30:50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阅读下面两首唐诗,然后回答问完成小题。
送沈子福归江东 王 维
杨柳渡头行客稀,罟师荡桨向临沂。
惟有相思似春色,江南江北送君归。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李 白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注:罟(gǔ)师:渔夫,这里指船夫。
【小题1】王诗中首句“杨柳渡头行客稀”在全诗中起什么作用?请略作赏析。
【小题2】这两首送别诗,在写法上有相同之处,都新奇、形象、蕴含丰富,请略加分析。
同类题2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后面的题目。
绵谷回寄蔡氏昆仲
罗 隐
一年两度锦江游,前值东风后值秋。
芳草有情皆碍马,好云无处不遮楼。
山将别恨和心断,水带离声入梦流。
今日因君试回首,淡烟乔木隔绵州。
【小题1】颔联写景历来为人所称道,《唐宋诗举要》云:“三四写景极佳,而意极沉郁,是谓神行。”请作简要分析。
同类题3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各题。
宿楚国寺①有怀
赵嘏②
风动衰荷寂寞香,断烟残月共苍苍。
寒生晚寺波摇壁,红堕疏林叶满床。
起雁似惊南浦棹.阴云欲护北楼霜。
江边松菊③荒应尽,八月长安夜正长。
(注)①据《酉阳杂俎》记载:楚国寺在长安晋昌坊。②赵嘏,中唐诗人。年轻时四处游历,大和七年(833)预省试进士,下第,寓居长安8年,与牛、李两党的达官显贵均有接触,为求功名而奔走。本诗写于赵嘏为糊口远去岭表做幕府前。③江边松菊:指故园松菊。
【小题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
A.首联用典型意象“衰荷”“断烟”“残月”,勾勒m一幅秋意萧瑟、清冷凄惘的夜景图。
B.“寂寞”一词既写出了衰败的荷花的香气无人赏识,也写m了作者对朋友相伴的渴盼。
C.颔联用池水反射在墙壁上的波纹、落满井边围栏的红叶,表现诗人难眠时纷乱的心绪。
D.南浦的棹声惊起了大雁,阴云遮住了北楼顶上的白霜,整个画面动静结合,层次分明。
E. 尾联使用虚实结合的描写手法,实写江边松菊犹存的景象,虚写八月长安的漫漫长夜。
【小题2】这首诗寓情于景,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请结合内容分析。
同类题4
阅读下面有关“梅”的三首诗词,回答下面小题。
山园小梅
林 逋
众芳摇落独暄妍,
占尽风情向小园。
疏影横斜水清浅,
暗香浮动月黄昏。
霜禽欲下先偷眼,
粉蝶如知合断魂。
幸有微吟可相狎,
不须檀板共金尊。
卜算子•咏梅
陆 游
驿外断桥边,
寂寞开无主。
已是黄昏独自愁,
更著风和雨。
无意苦争春,
一任群芳妒。
零落成泥碾作尘,
只有香如故。
卜算子•咏梅
***
风雨送春归,
飞雪迎春到,
已是悬崖百丈冰,
犹有花枝俏。
俏也不争春,
只把春来报。
待到山花烂漫时,
她在丛中笑。
【小题1】对***的词,解说全对的一组是( )
①《卜算子》是题目,《咏梅》是副题。
②此词两段,前段叫前(上)阕,后段叫后(下)阕。
③第1、3、5、7句句末不押韵,2、4、6、8句句末押韵,押同一个韵。
④1、2句对仗,5、6句也对仗。
⑤全词没有对仗的句子。
A.①②
B.②③
C.③⑤
D.①④
【小题2】试分析三首诗词所表现的思想感情有什么不同,探究并写出为什么有这样的差别。
《山园小梅》
《卜算子•咏梅》(陆游)
《卜算子•咏梅》(***)
原因:
【小题3】***在词中用了象征手法,“送春”“迎春”“报春”象征;“山花烂漫”象征;“她在丛中笑”象征。
同类题5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问题。
谒金门·耽冈迓陆尉
【注】
赵师侠
沙畔路,记得旧时行处。蔼蔼疏烟迷远树,野航横不渡。 竹里疏花梅吐,照眼一川鸥鹭。家在清江江上住,水流愁不去。
【注】耽冈:地名,在吉州城南,其下是平阔的赣江。迓:迎接。陆尉:作者的朋友。
【小题1】这首词上片描绘了一幅怎样的景象?请简要赏析。
【小题2】这首词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情感?情与景是如何结合的?请简要回答。
相关知识点
阅读与鉴赏
古代诗歌
诗
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