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题首页
题库
高中语文
题干
下列对文化常识的解说,
有误
的一项是
A.而五人生于
编伍
之间
编伍:古代编制平民户口,五家为一“伍”。
B.
六艺
经传皆通习之
六艺:此处指六经,即《诗》《书》《礼》《易》《乐》《论语》
C.壬戌之秋,七月
既望
既望:望日的后一日。望,指农历每月十五日。
D.以为前驱,雪
九庙
之耻
九庙:古代皇帝立九庙祭祀先帝,指国家社稷。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选择题 更新时间:2020-01-15 09:52:14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下列对文化常识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四海”在古代典籍中一般用来指天下、全国。如贾谊《过秦论》“有席卷天下,包举宇内,囊括四海之意”;杜牧《阿房宫赋》“六王毕,四海一”。
B.“及第”指科举考试应试中选,应试未中的叫落第、下第。“登科”是及第的别称,也就是考中解元。
C.“五经”中存有中国古代丰富的历史资料,是封建时代教育的必读教科书,并被统治阶级作为宣传宗法封建思想的理论依据。
D.“丞相”是封建官僚机构中的最高官职,是秉承君主旨意综理全国政务的人。有时称相国,常与宰相通称,简称“相”。
同类题2
海明威的早期长篇小说____(1927)、《永别了,武器》(1927)成为表现美国“____”的主要代表作。
同类题3
下列这首诗,诗句都不完整,试选取恰当的内容补充之。( )
清溪流过
___ ___
,空水澄鲜_______。
隔断红尘
___ ___
,白云红叶
_____
。
A.两悠悠 一色秋 三十里 碧山头
B.碧山头 三十里 一色秋 两悠悠
C.碧山头 一色秋 三十里 两悠悠
D.三十里 两悠悠 碧山头 一色秋
同类题4
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有错误的一项是()
A.《诗经》是中国最早的诗歌总集,收入自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约五百多年的诗歌。《诗经》“六义”是指“风、雅、颂、赋、比、兴”。“风、雅、颂”是《诗经》的表现手法,“赋、比、兴”是按音乐的不同对《诗经》的分类。
B.《楚辞》收录了战国时期楚国屈原、宋玉等人的作品,西汉刘向辑。这些作品运用楚地的文学样式、方言声韵,叙写楚地的山川人物、历史风情,具有浓厚的地方特色,是我国第一部浪漫主义诗歌总集。
C.《古诗十九首》是东汉末年文人五言诗的选辑,刘勰的《文心雕龙》称它为“五言之冠冕”,钟嵘的《诗品》赞颂它“天衣无缝,一字千金”。
D.《巴黎圣母院》集中体现了雨果的“美丑对照”原则。爱斯梅拉达的美貌与卡西莫多的丑陋,爱斯梅拉达的善良与克洛德的狠毒,爱斯梅拉达的钟情与弗比斯的轻薄,都形成了对比。
同类题5
下列关于课文内容、文化文学常识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A.《论语》是记载孔子及部分弟子言行的典籍。“论语”即经过整理编辑的言论。到宋代《论语》与《孟子》《大学》《礼记》合称为“四书”。
B.莎士比亚,英国伟大的剧作家和诗人,代表作有《罗密欧与朱丽叶》《哈姆雷特》等。王实甫,元代戏曲家,代表作有《西厢记》。
C.鲁迅先生在《记念刘和珍君》一文中,对反动派的卑劣和凶残,他满腔悲愤;对惨案的教训及意义,他理性思考。强烈的悲愤情感和冷静的思考纠结在一起,互相冲突,形成了情感表达的“一波三折”,因此忽而是“有话要说”,忽而是“无话可说”。
D.《渔父》采用对话体的形式,假托渔父与屈原的相遇,把屈原内心的矛盾斗争外化出来,表现了他崇高的人生追求。《报任安书》采用书信体的形式,面对朋友司马迁展示了自己生死抉择时内心的矛盾和痛苦。
相关知识点
文章作者
文史典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