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 高中语文

题干

根据提示填写名句(一空一分,共8分)
①《山居秋暝》中诗人化用前人诗句表达自己志向与理想的诗句是
②《书愤》一诗中“ ”抒发了作者报国无门,杀敌无路的悲叹。
③《虞美人》集中体现李煜的“愁”之深、“愁”之多的诗句是
④《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写古代英雄叱咤风云、驰骋疆场的名句是“ ”。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句子默写 更新时间:2017-03-02 01:15:07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2

阅读下面这两首唐诗,完成后面各题。
山房春事(1)
岑参
梁园日暮乱飞鸦,极目萧条三两家。
庭树不知人去尽,春来还发旧时花。
登崖州(2)城作
李德裕
独上高楼望帝京,鸟飞犹是半年程。
青山似欲留人住,百转千匝绕郡城。
【注】:(1)此诗作于诗人晚年,应在安史之乱后。
(2)崖州,今海南岛海口,李德裕,唐武宗时的宰相,唐宣宗时被贬到崖州。
【小题1】对这两首唐诗的诗意和表现手法理解正确的两项是( )( )
A.岑诗前二句先从听觉或视觉写梁园的繁盛不在。仰望空中乱鸦翻飞,抑或能听到归鸦鸣叫,平视前方一片萧条,写尽了梁园的衰败。后两句运用了反衬的手法,以树的无知反衬了有感觉之人的观园后的沉痛。
B.李诗前两句使用比喻拟人手法,形象说明自己象自由的小鸟离开京城;突出表现了诗人对自由自在生活的深深向往之情,以及离开官场污浊的京城的无限欢乐之情。
C.李诗后两句用山欲留人来表达自由在这的欢乐。说山留人,将重重阻碍的羁绊,说成殷勤的挽留;没有直接表达自由自在的欢乐,表面写景物,语气平静舒缓,实则蕴含着对自由生活的无限向往之情。
D.岑诗借景抒情,通过乱鸦夕照与春花怒放不调和的画面表达思想感情。李诗即景抒情通过登城所见抒发内心的感受。虽然两者抒情手法略有差别,但抒情方式都不是直抒胸臆,而是委婉含蓄。
 
E.岑诗首句写梁园,就是非常美好令人向往的地方,末句写春花照应题目,同时照应首句,同为美好事物,乐景写乐情;李诗写“鸟飞”“青山”“百转千匝”托物言志,因为海南岛历来是文人骚客向往的神仙之境,所以表达了诗人对自由生活的无限热爱。
【小题2】两首诗分别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请简要分析

同类题4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各题。

寄题徐都官新居假山

梅尧臣

太湖万穴古山骨,共结峰岚势不孤。

苔径三层平木末,河流一道接墙隅。

已知谷口多花药,只欠林间落狖鼯。

谁侍巾鞲此游乐,里中遗老肯相呼。

注:古山骨:指石。木末:树梢。狖(yàn):长尾猿。此泛指猿猴。鼯(wú):鼠名,俗称飞鼠,形似蝙蝠。巾鞲(gōu):代指徐都官。巾:冠的一种。鞲:革制袖套。遗老:年老历练的人,此泛指老者。肯:可肯。
【小题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联指取太湖石为假山,不径言石而言“古山骨”,写出假山具有山的骨髓。“峰岚”不仅写出山形,而且绘出山神,颇有云气蓊郁之感。
B.颔联写假山有崎岖小路达于峰顶,高于园中之树,山下河流一道,自墙外引入。于是,假山、真树、活水,彼此浑溶无间,大得自然意趣。
C.颈联暗用西汉隐士郑子真身居谷口而名动京师的典故,并且说此地没有猿猴飞鼠之类的卑劣小人,赞美主人公徐都官的雅韵高德。
D.本诗由景及人,既写出园林建构之巧妙,又表现了园林主人的情趣。全诗笔力雄劲,格调明快,不施藻饰,瘦劲挺拔,很能体现宋诗的艺术特色。
【小题2】尾联化用杜甫《客至》“肯与邻翁相对饮,隔篱呼取尽余杯”句意,而含意颇深,请试着鉴赏尾联的思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