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题首页
题库
高中语文
题干
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的空缺部分。(只选4小题)
(1)屈原曰:“吾闻之:
,
。安能以身之察察,受物之汶汶者乎?”(屈原《渔父》)
(2 )
,申之以孝悌之义,
。(孟子《寡人之于国也》)
(3 )醉不成欢惨将别,
。
,主人忘归客不发。(白居易《琵琶行》)
(4)北海虽赊,
;东隅已逝,
。(王勃《滕王阁序》)
(5)四十三年,
,烽火扬州路。可堪回首,
,一片神鸦社鼓! (辛弃疾《永遇乐》)
(6)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
,
。”(《论语》)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句子默写 更新时间:2017-03-02 08:24:57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阅读下面一首宋词,完成后面的问题。(11分)
鹧鸪天① 苏轼
林断山明竹隐墙,乱蝉衰草小池塘。翻空白鸟时时见,照水红蕖②细细香。
村舍外,古城旁,杖藜徐步转斜阳。殷勤昨夜三更雨,又得浮生一日凉。
(注)①本词为东坡贬谪黄州时所作,是他当时乡间幽居生活的写照。②红蕖,红荷花的别名。
【小题1】本词在写景方面手法丰富多样,请结合上片简要分析。(6分)
【小题2】本词的最后两句“殷勤昨夜三更雨,又得浮生一日凉”画龙点睛,反映了作者怎样的感慨?请结合句子中的词语简要分析。(5分)
同类题2
阅读下面一首宋词,完成后面的题目。
浣溪沙①
苏轼
旋抹红妆看使君②,三三五五棘篱门。相挨踏破茜罗裙。
老幼扶携收麦社③,乌鸢翔舞赛神④村。道逢醉叟卧黄昏。
注①公元1078年(元丰元年)徐州发生严重春旱,作者作为徐州太守,曾往石潭求雨,果然求得甘霖。初夏,又往石潭谢雨,沿途经过农村。这组《浣溪沙》词即纪途中观感,共五首,这是第二首。②使君:苏轼。③收麦社:夏天麦收后的祭祀谢恩仪式。④赛神:用仪仗、箫鼓、杂戏迎神的活动,又称“赛会”。
【小题1】上片写了一种怎样的情景?“旋抹红妆”写得极为精彩,请加以赏析。
【小题2】下片用什么描写方式表现诗人的情感?请结合词的最后两句加以分析。
同类题3
阅读下面古诗,回到下列问题。(7分)
阮郎归·耒阳道中为张处父推官赋①
辛弃疾
山前灯火欲黄昏,山头来去云。鹧鸪声里数家村,潇湘逢故人。
挥羽扇,整纶巾,少年鞍马尘。如今憔悴赋招魂②,儒官多误身③。
注 ①耒阳,湖南省耒阳县;张处父,词人好友;推官,官职名。②招魂《楚辞》的名篇。③借用杜甫诗句“纨袴不饿死,儒官多误身”。
【小题1】词的上阕营造了怎样的意境?请作简要分析。 (3分)
【小题2】下阕通过什么样的手法描绘了怎样的形象?抒发了怎样的感情?(4分)
同类题4
阅读下面一首词,完成后面的问题。
【南乡一剪梅】招熊少府
虞集
南阜小亭台,薄有山花取次开。寄语多情熊少府:晴也须来,雨也须来。随意且衔杯,二莫惜春衣坐绿苔。若待明朝风雨过,人在天涯,春在天涯。
(1)词的上片“薄有山花取次开”描绘了怎样的景色?
(2)前人评价,作者此“招”,熊少府必来。你同意吗?结合全词说明原因。
同类题5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回答问题。
初望淮山
黄庭坚
风裘雪帽别家林,紫燕黄鹂已夏深。
三釜古人干禄意,一年慈母望归心。
劳生逆旅何休息,病眼看山力不禁。
想见夕阳三径里,乱蝉嘶罢柳阴阴。
(注)三径:蒋诩归乡里,荆棘塞门,舍中有三径,不出,唯求仲、羊仲从之游。后以“三径”指归隐者的家园。
(1)首联主要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在诗中有何作用?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
(2)最后一联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是如何表现的?
相关知识点
阅读与鉴赏
古代诗歌
诗
词
其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