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题首页
题库
高中语文
题干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后面的题。
采桑子 欧阳修
十年前是尊前客,月白风清。忧患凋零,老去光阴速可惊。
鬓华虽改心无改,试把金觥。旧曲重听,犹似当年醉里声。
【小题1】上片主要运用了哪种表现手法?刻画出怎样的词人形象?请简要分析。(6分)
【小题2】有人评说此词流于颓唐,你同意这种看法吗?请结合下片简要分析。(5分)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诗歌鉴赏 更新时间:2015-05-15 10:27:00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携来百侣曾游,
。恰同学少年,
。
(2)
,不能十步;
,功在不舍。
(3)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
,
。
(4)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
,
,如是而已。
(5)清风徐来,水波不兴。举酒属客,
,
。
(6)哀吾生之须臾,
;
,抱明月而长终。
同类题2
对下列词句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A.“寻寻觅觅”是若有所失、彷徨不安的样子,这不是写实,它只是表现一种若有所失的心理,这种心理,诗人是通过把“寻觅”这种行动虚化来表现的。
B.“冷冷清清”是指环境的空寂无人。寻觅而无所收获,精神上失去了寄托,使她越发感到环境的空寂,这是通过环境的描写来表现心情。
C.“凄凄惨惨戚戚”这是直接表白诗人的心理,写出了诗人的孤独、空虚和哀愁。
D.“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春季气候多变,乍暖还寒,人不容易保养身体,这也引起她的哀愁。
同类题3
(题文)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问题。
点绛唇
李清照
寂寞深闺,柔肠一寸愁千缕。惜春春去,几点催花雨。
倚遍阑干,只是无情绪。人何处,连天芳草,望断归来路。
【小题1】(小题1)有人认为“愁”字是本词的“词眼”,你同意这种说法吗?请说明理由。
【小题2】(小题2)明代陆云龙在《词菁》中称道此词是“泪尽个中”,《云韶集》也盛赞此作“情词并胜,神韵悠然”。请从“情、词(炼字、词等)”两个角度分析说明。
同类题4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 分)
(1)《赤壁赋》中描写苏轼与友人任凭一叶扁舟飘荡在广阔水面的两句是 “
,
”。
(2)《次北固山下》一诗中,王湾以“
,
”两句暗寓了昼夜轮回、季节更替、时光流逝而游人未归的思乡之情。
(3)南唐后主李煜在《虞美人》一词中,想到雕栏玉砌犹在,但是朱颜已改,不禁随之发出“
?
”的慨叹。
同类题5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⑴《论语·为政》中孔子辩证地论述学习与思考关系的句子:
,
。
⑵儒道两家都曾用行路来形象地论述了积累的重要性。《老子》中说“
,
。”荀子在《劝学》中说:“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
⑶苏轼的《定风波》中寄寓着超凡脱俗的人生理想的是:
,
,
。
⑷辛弃疾在《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中对忧愁风雨,可惜流年,抒发自己不能为国抗敌,虚度时光的感慨:“可惜流年,忧愁风雨,
。倩何人唤取,
,
。”
相关知识点
阅读与鉴赏
古代诗歌
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