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 高中语文

题干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荀子《劝学》指出:“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这与韩愈《师说》中“_____,_____”的观点是相同的。
(2)诗人屈原在长诗《离骚》中用“______,____”表明自己的心志是不可以挫败的,誓死坚持理想,保持高尚的人格。
(3)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写古代英雄叱咤风云、驰骋疆场的名句是“_____,______”。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句子默写 更新时间:2017-03-02 01:43:34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2

阅读下列古诗,完成下列小题。
柳 堤
春江水正平,密树听啼莺。
十里笼晴苑,千条锁故营。
雨香飞燕促,风暖落花轻。
更欲劳攀折,年年还自生。
【小题1】下列对本诗的赏析,不正确的是()
红梅
苏轼
怕愁贪睡独开迟,自恐冰容不入时。
故作小红桃杏色,尚余孤瘦雪霜姿。
寒心未肯随春态,酒晕无端上玉肌。
诗老不知梅格在,更看绿叶与青枝。
[注]诗老:指苏轼的前辈诗人石曼卿。
A.一二句点题,写“春江”暗含江边之“堤”,写“密树”点出堤上之“柳”。
B.“啼莺”“飞燕”“风暖”“落花”,具体生动的描写出暮春时节的美丽景色。
C.三四句承题,“十里”承“春江”,写长堤;“千条”承“密树”,状柳茂。
D.三四句写柳堤晴日的静景,五六句写雨天的动景,以静写动,借静衬动。
【小题2】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醉翁操①
苏轼
琅然,清圆,谁弹?响空山。无言,惟翁醉中知其天。月明风露娟娟,人未眠。荷蒉过山前,曰有心也哉此贤②。
醉翁啸咏,声和流泉。醉翁去后,空有朝吟夜怨。山有时而童巅③,水有时而回川。思翁无岁年,翁今为飞仙。此意在人间,试听徽外三两弦④。
注释:①据本词序,欧阳修喜爱琅琊幽谷的山川奇丽、泉鸣空涧,常把酒临听,欣然忘归。后沈遵作琴曲《醉翁操》,崔闲记谱,请苏轼填词。②蒉:草筐。《论语·宪问》:“子击磬于卫,有荷蒉而过孔氏之门者,曰:‘有心哉,击磬乎!’”③童巅:山顶光秃,山无草木曰童。④徽:琴徽,系弦之绳。此处代指琴。
A.诗人使用拟人手法,以红梅自况,表达了与桃杏一起装点春天的愿望。
B.心境幽寒的红梅“怕愁贪睡”,不肯随“春”,故而未能及早开放。
C.红梅生机难抑,烂漫开放,冰容雪姿,孤瘦高洁,自成一片春光。
D.面对百花盛开的“春态”,红梅仍深自怵惕,保持自己的节操。
【小题3】下列对本词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响空山”与王维《山居秋暝》“空山新雨后”的“空山”,都写出了山的空寂。
B.“醉翁去后”两句描写醉翁离开琅琊后,作者空对流泉,以吟诵表达思念之情。
C.“荷蒉”两句以《论语》中荷蒉者对孔子击磬的评价,赞赏醉翁懂得鸣泉之妙。
D.词作最后三句是说醉翁虽已离世,声和流泉的美妙意境却仍然得以留存人间。

同类题3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列小题。
秋思陆游
利欲驱人万火牛,江湖浪迹一沙鸥。日长似岁闲方觉,事大如天醉亦休。
砧杵敲残深巷月,井梧摇落故园秋。 欲舒老眼无高处,安得元龙百尺楼
【注】①本诗写于嘉泰三年(1203年),这年陆游七十九岁,居住在山阴故乡。②火牛:古代火攻的一种战具,双角绑上利刃,尾巴绑上易燃物点燃令其冲向敌军,最早春秋时齐将田单破燕军时用了火牛。③元龙:陈元龙,即陈登,三国时人,素有扶世救民的志向。汉末许汜去下邳看望陈登,陈不理睬他,自卧高处的大床上,让许卧下床。后来刘备对许汜说:“我要是陈登,当卧百尺楼上,让你以地为床。”
【小题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正确的两项是
A.“江湖浪迹一沙鸥”中的“沙鸥”这一意象和杜甫《旅夜书怀》中的“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的“沙鸥”特征相同。
B.诗歌的颔联写“事大如天醉亦休”,可见诗人整天惦记国家大事,有时甚至借酒浇愁,以致有度日如年的感慨。
C.“砧杵敲残深巷月”采用了视听结合的手法,将妇女的砧杵捣衣之声与月亮的残缺之形相结合,烘托了诗人落寞的心境。
D.诗歌的颈联借助“寒砧”“残月”“梧桐落叶”等意象,描绘出一幅凄清冷寂的画面,借景抒情,情寓景中。
E. 诗歌的尾联借助陈元龙的典故,写出诗人已入暮年的无奈以及欲获高位而不得的惆怅心情。
【小题2】此诗写秋日所感,表现了诗人过着闲适生活但又不安的矛盾心情,试结合全诗作简要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