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 高中语文

题干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白居易《琵琶行》描写了琵琶女两次弹奏琵琶曲的过程,其中描写第一次弹奏戛然而止的句子是“ ” 。
(2)李白《蜀道难》一诗中运用五丁开山神话,极力渲染蜀道开辟之难的句子是“ 。”
(3)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中的 “ ”表现了周瑜指挥若定、用兵如神的特点。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句子默写 更新时间:2017-03-02 01:51:26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2

阅读徐志摩的《黄鹂》,完成后面题目。
一掠颜色飞上了树。
“看,一只黄鹂!”有人说。
翘着尾尖,它不作声,
艳异照亮了浓密--
象是春光,火焰,象是热情。
等候它唱,我们静着望,
怕惊了它。但它一展翅,
冲破浓密,化一朵彩云;
它飞了,不见了,没了--
象是春光,火焰,象是热情。
1931年(选自《猛虎集》)
【小题1】下面是对这首诗的分析,选出错误的一项()(2分)
A.“一掠颜色飞上了树”,以“一掠颜色”指代疾飞而来的黄鹂,写出了色彩,更写出了动感。
B.“翘着尾尖,它不作声”,这一句只写黄鹂翘着尾尖,又不作声,这是以瞬间之形画其瞬间之静。
C.“有人说”一句,只用“看,一只黄鹂”,即鲜活地点染出黄鹂来时所激起的惊慌忙乱之情。
D.第一节最后两句,渐由实而虚,倾诉着由眼前黄鹂所激荡起的欢欣、愉悦和希冀。
【小题2】(小题2)下面是对这首诗的分析,选出分析错误的一项()(2分)
A.诗的第一节写黄鹂飞来,极为生动地写出了黄鹂疾飞而来默立于树的神采,并表现了诗人久蛰性灵的瞬间解脱的欢乐。
B.最后复叠的一句“象是春光,火焰,象是热情”,与前一节结句词语相同而情怀迥异。前面一句是写充实感,而这一句却是写作者极度的幻想。
C.这首诗写的是黄鹂,匆匆飞来又飞走的黄鹂是诗人眼前所见,而希望和失望交织的情怀却是诗人胸中所藏之情。
D.此诗所表现的就是对冲破牢笼、高飞远走,寻找自由轻快生涯的渴求,但诗人流露出来的更为持久的还是痛苦。

同类题5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问题。

旧题苏武诗四首(其三)

结发为夫妻,恩爱两不疑。

欢娱在今夕,嬿婉及良时。

征夫怀往路,起视夜何其

参辰皆已没,去去从此辞。

行役在战场,相见未有期。

握手一长叹,泪为生别滋。

努力爱春华,莫忘欢乐时。

生当复来归,死当长相思。

注①这首诗在徐陵的《玉台新咏》中题作《留别妻》,旧传为苏武初出使时留别妻子之作。②结发:束发,借指男女始成年时。古时男子二十岁束发加冠、女子十五岁束发为笄,以示成年。③嬿婉:和顺的样子。④怀往路:想着出征的事。⑤夜何其:夜里的什么时辰。⑥参辰:参星和辰星。
【小题1】下列有关诗歌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前四句用墨不多,却展现了新婚夫妇那种恩爱、琴瑟和谐的欢乐情景。
B.五、六句笔锋陡转,在点出主人公“征夫”身份的同时,将气氛一下子带入生离死别的无限悲哀之中。
C.“去去”两字相迭,生动地表现了主人公道别时那种痛苦不堪、语噎词塞的情态。
D.“生当”二句表现了丈夫对爱情的忠贞不渝,不仅展示了人物朴实、美好的内心,而且更充实了诗首二句中“两不疑”的内容,使全诗增添了一种喜剧气氛。
【小题2】诗歌的最后四句,有人说当是夫妻二人的对话,也有人说是征人对妻子的叮嘱。你是怎样理解的?请谈谈你的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