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 高中语文

题干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下面三题。
浣溪沙
李璟
菡萏香销翠叶残,西风愁起碧波间。还与韶光共憔悴,不堪看。
细雨梦回鸡塞远,小楼吹彻玉笙寒。多少泪珠无限恨,倚阑干。
注释:①菡萏:荷花的别称。②韶光:美好的时光。③鸡塞:即“鸡鹿塞”。鸡鹿塞:古塞名,在此泛指古塞。在今内蒙古磴口西北哈隆格乃峡谷口,亦省作“鸡鹿”、“鸡塞”。
【小题1】词的上片开头两句写景,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
【小题2】清朝文人许昂霄曾云:“细雨二句,合看乃愈见其妙。”这两句主要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有何作用?
【小题3】下篇结句“多少泪珠无限恨,倚阑干。”试从全词概括“恨”有哪些?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诗歌鉴赏 更新时间:2016-11-24 11:10:23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4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下面小题。
水调歌头·黄州快哉亭赠张偓佺
苏轼
落日绣帘卷,亭下水连空。知君为我新作,窗户湿青红。长记平山堂上,欹枕江南烟雨,杳杳没孤鸿。认得醉翁语,山色有无中。
一千顷,都镜净,倒碧峰。忽然浪起,掀舞一叶白头翁。堪笑兰台公子,未解庄生天籁,刚道有雌雄。一点浩然气,千里快哉风。
(注)①此词于公元1082年(元丰六年)六月作。苏辙《黄州快哉亭记》:“清河张君梦得,谪居齐安,即其庐之西南为享,以览观江流之胜,而余兄子瞻名之曰‘快哉’。”②平山堂:公元1048年欧阳修在扬州所建。③刚道:“硬说”的意思。
【小题1】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全词描写的重点不在快哉亭的本身,而在亭子周围壮阔的山光水色。熔写景、抒情、议论于炉,既描写了浩阔雄壮、水天一色的自然风光,又在其中贯注了一种坦荡旷达的浩然之气,充分体现了苏词雄奇奔放的特色。
B.词的上阕还描写了扬州平山堂的优美景色,旨在突出对江南秀丽风光的赞美以及对往昔扬州生活的深情怀念。
C.词的下阕借“一点浩然气,千里快哉风”这豪气干云惊世骇俗之语昭告世人:一个人如果具备了至大至刚的浩然之气,就能超凡脱俗,刚直不阿,坦然自适,任何境遇中,都能处之泰然,享受使人感到无穷快意的千里雄风。
D.这首词在艺术构思和结构上,具有波澜起伏、跌宕多姿、大开大合、大起大落的特点。下阕的描写和议论,豪纵酣畅,气势磅礴,词中出没风涛的白头翁形象,犹如百川汇海,含蓄地点明全篇主旨,给读者以强烈的震撼。
【小题2】这首词的下阕前五句在写景上运用了什么手法?请作分析。

同类题5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各题。

贺新郎·别茂嘉十二弟

辛弃疾

绿树听鹈鴂,更那堪、鹧鸪声住,杜鹃声切。啼到春归无寻处,苦恨芳菲都歇。算未抵、人间离别。马上琵琶关塞黑。更长门翠辇辞金阙。看燕燕回,送归妾。

将军百战身名裂。向河梁、回头万里,故人长绝。易水萧萧西风冷,满座衣冠似雪。正壮士、悲歌未彻。啼鸟还知如许恨,料不啼清泪长啼血。谁共我,醉明月?

注:①茂嘉:辛弃疾族弟,时因事贬官。此词大约作于词人闲居铅山期间。②燕燕:《诗经·邺风》有《燕燕》诗,相传为卫庄公之妻庄姜送别卫庄公之妾戴妫而作。③向河梁:指李陵送别苏武归汉。

【小题1】下列关于这首词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词的开头借三种悲鸣的鸟声起兴,渲染强烈的悲戚气氛,寄托自己的悲痛心情。
B.“算未抵、人间离别”一句是把“离别”和啼鸟的悲鸣作比较,为下文的“别恨”作铺垫。
C.“谁共我,醉明月?”一句收尾点题,把上文中大片凌空驰骋的想象和议论归结到了送别茂嘉之事上。
D.这首词以事例连贯上下片,内容上几乎完全抛开对茂嘉的送行,而专门罗列古代的“别恨”事例。
【小题2】请从情感内涵方面比较分析“易水萧萧西风冷,满座衣冠似雪。正壮士、悲歌未彻,”与《荆轲刺秦王》中“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两句的异同。 
相关知识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