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 高中语文

题干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中,词人经过对比,发出自嘲和感叹后,面对江月和现实,不免流露人生消极情绪的句子是“      ” 。
(2)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      ”写出了刘裕当年大举北伐的威猛气势。
(3)张养浩在《山坡羊·潼关怀古》中“      ”生动形象地描写了潼关的壮景,并巧妙注入了作者吊古伤今而产生的满腔悲愤之情。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句子默写 更新时间:2017-03-02 02:51:29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3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下列小题。
望江南
戴复古①
石屏老,长忆少年游。自谓虎头②须食肉,谁知猿臂③不封侯。身世一虚舟。
平生事,说着也堪羞。四海九州双脚底,千愁万恨两眉头。白发早归休。
【注】①戴复古:号石屏,南宋词人。一生不仕,浪游江湖,后归家隐居。②虎头:《后汉书·班超传》记载班超“燕颔虎须,飞而食肉”。③猿臂:《史记》记载,汉将军李广猿臂,善射。
【小题1】下列对诗歌的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
A.开篇一句“老”与“少年”构成了时间的对比,“长忆”表明诗人对自己现时的状态很不满意,总在留恋年少时意气风发的样子。
B.“虎头”“猿臂”两句以历史人物自况,是说自己空有强健的体魄和一身的武功,却没有机会抗金杀敌。用典非常巧妙。
C.“身世一虚舟”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把自己的一生比作一艘空荡荡的小船,随处漂泊。简明形象地写出自己浪迹天涯的平生遭际。
D.上阕自叙自己一生漂泊,功名无成的命运,下阕借景抒情,传递出时光流逝,青春不再,自己对票比生活的厌倦之情。
E. 本词语言率真坦荡,自然天成,不事雕琢。“白发早归休”表达了自己决心归隐的想法,也流露出内心的对统治者不满和失望的情绪。
【小题2】作者为什么而“羞”?请结合全词加以分析。

同类题4

阅读下面这宋词,完成下面小题。
水调歌头·送郑厚卿赴衡州①
辛弃疾
采食不小住,千骑拥春衫。衡阳石鼓城下,记我旧停骖。襟以潇湘桂岭,带以洞庭青草,紫盖屹西南。文字起《骚》《雅》,刀剑化耕蚕。
看使君,於此事,定不凡。奋髯抵几堂上,尊俎自高谈。莫信君门万里,但使民歌《五袴》,归诏凤凰衔。君去我谁饮,明月影成三。
(注)①淳熙八年(1181)末,辛弃疾自江南西路安抚使任被罢官.闲居带湖(在今江西上饶)达十年之久。这首《水调歌头》约作于淳熙十五年(1188),此时辛弃疾仍在带湖,虽蒿目时艰,却一筹莫展。②典出《汉书·朱博传》,朱博新任琅琊太守,训斥并罢免了不作为的手下。③典出《后汉书·廉范传》,廉范新任职,废除旧制,方便百姓,得到拥戴。
【小题1】下列对这首词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词的开头两句,先点明了离别的时令,再写友人赴任衡州的前驱仪仗,声势浩大。
B.潇湘、桂岭、洞庭、青草、紫盖五个地名串起诗句,语势连贯,写出了衡州山川之壮美。
C.词上半阕最后两句,描写了衡州有优秀的文化传统,百姓们务农蚕耕,安居乐业。
D.凤凰是中国古代传说中的神鸟,代表祥瑞之兆,诗中意指郑厚卿给衡州百姓带去福祉。
【小题2】这首词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情感?请简要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