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 高中语文

题干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诗,按要求作答。(8分)
虞美人 梳楼   蒋捷
丝丝杨柳丝丝雨,春在溟濛处。楼儿忒小不藏愁。几度和云去觅归舟。 天怜客子乡关远,借与花消遣。海棠红近绿栏杆。才卷朱帘却又晚风寒。
【注释】“蒋捷”生活在南宋末年。
【小题1】首句两个“丝丝”一词的韵味。(3分)
【小题2】李煜的词句“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李清照的词句“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皆运用生动的比喻使无法捉摸的愁情具体化、形象化,那么蒋捷在本词中“楼儿忒小不藏愁”一句是怎样写“愁”的呢?(2分)
【小题3】杨慎《词品》中说:“炼句精巧则易,平淡入妙者难。”蒋捷的这首词达到到了“平淡入妙”的境界,你同意这种说法吗?请举例简析作答。(3分)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诗歌鉴赏 更新时间:2014-03-04 10:01:50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2

阅读下面的宋词,回答小题。
孤雁儿
李清照
藤床纸帐朝眠起,说不尽、无佳思。沈香断续玉炉寒,伴我情怀如水。笛声三弄,梅心惊破,多少游春意。
小风疏雨萧萧地,又催下、千行泪。吹箫人去玉楼空,肠断与谁同倚?一枝折得,人间天上,没个人堪寄。
鹧鸪天 暮春
黄升
沈水香销梦半醒。斜阳恰照竹间亭,戏临小草书团扇,自拣残花插净瓶。
莺宛转,燕丁宁。晴波不动晚山青。玉人只怨春归去,不道槐云绿满庭。
【小题1】下列对这两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 )( )
A.《孤雁儿》一词开篇就写主人公躺在藤床纸帐里,早上睡醒起来,情绪不佳,心中说不尽的郁闷忧愁,从而奠定了全词感伤的情感基调。
B.“梅心惊破”句,是拟人法。词人赋无情之物以知春的灵性。词人着一“惊”字,就将梅花开放的形状和神情都活现出来了。
C.“戏临小草书团扇”,这句摹写闺中佳人在精美的生绡白团扇上临摹字贴、戏学草书的生活情景,表达了主人公追求高雅生活的闲情逸致。
D.李词以景衬情,将环境描写与心理刻画融为一体,营造出一种孤寂凄婉的意境。黄词用直接抒情的手法,把女主人公的情怀和心事传递给读者。
E. 两首词都写到了“沉香”,李词借时断时续的香烟更突出了环境的凄冷与心境之痛苦。黄词则用炉香渐消,天还未暮,突出永昼难消,倦意重重。
【小题2】两词中的女主人公都充满了愁思,但刻画的女主人公心境不同,请结合诗句进行分析。

同类题4

阅读诗歌,完成各题。

西江月

苏轼

顷在黄州,春夜行蕲水中,过酒家饮,酒醉,乘月至溪桥上,解鞍,曲肱醉卧少休。及觉已晓,乱山攒拥,流水锵然,疑非尘世也。书此语桥柱上。

照野弥弥浅浪,横空隐隐层霄。障泥未解玉骢骄,我欲醉眠芳草。可惜一溪风月,莫教踏碎琼瑶。解鞍欹枕绿杨桥,杜宇一声春晓。

(注)①障泥:马鞯,垂于马腹两侧以挡尘土。②玉骢:白色的骏马。
【小题1】下列对这首词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障泥未解玉骢骄,我欲醉眠芳草”,写词人濒临溪流,从马上下来,等不及卸下马鞯,即欲眠于芳草,既侧面描绘出月下溪景之美,又表现了词人喜悦的心情。
B.“可惜一溪风月,莫教踏碎琼瑶”,运用了借喻的修辞手法。琼瑶,本是美玉,这里指月色,水月交辉,犹如晶莹剔透的珠玉。这两句传神地写出水月之静美。
C.“解鞍欹枕绿杨桥,杜宇一声春晓”,用“解鞍欹枕”这个特写镜头表现出词人的随意豁达,而“杜鹃春晓”写出了空山春晨的喧闹和生机。
D.本词上片写词人路上的见闻和醉态,下片言词人对美好景物的怜惜之情,以空山明月般澄澈、空灵的心境,描绘了一幅富有诗情画意的月夜人间仙境图。
【小题2】“照野弥弥浅浪,横空隐隐层霄”两句精妙,请简要赏析。
相关知识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