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题首页
题库
高中语文
题干
阅读下面的宋词,回答问题。
苏武令①
【宋】李纲
塞上风高,渔阳秋早。惆怅翠华音杳。驿使空驰,征鸿归尽,不寄双龙消耗②。念白衣、金殿除恩,归黄阁③、未成图报。
谁信我、致主丹衷,伤时多故,未作救民方召④。调鼎为霖,登坛作将,燕然即须平扫。拥精兵十万,横行沙漠,奉迎天表。
注:①南宋初,李纲因力主抗金而遭投降派排挤。本词作于罢相后。②消耗,消息。③归黄阁,指任宰相职。④方,指方叔,周宣王时,平定荆蛮反叛;召,指召虎,周宣王时,奉命讨平淮夷。
(1)上片中的“空”“ 尽”二字,好在何处?请简析。
(2)赏析“谁信我、致主丹衷,伤时多故,未作救民方召”句的抒情特点。
(3)结合全词,简要分析抒情主人公的形象。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诗歌鉴赏 更新时间:2017-01-14 05:27:48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阅读下面一首宋词,完成小题。.
点绛唇①
陆游
采药归来,独寻茅店沽新酿。暮烟千嶂,处处闻渔唱。.
醉弄扁舟,不怕黏天浪。江湖上,遮回②疏放,作个闲人样。.
(注)①本词作于作者被弹劾,罢职还乡,闲居山阴时。②遮回,掩饰。
【小题1】这首词上下两阕所写内容有什么明显不同?(5分)
【小题2】有人说“做个闲人样”一句“立改前文之境”,请你谈谈对这一观点的理解。(6分)
同类题2
阅读下面两首《西江月》,完成下面小题。
其一
无故寻愁觅恨,有时似傻如狂。纵然生得好皮囊,腹内原来草莽。
潦倒不通世务,愚顽怕读文章。行为偏僻性乖张,那管世人诽谤!
其二
富贵不知乐业,贫穷难耐凄凉。可怜辜负好韶光,于国于家无望。
天下无能第一,古今不肖无双。寄言纨袴与膏粱,莫效此儿形状!
1.这两首词选自《 》一书,揭示出书中主要人物
(填写人名)的思想性格。
2.请你从内容和写法两方面鉴赏这两首词。
答:
同类题3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下面小题。
踏莎行 山居
张 抡
秋入云山,物情潇洒,百般景物堪图画。丹枫万叶碧云边,黄花千点幽岩下。
已喜佳辰,更怜清夜,一轮明月林梢挂。松醪常与野人期,忘形共说清闲话。
松醪:是松膏酿制的酒。
【小题1】下列对这首词的赏析,恰当的两项是( )
A.首句“秋入云山”,语言简明形象,“入”字写出了深山秋意飒然而至的景象。
B.词人以“潇洒”形容“物情”,赋予山中万物以情志风神,秀逸灵动,意蕴无穷。
C.下片写月圆之夜,诗人身处良辰佳景,独对冷清的秋夜,难免心生孤寂悲切之情。
D.上片写了清朗幽静的山居之景,下片写了斑斓如画的秋山景象,诗中有画,情景交融。
E. 这首词在语言上很有特色,不仅音韵和谐,辞意兼美,而且十分典雅,含蓄蕴藉。
【小题2】词人的山居生活有什么特点?词中是怎样表现的?
同类题4
阅读下面的宋词,然后回答问题。
离亭燕
张昪
一带江山如画,风物向秋潇洒。水浸碧天何处断?霁色冷光相射。蓼屿荻花洲,掩映竹篱茅舍。
云际客帆高挂,烟外酒旗低亚。多少六朝兴废事,尽入渔樵闲话。怅望倚层楼,寒日无言西下。
注:①这是一首金陵怀古词。张昪:南宋初人,作者经历了宋由盛到衰的时代转变。此词为作者退居期间所作。②霁色:雨后初晴的景色。③低亚:低垂。
(1)结合全词,简要分析词中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2)赏析上阕“水浸碧天何处断”一句中“浸”字的妙处。
同类题5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下列问题。(8分)
西江月 题溧阳三塔寺①
【宋】张孝祥
问讯湖边春色,重来又是三年。东风吹我过湖船,杨柳丝丝拂面。
世路如今已惯,此心到处悠然。寒光亭下水如天,飞起沙鸥一片。
【注】①三塔寺:在今江苏溧阳县三塔湖,寺内有寒光亭。
【小题1】结合全词,说说“又”字包含了词人哪些情感。(4分)
答:
【小题2】这首词描写“春色”手法多样,试作简要赏析。(4分)
答:
相关知识点
阅读与鉴赏
古代诗歌
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