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 高中语文

题干

下列词句按其风格分类,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
A.红藕香残玉簟秋
B.更那堪,冷落清秋节
C.大江东去,浪淘尽
D.柔情似水,佳期如梦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选择题 更新时间:2019-05-06 03:07:10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阅读下列文段,完成下列小题。
及至始皇,奋六世之余烈,振长策而御宇内,吞二周而亡诸侯,履至尊而制六合,执敲扑而鞭笞天下,威振四海。南取百越之地,以为桂林、象郡;百越之君,俯首系颈,委命下吏,乃使蒙恬北筑长城而守藩篱,却匈奴七百余里;胡人不敢南下而牧马,士不敢弯弓而报怨。于是废先王之道,焚百家之言,以愚黔首;慕名城,杀豪杰;收天下之兵,聚之咸阳,销锋镝,铸以为金人十二,以弱天下之民。然后践华为城,因河为池,据亿丈之城,临不测之渊,以为固。良将劲弩守要害之处,信臣精卒陈利兵而谁何。天下已定,始皇之心,自以为关中之固,金城千里,子孙帝王万世业也。
【小题1】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振长而御宇内   策:马鞭子
B.尔墓之木矣 拱:两手合抱
C.武夫力而拘诸   原:战场
D.君之惠,不以臣衅鼓 累:使……劳累
【小题2】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焚百家之言,愚黔首 然秦区区之地,致万乘之势
B.吾还也  未报秦施而伐其师,为死君乎
C.与赢不助五国也   后人哀之不鉴之
D.百越君,俯首系颈 有宁越、徐尚、苏秦、杜赫属为之谋
【小题3】对这段文字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过秦,意思是指出秦的过失。《过秦论》 用千余字的篇幅概括了从秦孝公以来到秦亡国这一百多年来的历史,通过叙事来说理,是本篇的一大特色。
B.本文总叙了秦的崛起、强大、鼎盛到覆亡的过程,论述秦崛起和强大的原因,鲜明地提出了“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的论点。
C.文章最突出的论证方法是对比论证,把秦与六国对比,秦朝与陈涉对比,六国与陈涉对比,水到渠成地得出自己的论点。
D.本文善用铺陈渲染,大量使用对偶句、排比句,整篇文章如同惊涛飞灤,倾泻而出,不可阻挡,有说服力。
【小题4】翻译文段中画线的句子。
(1)履至尊而制六合,执敲扑而鞭笞天下。
(2)左右免胄而下,超乘者三百乘。
(3)苟以天下之大,下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是又在六国之下矣。

同类题3

阅读《氓》,完成下面小题。
氓之蚩蚩,抱布贸丝。匪来贸丝,来即我谋。送子涉淇,至于顿丘。匪我愆期,子无良媒。将子无怒,秋以为期。
乘彼垝垣,以望复关。不见复关,泣涕涟涟。既见复关,载笑载言。尔卜尔筮,体无咎言。以尔车来,以我贿迁。
桑之未落,其叶沃若。于嗟鸠兮,无食桑葚!于嗟女兮,无与士耽!士之耽兮,犹可说也。女之耽兮,不可说也!
桑之落矣,其黄而陨。自我徂尔,三岁食贫。淇水汤汤,渐车帷裳。女也不爽,士贰其行。士也罔极,二三其德。
三岁为妇,靡室劳矣。夙兴夜寐,靡有朝矣。言既遂矣,至于暴矣。兄弟不知,咥其笑矣。静言思之,躬自悼矣。
及尔偕老,老使我怨。淇则有岸,隰则有泮。总角之宴,言笑晏晏。信誓旦旦,不思其反。反是不思,亦已焉哉!
【小题1】下列对作品的分析和鉴赏,不正确的两项是(  )
A.“匪来贸丝,来即我谋”,是省略句,“谋”后省略“婚事”。原句意思:并不是真的来换丝,到我这里来是和我商量婚事。
B.“既见复关,载笑载言”,采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复关”比喻男子。“信誓旦旦,不思其反”,“信誓”,诚实的誓言;“旦旦”,明白的样子。
C.这首诗是一个被遗弃女子的自诉,她叙述了自己从恋爱、结婚到被遗弃的过程,对负心的丈夫充满着怨愤,最后她从痛苦中醒悟过来,表示要坚决地同他一刀两断。
D.这首诗叙事很完整:首章写订婚,次章写结婚,第三章写被遗弃,第四章写受虐待,第五章写教训,第六章写决绝。
E. 本诗大体按照事件发展顺序,采取概括叙述与细节描写相结合,把恨与悔的感情熔铸于叙事、议论之中,较细腻地刻画了主人公的心理活动,并展现了她的坚强性格。
【小题2】诗歌《氓》中的女子有哪些性格特点?

同类题4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题。

石延年,字曼卿,先世幽州人。晋以幽州遗契丹,其祖举族南走,家于宋城。延年为人跌宕任气节,读书通大略,为文劲健,于诗最工而善书。

累举进士不中,真宗录三举进士,以为三班奉职,延年耻不就。张知白素奇之,谓曰:“母老乃择禄耶?”延年不得已就命。后以右班殿直改太常寺太祝,知金乡县,有治名。用荐者通判乾宁,徙永静军,为大理评事、馆阁校勘,历光禄、大理寺丞,上书章献太后,请还政天子。太后崩,范讽欲引延年,延年力止之。后讽败,延年坐与讽善,落职通判海州。久之,为秘阁校理,迁太子中允,同判登闻鼓院。

尝上言天下不识战三十余年,请为二边之备。不报,及元昊反,始思其言,召见稍用其说。命往河东籍乡兵,凡得十数万,时边将遂欲以扞贼,延年笑曰:“此得吾粗也。夫不教之兵勇怯相杂,若怯者见敌而动,则勇者亦牵而溃矣。今既不暇教,宜募其敢行者,则人人皆胜兵也。”又尝请募人使唃厮啰回鹘举兵攻元昊,帝嘉纳之。

延年喜剧饮尝与刘潜造王氏酒楼对饮终日不交一言王氏怪其饮多以为非常人益奉美酒肴果二人饮啖自若至夕无酒色相揖而去。明日,都下传王氏酒楼有二仙来饮,已乃知刘、石也。延年虽酣放,若不可撄以世务,然与人论天下事,是非无不当。

初,与天章阁待制吴遵路同使河东,及卒,遵路言于朝廷,特官其一子。

(节选自《宋史·石延年传》)

(注)①唃厮啰:人名。唃厮啰政权的创建者,原名欺南陵温,吐蕃王朝赞普后裔。②撄:扰乱,打扰。
【小题1】下列对文中划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延年喜剧饮/尝与刘潜造王氏酒楼/对饮终日/不交一言/王氏怪其饮/多以为非/常人益奉美酒肴果/二人饮啖自若/至夕无酒色/相揖而去
B.延年喜剧饮/尝与刘潜造王氏酒楼对饮/终日不交一言/王氏怪其饮多/以为非常人/益奉美酒肴果/二人饮啖自若/至夕无酒色/相揖而去
C.延年喜剧饮/尝与刘潜造王氏/酒楼对饮终日/不交一言/王氏怪其饮多/以为非常人/益奉美酒肴果/二人饮啖自若/至夕无酒色/相揖而去
D.延年喜剧饮/尝与刘潜造王氏酒楼对饮/终日不交一言/王氏怪其饮/多以为非/常人益奉美酒肴果/二人饮啖自若/至夕无酒色/相揖而去
【小题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军,为军队编制名,与现在所说的“军”相似,其最高长官为“知某某军”,副长官为“通判”。
B.大理寺,官署名。相当于现代的最高法院,掌刑狱案件审理,长官名为大理寺卿,位九卿之列。
C.回鹘,即回纥,后改称回鹘,取义“回旋轻捷如鹘”,是中国的少数民族部落,维吾尔族的祖先。
D.河东,是古时河套以下的黄河以东地区的名称。不同朝代范围有所不同,唐以后泛指今天的山西。
【小题3】下列对原文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石延年注重气节。他屡试不中,真宗授予他三班奉职,他感到耻辱不去就任;范讽想引荐他,他也因不愿与之同流合污而极力阻止。
B.石延年富有远见。他曾建言皇上加强边疆的防御但不被采纳,事实证明了他主张的正确;在讨伐元昊一事上,皇帝采纳了他的建议。
C.石延年好酒放纵。他曾与刘潜对饮,整天不交谈一句话,一直喝到夜里脸上都还没有什么酒色,被当时的人称为神仙。
D.石延年仕途顺利。他最擅长写诗且书法很好,虽然科举不顺,但因人推荐走上仕途,官职一路升迁,深得皇帝的器重。
【小题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晋以幽州遗契丹,其祖举族南走,家于宋城。
(2)不报,及元昊反,始思其言,召见稍用其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