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题首页
题库
高中语文
题干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锦瑟》中,运用典故表现迷离恍惚的美好境界,抒发哀婉凄恻之情的诗句:
,
。
(2)《蜀道难》中表现古代劳动人民在高山上开辟道路、架设栈道的悲壮情形的名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琵琶行》中诗人用“
,
”的佳句描绘了余音袅袅、余意无穷的艺术境界,令人拍案叫绝。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句子默写 更新时间:2017-03-02 02:02:00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白居易的《琵琶行》中既写出琵琶女的矜持、腼腆,又写出作者急于与琵琶女相见的心情的句子是“
,
”。
(2)苏轼《赤壁赋》中“
,
”两句,写作者感觉江面辽阔,仿佛在太空中乘风飞行,不知将停留在何处。
(3)陶渊明在《归去来兮辞》中以云鸟自喻,说明过去做官出自无心,如今要回归田园的句子是“
,
。”
同类题2
下列诗句,与春天有关的一项是
A.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B.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C.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D.低头弄莲子,莲子清如水。
同类题3
“柳”与“留”谐音,古人在送别之时,往往折柳相送,以表达依依惜别的深情。下列诗句中没有表达这种情感的一项是( )
A.春风知别苦,不遣柳条青。(李白《劳劳亭》)
B.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王维《渭城曲》)
C.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柳永《雨霖铃》)
D.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陆游《游山西村》)
同类题4
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6分)
(1)在岑参的《白需歌送武判官归京》中,“
,
”两句
诗使用互文手法,侧面描写了边地的苦寒天气
(2)屈原的《离骚》中“
,
”两句诗运用比喻的手法
表现小人用“淫荡”等恶毒的词语诽谤诗人
(3)《苟子·劝学》中用蚯蚓“爪牙”不利、‘筋骨”不强来证明用心专一的好处.
用“______,______”相反的事例来揭示用心不专的坏处。
同类题5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列小题。
赋得暮雨送李胄
注
韦应物
楚江微雨里,建业暮钟时。
漠漠帆来重,冥冥鸟去迟。
海门深不见,浦树远含滋。
相送情无限,沾襟比散丝。
(注)李胄,一作李曹,又作李渭,应是诗人的朋友。
【小题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这是一首送别诗,首联照应题目,交代了送别的时间、地点和送别时的天气,渲染出凝重沉郁的气氛。
B.颈联暗示了李胄的东去,“海门深不见”的“海门”是长江的入海处,“深不见”指海门水深而不见底;“浦树远含滋”指远处两岸的树笼罩在细雨中。“深”和“远”渲染出迷蒙暗淡的景色。
C.尾联直抒胸臆,强烈表达惜别之情。结句“沾襟比散丝”的“散丝”即雨丝,一个“比”字将泪和雨交融在一起,情景完美结合。
D.本诗从“微雨”起,以“散丝”结,中间选取了“暮钟”、“重帆”、“迟鸟”、“海门”、“浦树”等一系列的意象,形成了浓重、阴沉的压抑氛围,烘托了诗人的离愁别绪。
【小题2】颔联围绕“雨”写景抒情相当巧妙,请简要分析。
相关知识点
阅读与鉴赏
古代诗歌
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