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 高中语文

题干

拓展训练
江南逢李龟年
杜甫
岐王宅里寻常见,崔九堂前几度闻。
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
词句注释
(1)李龟年:唐朝开元、天宝年间的著名乐师,擅长唱歌。因为受到皇帝唐玄宗的宠幸而红极一时。“安史之乱”后,李龟年流落江南,卖艺为生。
(2)岐王:唐玄宗李隆基的弟弟,名叫李范,以好学爱才著称,雅善音律。寻常:经常。
(3)崔九:崔涤,在兄弟间排行第九, 中书令崔湜的弟弟。玄宗时,曾任殿中监,出入禁中,得玄宗宠幸。崔姓,是当时一家大姓,以此表明李龟年原来受赏识。
(4)江南:这里指今湖南省一带。
创作背景
此诗作于大历五年(770年)杜甫在长沙的时候。安史之乱后,杜甫漂泊到江南一带,和流落的宫廷歌唱家李龟年重逢,回忆起在岐王和崔九的府第频繁相见和听歌的情景而感慨万千写下这首诗。
【小题1】诗歌的语言是高度凝练的语言,表达的情感也是含蓄丰富的。请分析并写出最后一句“落花时节”在本诗中的多重含意。
【小题2】请把杜甫这首诗改写成一段有人、有景、有境的文字。要兼用记叙、描写、抒情等手法,不少于200字。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诗歌鉴赏 更新时间:2016-05-31 12:47:19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3

阅读下面这首明诗,完成小题。
观   书
于 谦
书卷多情似故人,晨昏忧乐每相亲。
眼前直下三千字,胸次全无一点尘。
活水源流随处满①,东风花柳逐时新②。
金鞍玉勒寻芳客,未信我庐别有春。
注:①朱熹《观书有感》“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②朱熹《春日》:“胜日寻芳泗水滨,无边光景一时新。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
【小题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
A.首联可以看出诗人手不释卷,酷爱读书。以“故人”喻“书卷”,喻体新巧;“多情”“相亲”又用拟人手法,体现诗人对读书的喜爱。
B.颔联运用夸张的手法,“三千”与“一点”构成鲜明对比,“直下”意在体现读书时速度之快,“全无”体现用心之专,心无旁骛。
C.颈联化用朱熹谈观书感受的两句诗,形象体现读书的获得感,但“随处满”“逐时新”又别出新意,比朱熹又更进一层。
D.尾联以“寻芳客”与“我”对比,表明闭门读书之乐胜于四处游玩,“金鞍玉勒”的物质富贵远不如拥书而读的精神富有。
E. 本诗体现了诗人以书为友、勤于读书、高雅不俗的人生志趣,语言朴素直白,直抒胸臆,虽有用典,但浅近易懂。
【小题2】本诗抒写了诗人的读书之乐,于谦认为读书有哪些乐趣?请结合诗句简要概括。
相关知识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