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题首页
题库
高中语文
题干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后面问题。
画菊 郑思肖
花开不并百花丛, 独立疏篱趣无穷。
宁可枝头抱香死, 何曾吹落北风中。
(注)郑思肖,宋末诗人、画家。元军南侵时,曾向朝廷献抵御之策,未被采纳。宋亡后,隐居苏州。
【小题1】这首诗写了菊花什么特点?请结合诗句分析。(4分)
【小题2】这首诗采用什么表现手法,表达了诗人怎么样的思想感情?(4分)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诗歌鉴赏 更新时间:2016-04-14 03:31:36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阅读下面一首诗,完成小题。
醉 汉
非 马
把短短的巷子
走成一条
曲折
回荡的
万里愁肠
左一脚
十年
右一脚
十年
母亲啊
我正努力
向您
走来
(注) 非马,台湾诗人,祖籍广东,1948年离开大陆到台湾。
【小题1】艾青说:“写诗的人常常为表达一个观念而寻找形象。”你如何理解诗中“醉汉”的形象?他因何而醉?
【小题2】“我正努力向您走来”传达了作者怎样的心理?结合整篇诗歌来理解“努力”一词的含义。
同类题2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各题。
寒食还陆浑别业
宋之问
洛阳城里花如雪,陆浑山中今始发。
旦别河桥杨柳风,夕卧伊川桃李月。
伊川桃李正芳新,寒食山中酒复春。
野老不知尧舜力,酣歌一曲太平人。
(注)陆浑别业位于洛阳西南之陆浑县伊水之滨,是宋之问的住处,公务之暇,他常前往消闲度假。
【小题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本诗前四句在写景的同时交代行踪,表明心境,语言的形象性及概括力极强。
B.颈联描写了诗人远离京师,在热闹的别院欣赏繁花盛开的春天,举杯畅饮,无所拘束。
C.尾联所写的山中野老实为诗人自己,道出了诗人愿作一名老人歌颂这太平盛世的心愿。
D.本诗描写了纯朴幽雅的山野景色,情感怡然欢欣,似有田园牧歌风味,令人耳目一新
【小题2】颔联中的“杨柳风”和“桃李月”是两个全新的组合意象,极有情致,请分析。
同类题3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下列小题。
途中寒食
(唐)宋之问
马上逢寒食,途中属暮春。可怜江浦望,不见洛桥人。
北极怀明主,南溟作逐臣。故园肠断处,日夜柳条新。
【小题1】对这首诗歌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这是一首五言律诗,是唐代诗人宋之问被贬到泷洲后,次年春秘密逃还洛阳探望友人所作的诗。作者借用途中遇到的景物抒发复杂的感情。
B.寒食,亦称为“禁烟节”“冷节”,在这一日,禁烟火,只吃冷食。后因距清明较近,人们把它们合在一起,只过清明节。在后世的发展中逐渐增加了祭扫、踏青、秋千、蹴鞠、等风俗。
C.诗的首联使用互文手法,表现季至暮春,时逢寒食,诗人行走在被贬南方的行程之中。
D.“北极”和“南溟”,前者说明皇上的位置,后者说明逐臣将去之地,暗示距离遥远。
【小题2】这首诗抒发了诗人哪些方面的复杂感情?请简要分析。
同类题4
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回答问题小题。
清平乐
张炎
采芳人杳,顿觉游情少。客里看春多草草,总被诗愁分了。
去年燕子天涯,今年燕子谁家? 三月休听夜雨,如今不是催花。
【注】这首词写于元兵南掠,春日游西湖,人迹杳杳之时。
【小题1】上片如何表达“伤春”之情?请结合词句作简要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2】此词最突出的表现手法是什么?请简要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同类题5
阅读诗歌,答下列问题。
海 棠 苏 轼
东风袅袅泛崇光,香雾空蒙月转廊。
只恐夜深花睡去,故烧高烛照红妆。
⑴请用你自己的话描述一下诗中海棠的形象特点?
⑵作者运用了哪些修辞和艺术手法来描写海棠?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相关知识点
阅读与鉴赏
古代诗歌
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