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题首页
题库
高中语文
题干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
点绛唇•丁未冬过吴松作
①
南宋 姜夔
燕
②
雁无心,太湖西畔随云去。数峰清苦。商略
③
黄昏雨。
第四桥
④
边,拟共天随
⑤
住。今何许。凭阑怀古,残柳参差舞。
【注】
①丁未:即公元1187年(宋孝宗淳熙十四年)。吴松:即今吴江市。
②燕:读yān,指北地。
③商略:商量。
④第四桥:吴江城外甘泉桥旧名,陆龟蒙的故地。
⑤天随:唐陆龟蒙自号天随子,举进士不第,只好退隐江湖。作者常以之自比。
【小题1】明代卓人月《词统》评云“‘商略’二字诞妙”,请结合上阕诗句,分析其妙处。
【小题2】下阕蕴含了词人丰富的思想情感,请简要分析。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诗歌鉴赏 更新时间:2016-06-10 03:05:20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阅读下面两首《西江月》,完成下面小题。
其一
无故寻愁觅恨,有时似傻如狂。纵然生得好皮囊,腹内原来草莽。
潦倒不通世务,愚顽怕读文章。行为偏僻性乖张,那管世人诽谤!
其二
富贵不知乐业,贫穷难耐凄凉。可怜辜负好韶光,于国于家无望。
天下无能第一,古今不肖无双。寄言纨袴与膏粱,莫效此儿形状!
1.这两首词选自《 》一书,揭示出书中主要人物
(填写人名)的思想性格。
2.请你从内容和写法两方面鉴赏这两首词。
答:
同类题2
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完成下列各题。
闽中秋思
(唐)杜荀鹤
雨匀紫菊丛丛色,风弄红蕉叶叶声。
北畔是山南畔海,只堪图画不堪行。
(注)①杜荀鹤,晚唐诗人。此诗是作者客居福建时所写。
【小题1】诗歌前两句描绘了南国秋日特有的美景,请简析这两句描写的艺术特色。
【小题2】“不着一字,尽得风流”是诗人表情达意的最高境界。全诗无一句写思乡,却将思乡之情表现得淋漓尽致。请结合全诗加以分析。
同类题3
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移家别湖上亭
戎昱
好是春风湖上亭,柳条藤蔓系离情。
黄莺久住浑相识,欲别频啼四五声。
作者是采用什么样的艺术手法来表达他对湖上亭依恋难舍的深厚感情?请结合诗句具体分析。
同类题4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
(1)屈原在《离骚》中用“____
,__
_”两句表达了自己追求美好德行、至死不悔的心志。
(2)杜牧在《阿房宫赋》中对秦国贪婪掠夺而又肆意挥霍财富的行为提出批评的句子是“
,
?”
(3)杜甫在《登高》中感叹自己白发日多、因病戒酒的名句是“
,
。”
同类题5
古代诗歌阅读
移居(其二) 陶渊明
春秋多佳日,登高赋新诗。过门更相呼,有酒斟酌之。
农务各自归,闲暇辄相思。相思则披衣,言笑无厌时。
此理将
①
不胜
②
,无为忽去兹。衣食当须纪
③
,力耕不吾欺。
注释:①将:岂;②胜:美;③纪:经营。
【小题1】下列对本诗作者及作品的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
A.陶渊明是我国东晋著名田园诗人,其塑造的“菊花”形象成为众多失意文人的精神寄托。
B.本诗从体裁上来说为五言诗。诗歌分为近体诗和古体诗,本诗为近体诗。
C.陶诗贵在淡而不枯,质而实绮,能在真率旷达的情意中化入渊深朴茂的哲理,从田园耕凿的忧勤里讨出人生天然的乐趣。
D.本诗描写不同地点的生活场面,构成一个完整的统一体,充分表现了农村的生活气氛。
【小题2】对这首诗的理解,恰当的两项是( )( )
A.全诗生动地描写了诗人佳日登高赋诗的美好情景。
B.“有酒斟酌之”意思是与友人边饮酒边斟酌诗句。
C.“相思则披衣”意思是因相思而夜不能寐,披衣起彷徨。
D.“无为忽去兹”意思是不要急着离开这种生活。
E. 最后两句是说应该通过自己的辛勤劳作解决衣食问题。
相关知识点
阅读与鉴赏
古代诗歌
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