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 高中语文

题干

阅读下面两首诗,完成后面各题。
上京①即事
(元)萨都剌
紫塞风高弓力强,王孙走马猎沙场。
呼鹰腰箭归来晚,马上倒悬双白狼。
代出自蓟北门行(节选)
(南北朝)鲍照
疾风冲塞起,沙砾自飘扬。马毛缩如蝟②,角弓不可张。
时危见臣节,世乱识忠良。投躯报明主,身死为国殇。
【注】
①上京即上都。元代定今北京为大都,以在今内蒙古正蓝旗的开平府为上都,每年夏天移驾上都。此诗写于萨都剌在元顺帝元年赴上都公干时。
②蝟:刺猬。
【小题1】这两首诗所描绘的边塞场景有什么不同?分别展现了什么样的人物形象?
【小题2】请简要分析《代出自蓟北门行》最后四句的艺术手法和思想内容。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诗歌鉴赏 更新时间:2016-06-27 02:27:28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5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第下面小题。

示 三 子①

陈师道

去远即相忘,归近不可忍。

儿女已在眼,眉目略不省。

喜极不得语,泪尽方一哂。

了知不是梦,忽忽心未稳。

注:①元丰七年(1084),陈师道的岳父郭概提点成都府路刑狱,因为师道家贫,妻子与三子女只得随郭概西行,而陈师道因母亲年老不得同去。将近四年以后,即元祐二年(1087),陈师道因苏轼等人之荐,充任徐州州学教授,才将妻儿接到徐州,得以团聚,于是写下了这首真挚感人的诗篇。
【小题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
A.首联说妻儿们去远了,相见无期,也就不那么惦记了;当归期将近,会面有望,则反而控制不住自己的感情。
B.颔联写离别时儿女尚幼,故有“眉目略不省”的说法,直接表明诗人对儿女思念之深,并寓有亲生骨肉几成陌路的感喟。
C.颈联写见面后的复杂心情。久别重逢,惊喜之余,千言万语不知从何说起,只相顾无言,泪洒千行,相拥而泣。
D.颈联将久别重逢的感喟写得淋漓尽致,诗人抓住悲喜苦乐的矛盾心理在瞬间的变幻,将复杂的内心世界展现出来。
E.此诗通篇造语质朴浑厚无矫饰造作之气,读来悲恻感人,其原因主要在于诗人感情的真挚,语语皆从肺中流出。
【小题2】结合全诗,谈谈“了知不是梦,忽忽心未稳”二句写出了诗人什么心理。试分析原因。
相关知识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