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 高中语文

题干

比较阅读杜甫的《宾至》和《客至》(不提供《客至》需凭借自己的记忆)这两首诗,回答下面的问题。
宾至 杜甫
幽栖地僻经过少,老病人扶再拜难。
岂有文章惊海内,漫劳车马驻江干。
竟日淹留佳客坐,百年粗粝腐儒餐。
不嫌野外无供给,乘兴还来看药栏。
【小题1】《客至》的颔联表达了主人什么样的心境?请简要概括。
【小题2】《宾至》一诗写出主人当时怎样的生活状态?   
【小题3】主人对“客”和“宾”各自表达了怎样的态度?试分别结合两首诗的尾联简要分析。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诗歌鉴赏 更新时间:2016-07-01 04:38:59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三、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列小题
开龙门八节石滩①(其一)
白居易
铁凿金锤殷若雷, 八滩九石剑棱摧。
竹篙桂楫飞如箭, 百筏千艘鱼贯来。
振锡②导师凭众力,挥金退傅施家财③。
他时相逐四方去, 莫虑尘沙路不开。
(注)①作此诗时,作者73岁。作者在诗前小序中说:“东都龙门潭之南有八节滩、九峭石,船筏过此,例反破伤。舟人楫师推挽束缚,大寒之月,裸跣水中,饥冻有声,闻于终夜。予尝有愿,力及则救之。会昌四年,有悲智僧道遇,适同发心,经营开凿,贫者出力,仁者施财。”②振锡:指僧人持锡杖出行。锡,手杖。③汉太傅疏广年老告退,宣帝及皇太子赐金丰厚,广既归乡里,日令共具设酒食,请族人故旧宾客,与相娱乐。后因以“退傅挥金”作致仕归乡、纵情宴游之典。
【小题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诗的第一句“若雷”的比喻,渲染凿锤之声洪大,展现出开滩场面的宏伟气势。
B.“剑棱”二字体现了此地凶险异常,“摧”字表现了往日深受其苦者今日之喜悦。
C.颔联运用比喻和比拟的手法,写石滩疏通后,江上舟筏鱼贯往来、篙楫挥舞如箭的繁忙景象。
D.第六句作者以疏广自比,委婉透露出诗人施财凿滩造福于民的愉快心情。
【小题2】白居易在临终前一年写的《欢喜二偈》中有“心中别有欢喜事,开得龙门八节滩”的句子,试结合这两句诗分析本诗尾联表达的深刻意蕴。

同类题2

阅读下面的宋诗,完成下列小题。

送项判官

王安石

断芦洲渚落枫桥,渡口沙长过午潮。

山鸟自呼泥滑滑,行人相对马萧萧。

十年长自青衿识,千里来非白璧招

握手祝君能强饭,华簪常得从鸡翘

(注)①泥滑滑:山鸡鸣叫的谐音,“滑滑”读(gǔgǔ)。②十年长自青衿识:“十年长”在《礼记》中解释为“十年以长,则兄事之”;“青衿”在《毛传》中解释为“青衿,膏领也,学子之所服”③白璧招:《韩诗外传》中记载,“楚襄王遣使持金十斤,白璧百双,聘庄子为相,庄子固群”。④鸡翘:帝王仪仗之一。
【小题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  )(  )
A.首联两句连用“洲渚”“渡口”“沙长”“午潮”点明送别的地点为江畔渡口,送别的时间在过午之后。
B.首句选取“断芦”“落枫”这些暮秋特有的意象,既点出送别是在西风萧瑟的深秋季节,又暗含离别的情愫。
C.“萧萧”为事声,借“萧萧马鸣”暗写作者和朋友的惜别不舍之情。同时此句以声衬静,更突出环境的沉寂。
D.“握手”句突出作者语重心长,饱含牵挂;“华”句正面描写友人离别时的装束以示永记不忘。
E.全诗脉络分明,前四句重写景,真切可感;后四句重叙情,真动人。中间化用典故不着痕迹,自然贴切。
【小题2】后两联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请简要分析。
相关知识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