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古代诗歌阅读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列小题
访戴天山道士不遇
李白
犬吠水声中,桃花带露浓。
树深时见鹿,溪午不闻钟。
野竹分青霭,飞泉挂碧峰。
无人知所去,愁倚两三松。
【小题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 )( )
A.首联上句写所闻,泉水淙淙,犬吠隐隐;下句写所见,桃花带露,浓艳耀目。看来,诗人是缘溪而行,穿林进山的。 |
B.首联下句中的“带露浓”,除了为桃花增色外,还点出了入山的时间是在早晨,与下一联中的“溪午”相映照。 |
C.颔联诗人写自己在林间小路上常常见到出没的麋鹿;来到溪边时,已是正午,却没有听到道院打钟的声音传来。 |
D.本诗含蓄蕴藉,比如用“时见鹿”反衬不见人,因为鹿喜静,常在林木深处活动;以“不闻钟”暗示道士化缘去了。 |
E. 尾联诗人通过问讯的方式,从正面写出了“不遇”的事实,又以倚松再三的 动作寄写出了“不遇”道士的惆怅。
【小题2】颈联中的“分”“挂”的使用,妙在何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