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题首页
题库
高中语文
题干
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1)《琵琶行》中借助对听者和江中月影的描写来侧面描写琵琶音乐动听的两句是:
,
。
(2)《离骚》中屈原通过加高自己的帽子和加长佩带表明要使自己品格更加高洁的两句:
,
。
(3)荀子在《劝学》中说,君子需要通过广泛学习来提升自己的两个句子是:
,
。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句子默写 更新时间:2017-03-02 09:48:35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后面小题。
春雨
周邦彦
耕人扶耒语林丘,花外时时落一鸥。
欲验春来多少雨?野塘漫水可回舟。
【小题1】这首诗前两句描写了怎样的一幅图景。
【小题2】本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试作分析。
同类题2
下面几首写到秋天的诗词,根据作者表达的情感色彩,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
A.王维的《山居秋暝》-杜牧的《山行》-李清照的《声声慢》-杜甫的《登高》
B.杜牧的《山行》-王维的《山居秋暝》-杜甫的《登高》-李清照的《声声慢》
C.李清照的《声声慢》-杜甫的《登高》-王维的《山居秋暝》-杜牧的《山行》
D.杜甫的《登高》-李清照的《声声慢》 -王维的《山居秋暝》-杜牧的《山行》
同类题3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按要求答题。
赋得暮雨送李胄
【唐】韦应物
楚江微雨里,建业暮钟时。漠漠帆来重,冥冥鸟来迟
海门
①
深不见,浦树含远滋。相送情无限,沾襟比散丝
②
注:①海门:长江入海处,在今江苏省海门市。②古人有“密雨如散丝”的诗句。
22.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首联两句写了黄昏时分,诗人伫立在细雨蒙蒙的江边。这既点明了诗题中的“暮雨”,又照应了诗题中的“送”字。
B.二、三两联描写船帆被细雨打湿而变重,鸟翅因沾雨而无法轻巧地飞翔,天朦朦胧胧看不清通海处,远处江边的树却显得十分滋润。
C.尾联十分含蓄地表达了诗人的送别之情,将沾襟的别泪与散丝般的密雨交融在一起,情与景巧妙地结合了起来。
D.全诗第一句直接点明“微雨”,而后面主要是通过对船帆、鸟羽、天际、大树的描绘来烘托蒙蒙细雨,这样更增强了诗的形象性和表达力。
同类题4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李商隐《无题(相见时难别亦难)》中“
,
”两句,比喻男女之间的爱情至死不渝,现在人们也用这两句表现无私的奉献精神。
(2)不吸取前人的经验教训会让后人倍感痛惜,正如杜牧《阿房宫赋》中所说 “
,
”。
(3)屈原《离骚》中“
,
”两句,表现要委屈着自己的心志,压抑着自己的情感,暂且忍痛把谴责和耻辱一并承担。
同类题5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在《离骚》中,屈原诉说自己曾因佩戴蕙草而遭贬逐,也曾被加上采摘白芷的罪名,但他坚定地表示:“
,
。”
(2)《离骚》一诗中,屈原用“
,
”两句自白心志,表示自己要像古代圣贤所崇尚的那样,保持清白,献身正道。
(3)《氓》这首诗中,女主人公在婚姻走到尽头时回想当年与男子在一起时欢乐场面的两句是:“
,
。”
相关知识点
阅读与鉴赏
古代诗歌
诗
其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