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 高中语文

题干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回答问题。
灞上①秋居
马戴
灞原风雨定,晚见雁行频。
落叶他乡树,寒灯独夜人。
空园白露滴,孤壁野僧邻。
寄卧郊扉②久,何年致此身③?
【注】①灞上:地名,位于长安东郊,为作者寓居之地。②郊扉:犹郊居。③致此身:意即以此身为国君尽力。
(1)诗中哪些意象点明了“秋”?这些意象营造了怎样的氛围?
(2)本诗颈联主要运用了何种表现手法?请简要赏析。
(3)从全诗看,诗中表达了作者哪些情感?请简要概括。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诗歌鉴赏 更新时间:2016-11-02 04:37:48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4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杜侍御送贡物戏赠
张谓
铜柱朱崖道路难,伏波横海旧登坛。
越人自贡瑚瑞树,汉使何劳獬豸冠 。
疲马山中愁日晚,孤舟江上畏春寒。
由来此货称难得,多恐君王不忍看。
(注)①铜柱朱崖:指南方边远地区。铜柱:汉伏波将军马援曾率兵,南征交趾,立铜柱为汉之极界。朱崖:又称珠崖,汉郡名,即今海南省琼山县一带。②伏波:汉马援曾为伏波将军,韩说曾为横海将军,两人都曾率兵南征。③越人:泛指南方人。五岭以南,古为百越之地。④獬豸冠:御史所服之冠。獬豸,类似羊的神兽,据说它能辨是非曲直。
【小题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
A.首联“铜柱”“朱崖”两词点明了杜侍御出使的地点,写出了此地地理位置偏远,交通极为不便。
B.诗人将马援与韩说二位将军与杜侍御并论,侧面讽刺杜侍御,从而使此诗具有深厚的历史感。
C.颈联的环境描写承接首句,突出了“道路难”,表现出杜侍御保护贡物不畏艰辛的无私精神。
D.尾联诗人大胆想象,设想君王因杜侍御辛劳送贡而感动的情状,展现了一个开明君主的形象。
E. 本诗运用直接抒情和间接抒情相结合的手法,形象地刻画出为逢迎君主不惜一切代价的侍御形象。
【小题2】清沈德潜《唐诗别裁》评价本诗“亦严亦婉,讽侍御兼以讽君”,请结合诗歌谈谈你的理解。
相关知识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