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 高中语文

题干

(1)寻梦?    ,向青草更青处漫溯。
(2)荆轲和而歌,    ,士皆垂泪涕泣。(《荆轲刺秦王》)
(3)   ,  ;书生意气,挥斥方遒。《沁园春 长沙》
(4)  , :在康河的柔波里 ,我甘心做一条水草!《再别康桥》
(5)又前而为歌曰:“         。”《荆轲刺秦王》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句子默写 更新时间:2017-03-03 04:29:48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2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习题。(6分,每小题3分)
楚左尹项伯者,项羽季父也,素善留侯张良。张良是时从沛公,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私见张良,具告事,欲呼张良与俱去,曰:“毋从俱死也。”张良曰:“臣韩王送沛公,沛公今事有急,亡去不义,不可不语。” 良入,具告沛公。沛公大惊,曰:“为之奈何?”张良曰:“谁为大王为此计者?”曰:“鲰生说我曰:‘距关,毋诸侯,秦地可尽王也。’故听之。”良曰:“料大王士卒足以当项王乎?”沛公默然,曰:“固不如也。且为之奈何?”张良曰:“请往谓项伯,言沛公不敢背项王也。”沛公曰:“君安与项伯有?”张良曰:“秦时与臣游,项伯杀人,臣活之;今事有急,故幸来告良。”沛公曰:“孰与君少长?”良曰:“长于臣。”沛公曰:“君为我呼入,吾得兄事之。”张良出,要项伯。项伯即入见沛公。沛公奉卮酒为寿,约为婚姻,曰:“吾入关,秋毫不敢有所近,籍吏民,封府库,而待将军。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日夜望将军至,岂敢反乎!愿伯具言臣不敢倍德也。”项伯许诺,谓沛公曰:“旦日不可不自来谢项王。”沛公曰:“诺。”于是项伯复夜去,至军中,具以沛公言报项王,因言曰:“沛公不先破关中,公岂敢入乎?今人有大功而击之,不义也。不如因善遇之。”项王许诺。 
【小题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距关,毋诸侯 内:通“纳”,接纳
B.君安与项伯有 故:故事,往事
C.备他端之出入与非常也    非常:指意外的变故
D.旦日不可不自来谢项王   蚤:通“早”
【小题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①私见张良,具告事    ②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
B.①臣韩王送沛公 ②固不如也。且之奈何?
C.①良入,具告沛公 ②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D.①愿伯具言臣不敢倍德也  ②臣壮也,犹不如人
【小题3】.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楚左尹项伯者,项羽季父也,素善留侯张良。(4分)
(2)秦时与臣游,项伯杀人,臣活之。(3分)
(3)吾入关,秋毫不敢有所近,籍吏民,封府库,而待将军。(3分)

同类题4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文后各题。
苏轼,字子瞻,眉州眉山人。生十年,父洵游学四方,母程氏亲授以书,闻古今成败,辄能语其要。程氏读东汉《范滂(1)传》,慨然太息,轼请曰:“轼若为滂,母许之否乎?”程氏曰:“汝能为滂,吾顾不能为滂母邪?”
徙知徐州。河决曹村,泛于梁山泊,溢于南清河,汇于城下,涨不时泄,城将败,富民争出避水。轼曰:“富民出,民皆动摇,吾谁与守?吾在是,水决不能败城。”驱使复入。轼诣武卫营,呼卒长,曰:“河将害城,事急矣,虽禁军且为我尽力。”卒长曰:“太守犹不避涂潦(2),吾侪(3)小人,当效命。”率其徒持畚锸(4)以出,筑东南长堤,首起戏马台,尾属于城。雨日夜不止,城不沉者三版。轼庐于其上,过家不入,使官吏分堵以守,卒全其城。复调来岁夫增筑故城,为木岸,以虞水之再至。朝廷从之。
【注】(1)范滂:东汉人,曾任汝阳太守属吏,因抑制豪强,反对宦官,33岁死于狱中。其母深明大义。(2)涂潦(lǎo):泥水。(3)吾侪(chái):我们。(4)锸(chā):锹。
【小题1】对下列句子中划线词语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
A.(程氏)慨然太息 太息:长叹
B.轼武卫营    诣:到……去
C.城不沉者三  版:筑墙用的夹板
D.首起戏马台,属于城   属:归属
【小题2】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词语活用作使动词的一项是(  )
A.闻古今成败,辄能其要
B.溢于南清河,于城下
C.轼于其上,过家不入
D.使官吏分堵以守,卒其城
【小题3】下列叙述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苏轼自幼受到良好的家庭教育,父亲苏洵对他成为文学家影响极大。
B.苏轼少有大志,决心为民除弊兴利,所以为官一任能造福一方。
C.苏轼任徐州太守时动员富民出资修筑被洪水冲坏的城墙,受到朝廷嘉奖。
D.在洪水汇于城下的危急时刻,苏轼亲率家人冒雨增筑城墙,保住了徐州城。
【小题4】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
(1)汝能为滂,吾顾不能为滂母邪?
(2)河将害城,事急矣,虽禁军且为我尽力。

同类题5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题
耿恭字伯宗,扶风茂陵人。少孤。慷慨多大略,有将帅才。永平十七年冬,骑都尉刘张出击车师,请恭为司马,与奉车都尉窦固及从弟驸马都尉秉破降之。始置西域都护、戊己校尉,乃以恭为戊己校尉,屯后王部金蒲城。恭至部,移檄乌孙,示汉威德,大昆弥以下皆欢喜,遣使献名马,愿遣子入侍。恭乃发使赍金帛,迎其侍子。
明年三月,北单于遣左鹿蠡王二万骑击车师。恭遣司马将兵三百人救之,道逢匈奴骑多,皆为所殁。匈奴遂破杀后王安得,而攻金蒲城。恭乘城搏战,以毒药傅矢。传语匈奴曰:“汉家箭神,其中疮者必有异。”因发强弩射之。虏中矢者,视创皆沸,遂大惊。会天暴风雨,随雨击之,杀伤甚众。匈奴震怖,相谓曰:“汉兵神,真可畏也!”遂解去。恭以疏勒城傍有涧水可固,五月,乃引兵据之。
七月,匈奴复来攻恭,恭募先登数千人直驰之,胡骑散走。时焉耆、龟兹攻殁都护陈睦,北虏亦围关宠于柳中。会显宗崩,救兵不至,车师复畔,与匈奴共攻恭,恭厉士众击走之。后王夫人先世汉人,常私以虏情告恭,又给以粮饷。数月,食尽穷困,乃煮铠弩,食其筋革。恭与士推诚同死生,故皆无二心,而稍稍死亡,余数十人。单于知恭已困,欲必降之,复遣使招恭曰:“若降者,当封为白屋王,妻以女子。”恭乃诱其使上城,手击杀之,炙诸城上。虏官属望见,号哭而去。单于大怒,更益兵围恭,不能下。
初,关宠上书求救,时肃宗新即位,乃诏公卿会议。乃遣秦彭与谒者王蒙、皇甫援发张掖、酒泉、敦煌三郡及鄯善兵,合七千余人,建初元年正月,会柳中击车师,北虏惊走,车师复降。先是,恭遣军吏范羌至敦煌迎兵士寒服,羌因随王蒙军俱出塞。羌固请迎恭,诸将不敢前,乃分兵二千人与羌,从山北迎恭,遇大雪丈馀,军仅能至。城中夜闻兵马声,以为虏来,大惊。羌乃遥呼曰:“我范羌也,汉遣军迎校尉耳。”城中皆称万岁。开门,共相持涕泣。明日,遂相随俱归。虏兵追之,且战且行。吏士素饥困,发疏勒时尚有二十六人,随路死殁,至玉门唯馀十三人。衣屦穿决,形容枯槁。中郎将邓众为恭已下洗沐易衣冠。及恭至洛阳,鲍昱奏恭节过苏武,宜蒙爵赏。于是拜为骑都尉。
(《后汉书·耿恭传》)
【小题1】对下列句子中加横线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恭乃发使赍金帛,迎其侍子赍:赠送
B.道逢匈奴骑多,皆为所殁殁:杀死
C.恭乘城搏战乘:顺着
D.恭以疏勒城傍有涧水可固固:坚守
【小题2】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 后王夫人先世汉人/常私以虏情告恭/又给以粮饷/数月/食尽穷困/乃煮铠弩/食其筋革/
B.后王夫人先世汉人/常私以虏情/告恭又给以粮饷/数月/食尽/穷困乃煮铠弩/食其筋革/
C 后王夫人先世/汉人/常私以虏情告恭/又给以粮饷数月/食尽/穷困乃煮铠弩/食其筋革/
D.后王夫人先世汉人/常私以虏情告恭/又给以粮饷/数月食尽/穷困乃煮铠弩/食其筋革/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车师投降后,设置西域都护,耿恭被任命为戊己校尉,到任后,传檄乌孙国,宣示大汉威德,乌孙王派遣使者进献名马,并送儿子入侍汉朝。
B.匈奴攻破车师,杀死车师后王,耿恭凭借涧水据守疏勒城,用强弩发射毒箭杀死大量敌兵,又招募数千人直冲敌阵,匈奴骑兵被迫撤走。
C.车师背叛汉朝后,与匈奴一起进攻耿恭,耿恭处境艰难,粮食吃完后,就煮铠甲弓弩,吃皮革牛筋,他与吏士们上下齐心,同生共死。
D.耿恭在范羌救援下回归,路上遭到匈奴兵追击,他们且战且走,到达玉门关时,只剩下十三人。到达洛阳后,耿恭被授予骑都尉之职。
【小题4】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会显宗崩,救兵不至,车师复畔,与匈奴共攻恭,恭厉士众击走之
(2)衣屦穿决,形容枯槁。中郎将邓众为恭已下洗沐易衣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