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 高中语文

题干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
竹似贤,何哉?竹本固,固以树德,君子见其本,则思善建不拔者。竹性直,直以立身,君子见其性,则思中立不倚者。竹心空.空以体道,君子见其心,则思应用虚受者。竹节贞,贞以立志,君子见其节,则思砥砺名行,夷险一致者。夫如是,故君子多树为庭实焉。
贞元十九年春,居易以拔萃选及第,授校书郎。始于长安求假居处,得常乐里故关相国①私第之东亭而处之。明日,履及于亭之东南隅,见丛竹于斯。枝叶殄瘁,无声无色。询于关氏之老,则日:“此相国之手植者。自相国捐馆,他人假居,由是筐篚者斩焉,彗帚者刈焉,刑余之材,长无寻焉,数无百焉。又有凡草木杂生其中,菶茸。荟郁,有无竹之心焉。”居易惜其尝经长者之手,而见贱俗人之目,剪弃若是,本性犹存。乃芟蘙荟,除粪壤,疏其间,封其下,不终日而毕。于是日出有清阴,风来有清声。依依然,欣欣然,若有情于感遇也。
嗟乎!竹植物也于人何有哉以其有似于贤而人爱惜之封植之况其真贤者乎?然则竹之于草木,犹贤之于众庶。呜呼!竹不能自异,惟人异之。贤不能自异,惟用贤者异之。故作《养竹记》,书于亭之壁,以贻其后之居斯者,亦欲以闻于今之用贤者云。
(选自《四部丛刊·白氏长庆集》)
【注】①关相国:指关播,唐德宗时任宰相。②摹(běng)茸:草木茂密貌。
【小题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竹心空,空以体道体:实践
B.始于长安求假居处假:借
C.刑余之材,长无寻焉寻:寻找
D.书子亭之壁,以贻其后之居斯者贻:留
【小题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君子见其本,则思善建不拔者B.由是筐篚者斩焉
河内凶,则移其民于河东至丹以荆卿为计,始速祸焉
C.居易惜其尝经长者之手D.然则竹之于草木,犹贤之于众庶
故列叙时人,录其所述    赵岂敢留壁而得罪于大王乎
【小题3】下列用“/”给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竹/植物也/于人何有哉/以其有/似于贤/而人爱惜之封植之/况其真贤者乎
B.竹植物也/于人何/有哉以其有/似于贤而人爱/惜之/封植之/况其真贤者乎
C.竹植物也/于人何/有哉以其有似/于贤而人爱惜之/封植之/况其真/贤者乎
D.竹/植物也/于人何有哉/以其有似于贤/而人爱惜之/封植之/况其真贤者乎
【小题4】把文言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7分)
(1)君子见其节,则思砥砺名行,夷险一致者。(4分)
译文:   
(2)明日,履及于亭之东南隅,见丛竹于斯。(3分)
译文: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文言文阅读 更新时间:2011-12-22 04:15:47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圬者王承福传
韩 愈
圬之为技,贱且劳者也。有业之其色若自得者。听其言,而尽;问之,王其姓,承福其名,世为京兆长安农夫。天宝之乱,发人为兵,持弓矢十三年,有官勋,弃之来归,丧其土田,手镘衣食。余三十年,舍于市之主人,而归其屋食之当焉。视时屋食之贵贱,而上下其圬之佣以偿之;有余,则以与道路之废疾饿者焉。
又曰:“粟,稼而生者也,若布与帛,必蚕绩而后成者也;其他所以养生之具,皆待人力而后完也:吾皆赖之。然人不可遍为,宜乎各致其能以相生也。故君者,理我所以生者也;而百官者,承君之化者也。任有大小,惟其所能,若器皿焉。食焉而怠其事,必有天殃,故吾不敢一日舍镘以嬉。夫镘易能,可力焉,又有功,取其直,虽劳无愧,吾心安焉。夫力易强而有功也,心难强而有智也:用力者使于人,用心者使人,其亦宜也。吾特择其易为而无愧者取焉。嘻!吾操镘以入富贵之家有年矣,有一至者焉,又往过之,则为墟矣;有再至、三至者焉,而往过之,则为墟矣。问之其邻,或曰:“噫!刑戮也。”或曰:“身既死,而其子孙不能有也。”或曰:“死而归之官也。”吾以是观之,非所谓食焉怠其事而得天殃者邪!非强心以智而不足,不择其才之称否而冒之者邪!非多行可愧,知其不可而强为之者邪!将富贵难守,薄功而厚飨之者邪!抑丰有时,一去一来而不可常者邪!吾之心悯焉,是故择其力之可能者行焉。乐富贵而悲贫贱,我岂异于人哉?
又曰:功大者,其所以自奉也博。妻与子,皆养于我者也,吾能薄而功小,不有之可也。又吾所谓劳力者,若立吾家而力不足,则心又劳也。一身而二任焉,虽圣者不可能也。
愈始闻而惑之,又从而思之,盖贤者也!盖所谓“独善其身”者也!然吾有讥焉,谓其自为也过多,其为人也过少,其学杨朱之道者邪?杨之道,不肯拔我一毛而利天下,而夫人以有家为劳心,不肯一动其心以畜其妻子,其肯劳其心以为人乎哉?虽然,其贤于世之患不得之而患失之者,以济其生之欲,贪邪而亡道以丧其身者,其亦远矣!又其言有可以警余者,故余为之传而自鉴焉。
【小题1】对下列语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听其言,而尽   约:约束
B.又有功,取其直 诚:确实
C.抑丰有时 悴:衰弱不振
D.贪邪而亡道以丧其身者   亡道:无道
【小题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王承福是一个自食其力、乐于助人的人。务工吃住在雇主家,他必以劳动所得偿还,还常常资助路上弱者。
B.王承福懂得社会分工的必要性,一方面认为人的生活需求很多;另一方面认为大家应各尽所能,互通有无地生活。
C.王承福一直都是在富贵人家干活,见证了许多富贵人家由盛而衰的变化,借此劝告人们不可“食焉怠其事”。
D.本文先叙事后议论,简于叙事,重在议论。表面上是传记体,实际上是一篇借传记展开议论的杂文。
【小题3】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线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1)视时屋食之贵贱,而上下其圬之佣以偿之。
(2)然吾有讥焉,谓其自为也过多,其为人也过少,其学杨朱之道者邪?
(3)臣欲奉诏奔驰,则刘病日笃;欲苟顺私情,则告诉不许。(李密《陈情表》)
(4)余久卧病无聊,乃使人复葺南阁子,其制稍异于前。(归有光《项脊轩志》)
(5)闻左公被炮烙,旦夕且死,持五十金,涕泣某于禁卒。(方苞《左忠毅公逸事》)
【小题4】作者对王承福的哪些方面给予了充分肯定?请简要概括。

同类题2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小题

游媚笔泉记

姚 鼐

桐城之西北,连山殆数百里,及县治而迤平。其将平也,两崖忽合,屏矗墉回,崭横若不可径。龙溪曲流,出乎其间。

以岁三月上旬,步循溪西入。积雨始霁,溪上大声然。十余里, 旁多奇石、惠草、松枞、槐、枫、栗、橡,时有鸣巂。溪有深潭,大石出潭中,若马浴起,振鬣宛首而顾其侣。援石而登,俯视溶云,鸟飞若坠。复西循崖可二里,连石若重楼,翼乎临于溪右。或曰宋李公麟之“垂云泮”也。或曰:“后人求公麟地不可识,被而名之。”石罅生大树,荫数十人,前出平土,可布席坐。南有泉,明何文端公摩崖书其上,曰媚笔之泉。泉漫石上为圆池,乃引坠溪内。

左丈学冲于池侧方平地为室,未就,邀客九人饮于是。日暮半阴,山风卒起,肃振岩壁,榛莽、群泉、矶石交鸣。游者悚焉。遂还。

是日,姜坞先生与往,鼐从,使鼐为之记。

注 ①崭横:山势高峻绵长。  ②巂(xī):杜鹃鸟。
【小题1】解释文中加线的词语
(1)连山数百里( )(2)有鸣巂( )(3)山风起( )(4)游者焉( )
【小题2】下列各句中加线的字用法和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
A.及县治迤平 / 涵淡澎湃为此也
B.曰宋李公麟之“垂云泮”也 / 云霞明灭可睹
C.日,姜坞先生与往 / 方时,予之力尚足以入
D.使鼐之记 / 身死国灭,天下笑
【小题3】用现代汉语解释下面的句子。
(1)以岁三月上旬,步循溪西入。
(2)连石若重楼,翼乎临于溪右。
【小题4】本文重点描写沿途的风光而非“媚笔泉”。请对这样的写作思路作简要分析。

同类题3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段,完成各题。
归去来兮辞
①归去来兮,请息交以绝游。世与我而相违,复驾言兮焉求?悦亲戚之情话,乐琴书以消忧。农人告余以春及,将有事于西畴。或命巾车,或棹孤舟。既窈窕以寻壑,亦崎岖而经丘。木欣欣以向荣,泉涓涓而始流。善万物之得时,感吾生之行休。
②已矣乎!寓形宇内复几时?曷不委心任去留?胡为乎遑遑欲何之?富贵非吾愿,帝乡不可期。怀良辰以孤往,或植杖而耘耔。登东皋以舒啸,临清流而赋诗。聊乘化以归尽,乐夫天命复奚疑!
(节选自陶渊明《归去来兮辞》)
【小题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请息交以游   绝:断绝
B.或孤舟 棹:用浆划
C.帝乡不可 期:期望
D.乘化以归尽   聊:无聊
【小题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悦亲戚情话 胡为乎遑遑欲何
B.农人告余春及 勇气闻于诸侯
C.泉涓涓始流 吾尝终日
D.将有事西畴 况吾与子渔樵江渚之上
【小题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活用与例句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
例句:亲戚之情话
A.扶老以流憩
B.贾谊于长沙
C.琴书以消忧
D.但以刘薄西山
【小题4】下列对选文的分析和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中“请息交以绝游”一句,进一步表达了作者对黑暗官场、腐败政治的厌恶和鄙弃。
B.“木欣欣以向荣,泉涓涓而始流”既写出农村生机勃勃的景象,又表现了诗人的愉悦之情。
C.以“聊乘化以归尽,乐夫天命复奚疑”收束全文,表现作者真实而复杂的人生感慨。
D.选段文字感情真挚,语言华丽多彩,音节铿锵,自然成韵,整齐中又见错落有致。
【小题5】将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世与我而相违,复驾言兮焉求?
(2)善万物之得时,感吾生之行休。

同类题4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翠筠楼记
明杨士奇
吉水之东,桐江之上,其地多竹,其里名竹溪。里之望,为罗氏,罗氏之秀有曰同伦,于竹尤笃好,作楼若干楹,而环植竹数千挺,岁久蕃盛,名其楼曰翠筠,表所乐也。因其族父翰林侍讲汝敬求为之记。
汝敬之言曰:“属春景融霁,秋气澄彻,八窗洞辟,天风徐来,郁乎如青云,泛乎若苍雪。而观之,浩浩如翠涛摇荡于履舄①之下;坐而听之,嗈嗈如金石和鸣于几席之外。至若凉月之夕,扬凤羽之蹁跹;冰雪之晨,挺琅玕②而独秀,皆楼中佳趣也。闲暇而登焉,盖使人襟抱清旷,万虑不侵,超然如出人境而立乎埃氛之表者。”
余曰:“信可乐也!而非有潇洒离俗之资,亦恶足以语此乐?同伦其有离俗之资者哉。夫高台广榭,嘉木森布,葩花之烂然,香气之芬馥,管弦歌舞,日相聚而欢宴淋漓,此豪侈者所尚,而世俗之所趋也。其固自恃以乐矣,然往往朝荣而夕悴,不能少待于斯须之顷。其视斯楼,虽四时寒暑凉燠之不齐,而皆有以乐焉者,又岂独清浊之相远哉?同伦殆有异乎众人之所尚者欤?抑君子之尚于物也,有不在耳目之娱,意趣之适,而在于其德者?夫竹中虚外直刚而自遂柔而不挠有萧散静幽之意无华丽奇诡之观凌夏日以犹寒傲严冬而愈劲,此其德为君子之所尚,而同伦之志亦必在于此欤?”
罗氏邑故家,始自印冈,徙桃林,又自桃林徙竹溪。吾闻宋有号竹谷老人者,高尚绝俗之士也。子大经及其弟应雷皆理宗朝进士,大经著书有《鹤林玉露》传于世,文献代有足征,要之罗氏之尚乎竹者远矣。同伦,竹谷之九世孙,于鹤林为八世,其所尚殆有所自耶,故推本而为之记。
(选自《东里文集》,有删改)
【注】 ①舄:古代一种加木底的双层鞋。②琅玕:竹子的美称。
【小题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里之望,为罗氏 望:望族、大族。
B.属春景融霁 属:适逢。
C.信可乐也    信:真实。
D.要之罗氏之尚乎竹者远矣 要:核实。
【小题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项是(  )
A. 
B. 
C. 
D.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翠筠楼环境幽雅,风景宜人。翠竹环绕之中的翠筠楼一年四季清爽宜人,竹声如金石和鸣,登楼远眺,使人万虑尽无、超凡脱俗。
B.楼主人潇洒离俗,情怀高洁,虽追求外物,但一定不注重外物的娱乐功能与闲情雅致,而关注外物所代表的内在品德。
C.世俗豪奢之人追求耳目之娱,然而这些快乐往往如昙花一现,不能停留。而翠筠楼佳趣常有,予人以乐。
D.罗氏一族尚竹由来已久,罗家崇尚竹子世世代代都受到竹谷老人的影响,作者确定罗同伦“笃好竹”与竹谷老人有关。
【小题4】用“/”给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断句。
夫竹中虚外直刚而自遂柔而不挠有萧散静幽之意无华丽奇诡之观凌夏日以犹寒傲严冬而愈劲
【小题5】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而环植竹数千挺,岁久蕃盛,名其楼曰翠筠,表所乐也。
(2)此其德为君子之所尚,而同伦之志亦必在于此欤?

同类题5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君子曰:学不可以已。

青,取之于蓝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木直中绳,以为轮,其曲中规。虽有槁暴,不复挺者,使之然也。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吾尝跂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顺风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江河。君子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积善成德,神明自得,圣心备焉。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功在不舍。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也。蟹六跪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

(节选自《劝学》)

【小题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博学:广博地学习
B.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江河  绝:横渡
C.驽马十,功在不舍   驾:驾车
D.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也  一:专一
【小题2】下列句子中“而”的意义和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例句:顺风呼,声非加疾也
A.积善成德,神明自得B.吾尝跂望矣
C.青,取之于蓝青于蓝D.蟹六跪二螯
【小题3】下列对选文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段用“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两个比喻,推论出通过博学就能达到“知明而行无过”的境界。
B.第二段中用“登高而招,见者远;顺风而呼,闻者彰”之类的生活经验阐明了“善假于物”的重要性。
C.第三段用“蚓”和“蟹”作对比,阐述了学习要专心致志的道理,强化了作者的观点,增强了说服力。
D.选文句式整齐,读起来琅琅上口,富有较强的节奏感,又适时夹进了一些散句,使文气流畅而不呆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