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 高中语文

题干

补写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1)  ,层林尽染;漫江碧透,百舸争流。
(2)鹰击长空,鱼翔浅底,   。
(3)指点江山,激扬文字,    。
(4) ,不是清泉,是天上虹。
(5)但我不能放歌,  。
(6)  ,壮士已去兮不复还。
(7)公曰:“不可。微夫人之力不及此。 ,不仁;  ,不知; ,不武。吾其还也。”
(8)她静默地走近\走近,又投出太息般的眼光。她飘过\像梦一般  的,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句子默写 更新时间:2017-03-03 04:29:47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2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羊祜,字叔子,泰山南城人也。世吏二千石,至祜九世,并以清德闻。及长,博学能属文,郡将夏侯威异之,以兄霸之子妻之。太原郭奕见之曰:“此今日之颜子也。”
武帝受禅,以佐命之勋,进号中军将军,加封散骑常侍,改封郡公,三千户。固让封不受,乃进本爵为侯。帝将有灭吴之志,以祜为都督荆州诸军事。祜率营兵出镇南夏,开设庠序,绥怀远近,甚得江汉之心。与吴人开布大信,降者欲去皆听之。时长吏丧官,后人恶之,多毁坏旧府,祜以死生有命,非由居室,书下征镇,普加禁断。
祜进据险要,开建五城,收膏腴之地,石城以西,尽为晋有。自是前后降者不绝,乃增修德信,以怀柔初附,慨然有吞并之心。每与吴人交兵,将帅有欲进谲诈之策者,辄饮以醇酒,使不得言。吴将陈尚、潘景来寇,祜追斩之,美其死节而厚加殡敛。景、尚子弟迎丧,祜以礼遣还。每会众江沔游猎,常止晋地。若禽兽先为吴人所伤而为晋兵所得者,皆封还之。于是吴人翕然悦服,称为羊公,不之名也。
祜与陆抗相对,使命交通,抗称祜之德量,虽乐毅、诸葛孔明不能过也。抗尝病,祜馈之药,抗服之无疑心。人多谏抗,抗曰:“羊祜岂鸩人者!”会吴人寇弋阳、江夏,略户口,诏遣侍臣移书诘祜不追讨之意。祜曰江夏去襄阳八百里比知贼问贼去亦已经日矣步军方往安能救之哉劳师以免责恐非事宜也。使者不能诘。
祜寝疾,乃举杜预自代,寻卒,时年五十八。帝素服哭之,甚哀。南州人征市日闻祜丧,莫不号恸,罢市,巷哭者声相接。吴守边将士亦为之泣。
祜立身清俭,被服率素,禄俸所资,皆以赡给九族,赏赐军士,家无余财。遗令不得以南城侯印入柩。赐去城十里外近陵葬地一顷,谥曰成。襄阳百姓于岘山祜平生游憩之所建碑立庙,岁时飨祭焉。望其碑者莫不流涕,杜预因名为堕泪碑。(选自《晋书·羊祜传》)
【小题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祜曰/江夏去襄阳八百里/比知贼问/贼去亦已经日矣/步军方往/安能救之哉/劳师以免责/恐非事宜也
B.祜曰江夏去襄阳八百里/比知贼问/贼去亦/已经日矣/步军方往/安能救之哉/劳师以免责恐非/事宜也
C.祜曰/江夏去襄阳八百里/比知贼/问贼去亦已经日矣/步军方往安能/救之哉/劳师以免责/恐非事宜也。
D.祜曰/江夏去襄阳八百里/比知贼/问贼去亦已经日矣/步军方往/安能救之哉/劳师以免责恐非/事宜也。
【小题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二千石,汉代官员的俸縁等级,汉郡守俸禄为两千石,即月俸百二十斛,因有此称,因此又为郡守(太守)的通称。羊枯祖上数代担任俸禄二千石的官职。
B.邑,即食邑,封邑,卿大夫的封地,收其赋税而食,故名食邑,也叫采邑。
C.庠序,古代的乡学,即地方办的学校,商代叫序,周代叫庠。后泛指学校。
D.谥,古代帝王、贵族、大臣或其他有地位的人死后加给的带有褒奖意义的称号。如周厉王谥号“厉”。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羊祜宣扬德行信誉,以此安抚归附的人。每次与吴国打仗,他都不让人献诡诈计策。他的美德让吴人信服、敬佩,与他对垒的陆抗能坦然服用他送的药。
B.羊祜认为死生自有定数,与居室无关,而当时因为忌讳前任长吏死于任上,下任长吏就经常毁坏旧官府,针对这种情况,羊祜向镇守地下文书,普遍加以禁止。
C.羊枯为人清廉俭朴,衾被衣服都很简朴,对他人却慷慨大方,临死前把平生俸禄所得都散给族人、赏给军士。还留下遗言不得把南城侯印放入棺材中
D.羊祜去世后,皇帝和很多百姓都很悲伤,甚至与之交战的敌方将士也为之哭泣。襄阳百姓在岘山立碑修庙祭奠他。杜预把所立的石碑命名为堕泪碑。
【小题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及长,博学能属文,郡将夏候威异之,以兄霸之子妻之。
(2)祜寝疾,乃举杜预自代,寻卒,时年五十八。

同类题3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朝鲜王满者,故燕人也。自始全燕时尝略属真番、朝鲜,为置吏,筑鄣塞。秦灭燕,属辽东外徼。汉兴,为其远难守,复修辽东故塞,至水为界,属燕。燕王卢绾反,入匈奴,满亡命,聚党千余人,魋结蛮夷服而东走出塞,渡水,居秦故空地上下鄣,稍役属真番、朝鲜蛮夷及故燕、齐亡命者王之,都王险。
会孝惠、高后时天下初定,辽东太守即约满为外臣,保塞外蛮夷,无使盗边;诸蛮夷君长欲入见天子,勿得禁止。
传子至孙右渠,所诱汉亡人滋多,又未尝入见;真番旁众国欲上书见天子,又拥阏不通。元封二年,汉使涉何谯谕右渠,终不肯奉诏。何去至界上,临水,使御刺杀送何者朝鲜裨王长,即渡,驰入塞,遂归报天子曰:“杀朝鲜将。”上为其名美,即不诘,拜何为辽东东部都尉。朝鲜怨何,发兵袭攻杀何。
天子募罪人击朝鲜。其秋,遣楼船将军杨仆从齐浮渤海;兵五万人,左将军荀彘出辽东:讨右渠。右渠发兵距险。
天子为两将未有利,乃使卫山因兵威往谕右渠。右渠见使者顿首谢:“愿降,恐两将诈杀臣;今见信节,请服降。”遣太子入谢,献马五千匹,及馈军粮。人众万余,持兵,方渡水,使者及左将军疑其为变,谓太子已服降,宜命人毋持兵。太子亦疑使者左将军诈杀之,遂不渡水,复引归。山还报天子,天子诛山。左将军破水上军,乃前,至城下,围其西北。楼船亦往会,居城南。右渠遂坚守城,数月未能下。
左将军已并两军【注】,即急击朝鲜。朝鲜相路人、相韩阴、尼溪相参、将军王唊相与谋曰:“始欲降楼船,楼船今执,独左将军并将,战益急,恐不能与,王又不肯降。”阴、唊、路人皆亡降汉。
(节选自《史记·朝鲜列传》,有删改)
注:楼船将军因配合不力,贻误战机而被扣押,两军归左将军统率。
【小题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秦灭燕,辽东外徼属:归属
B.齐亡命者之王:使……称王
C.右渠发兵险距:通“拒”,抵御
D.乃使卫山因兵威往右渠谕:诏书
【小题2】以下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全部属于汉攻打朝鲜的原因的一项是(    )
①齐亡命者王之 ②保塞外蛮夷,无使盗边 ③所诱汉亡人滋多,又未尝入见 ④汉使涉何谯谕右渠,终不肯奉诏 ⑤朝鲜怨何,发兵袭攻杀何 ⑥右渠发兵距险
A.①②③B.②③④
C.③④⑤D.④⑤⑥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燕国从全盛的时候开始,就曾将真番和朝鲜占领为属地,在那里设置官吏。修筑城防要塞。
B.辽东太守和满约定让满作为汉的外臣,并要他不侵害汉的边地,不禁止蛮夷首领进朝拜见天子。
C.王位传到满的孙子右渠的时候,因为外来人口的增多、朝鲜国力的强大,朝鲜王就不再入朝拜见天子。
D.楼船将军和左将军征讨右渠,右渠派军队抵抗。朝鲜后来打算投降,但因为双方的猜疑而使这种和解失败。

同类题4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文后小题。
褚遂良,散骑常侍亮之子也。遂良博涉文史,尤工隶书,父友欧阳珣甚重之。太宗尝谓待中魏徵曰:“虞世南死后,无人可以论书。”徵曰:“遂良下笔道劲,甚得王逸少体。”太宗即日召令侍书。太宗尝出御府金帛的求王羲之书迹,天下争赍古书诣阙以献,当时莫能辨其真伪,遂良备论所出,一无舛误。
十五年,诏有事太山,先幸洛阳,有星孛①于太微,犯郎位②。遂良言于太宗曰:“陛下放乱反正,功超前烈,将告成卒辛,天下幸甚。而行至洛阳,彗星银见,此或有所未允合者也。且汉武优柔数年始行岱礼臣愚伏愿祥择太宗深然之下诏罢封禅之事。其年,迁谏议大夫,兼知起居事。
太宗尝问:“卿知起居,记录何事,大抵人君得观之否? ”遂良对曰: “今之起居,古左右史,书人君言事,且记善恶,以为鉴诫,庶几人主不为非法。不闻帝王躬自观史。”太宗曰:“跃有不善,卿必记之耶?”遂良曰:“守道不如守官,臣职当载笔,君举必记。”
遂良前后诔奏及陈便宜书数十上,多见采纳。其年,加银青光禄大夫。二十一年,以本官检校大理卿。寻丁父忧解。明年,起复旧职,俄拜中书令。
二十三革,太宗寝疾,召遂良及长孙无忌入卧内,谓之曰:“卿等忠烈,简在联心。昔汉武寄霍光,刘备托葛亮,联之后事,一以委卿。太子仁孝,卿之所悉,必须尽诚辅佐,永保宗社。”又顾谓太子曰:“无忌、遂良在,国家之事,汝无优矣。”仍命遂良草诏。
高宗即位,赐爵河南县公。永徵元年,进封郡公。寻坐事出为同州刺史。永徵六年,左迁潭州都督。显庆二年,又贬为爱州刺史。明年,卒官,年六十三。
注:①孛:慧星的别称,也指慧星出现时光芒四射的现象,旧以为不祥之兆。②郎位:星座名。
【小题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顼是(  )
A.且汉武优柔/数年始行岱礼/臣愚伏/愿详择/太宗深然之/下诏罢封禅之事
B.且汉武优柔数年/始行岱礼/臣愚伏/愿详择/太宗深然之下诏/罢封禅之事
C.且汉武优柔/数年始行岱礼/臣愚伏愿详择/太宗深然之下诏/罢封禅之事
D.且汉武优柔数年/始行岱礼/臣愚状愿详择/太宗深然之/下诏罢封禅之事
【小题2】【小题3】下列对文中加横线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隶书”,是汉字中常见的一种庄重的字体,起源于秦朝,在东汉达到顶峰,书法界有“汉隶”之称。
B.“东岳”,即泰山,自古有“泰山安,四海皆安”的说法。从秦始皇开始,历任皇帝都要到泰山亲自告祭。
C.“便宜”,既指因利乘便,也指利于治国、合乎时宜的办法或建议。文中用的是第二个意思。
D.“丁父忧”,遭逢父亲丧事。丁:遭受、遭遇。古代官员在丁忧期间必须停职守制,—般不准为官。
【小题4】【小题5】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褚遂良精通书法。褚遂良擅长隶书,欧阳询十分看重他;唐太宗认为虞世南死后,除了褚遂良没人可以谈论书法。
B.褚遂良忠于职守。褚遂良兼知起居事期间,在和太宗的一次对话中表示要忠于职守,即使君主有不好的言行也会如实记录。
C.褚遂良深得信任。太宗病危时召褚遂良及长孙无忌入室内托付后事,并告诉太子只要有这二人在,国家的事就不用担心了。
D.措遂良晚境凄凉。太宗时褚遂良曾官拜中书令,高宗时赐爵河南县公,但后来被贬为潭州都督、爱州刺史,卒于官任上。
【小题6】【小题7】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当时莫能辩其真伪,遂良备论所出,一无舛误。
(2)书人君言事,且记善恶,以为鉴戒,庶几人主不为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