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
甘庄恪官粤西臬司
①,平反一冤狱。宣化县有武举黄国宁家失盗,陆续缉获九人,府县审明,定招解司。其首犯某,则黄国宁之妇翁
②也。公疑之,示期亲审,唤首犯某至,但痛哭呜咽不能出一语。公曰:“尔以妇翁行劫女婿,良心丧尽,自作自受,尚有何词?”因诉曰: “天下岂有此人情哉?小人女儿现在,亲戚往来无少异,何为邀外人行劫女儿家?求爷细察之。不然,小人死不见天日矣。”公曰:“汝既非真盗,府县审时,何为输服乃尔?”泣曰:“三木
③之下,何求不得?
等死耳,较犹缓须臾也,何惮而不招哉!”公令言其情,供曰:“女婿家失事之次日,闻
而往视,时盗已远飏,小人为潜行踩缉。今所获在官之黄必正等,皆小人所缉获者。各盗
衔恨,遂诬以招邀为首。府县不察,夹打成招。”
又审至一廖日恒者,
察其状貌,为朴实农民,不类盗,又疑之。诉曰:“小人冤无可辨,惟现有一证求验。”视之,乃织布所用之扣,
以分析经丝者。诘:“此何为证?”答曰:“盗凭赃定,所以指为盗,以家有白布一疋。此布乃小人母所织,即用此扣经而成之者,共几千几百几十扣,试取验之。”细数赃布,不
爽一丝。诘:“尔既非盗,县役何为至汝家起赃?”答曰:“盗等诬扳也。小人与武举村邻,因往某山取竹备用,见黄必正等五人在山中
偶语,怪之。次日,闻黄家失盗,
因思必某等所为,遂语泄,诸盗乃以此弋获。盗等衔恨,遂诬扳受累。”
徐审至黄必正等,反复究诘,乃合供此内九人,惟必正与某某等五人实同伙行劫,其武举之妇翁及廖日恒等四人,皆诬扳者也。由是四人始得昭雪。
呜呼!听断之际,
不能平心静气揆情度理徒使三木以从事其不至天陨霜而鬼夜哭者几希。
(清·葛虚存《清代名人轶事》)
注:①臬司:官职名,主管司法。 ②妇翁:妻父,岳父。 ③三木:古时套在犯人颈、手、足上的刑具,即首枷、足桎、手梏。
【小题1】下列各句中划线词语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A.各盗衔恨,遂诬以招邀为首 衔:含 |
B.细数赃布,不爽一丝 爽:差 |
C.见黄必正等五人在山中偶语,怪之 偶:偶然 |
D.徐审至黄必正等,反复究诘 徐:慢慢,一会儿 |
【小题2】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不能平心静气/揆情度理/徒使三木以从事/其不至天陨霜而鬼夜哭者几希 |
B.不能平心静气揆情/度理徒使三木/以从事其不至/天陨霜而鬼夜哭者几希 |
C.不能平心/静气揆情度理/徒使三木以从事/其不至天陨霜而鬼夜哭者几希 |
D.不能平心静气/揆情度理/徒使三木以从事其不至/天陨霜而鬼夜哭者几希 |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与分析,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黄国宁的岳父认为,自己没理由去邀请外人抢劫自己女婿家。因此他乞求甘庄恪“细察”并为自己伸冤。 |
B.甘庄恪听了黄国宁的岳父哭诉后,对府县已经审定的盗窃案产生了怀疑,于是就择期亲自进行了重审。 |
C.廖日恒供述,自己之所以被“诬扳”为盗贼,是因为遇见了盗贼们密谋,自己产生了怀疑,并泄露了出去。 |
D.甘庄恪通过调查取证,以及对黄必正等人的“反复究诘”,终于使案情真相大白,廖日恒等冤者也得以昭雪。 |
【小题4】把文言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且夫天地之间,物各有主,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
(2)等死耳,较犹缓须臾也,何惮而不招哉!
(3)察其状貌,为朴实农民,不类盗,又疑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