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 高中语文

题干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后面题目。(6分)
送何遁山人归蜀
(宋)梅尧臣
春风入树绿,童稚望柴扉。远壑杜鹃响,前山蜀客归。
到家逢社燕,下马浣征衣。终日自临水,应知已息机
(注)①杜鹃,又名子规。②息机:摆脱琐事杂务,停止世俗活动。
【小题1】请简要分析首句中“绿”字的妙处。(2分)
【小题2】三、四两联是怎样借助想象之景来抒发情感的,请简要赏析。(4分)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诗歌鉴赏 更新时间:2013-07-23 04:12:41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3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回答问题。

花底

杜甫

紫萼扶千蕊,黄须照万花。

忽疑行暮雨,何事入朝霞。

恐是潘安县,堪留卫价车。

深知好颜色,莫作委泥沙。

注①写此诗时,诗人四十七岁。②潘安:西晋潘岳,他为河阳县令时,令全县种桃花。③卫玠:西晋人,他长得“风神秀异”“见者以为玉人”。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
A.首联运用了互文与夸张的修辞手法。“萼”和“花”指的都是花瓣,“蕊”和“须”指的都是花蕊。“千蕊”为夸张笔法,写出花的繁盛与壮观。
B.颔联写诗人赏花时的天气情况。面对着可爱的花,天上忽然下起雨来,暮色朦胧,昏暗不明;不知为何,云雨散去,天上出现了绚丽的朝霞。
C.颈联运用典故,正面写花。用潘岳为河阳县令时令全县种桃花的典故,写花的繁多;用“风神秀异”的卫玠停车驻足观赏,表现花的美艳无比。
D.尾联是对全诗的总结。“好颜色”是点睛之笔,概括花朵的特点——美丽。“莫作委泥沙”是希望这样美丽的花朵永久驻留,不要掉落在泥沙之中。
E.这首诗作者追求辞藻,富丽精工,刻画不吝笔墨,想象奇特丰富,意境浓艳华美,与其沉郁顿挫的诗歌创作风格相比,呈现出一种截然不同的审美趣味。
(2)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请简要分析。
相关知识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