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题首页
题库
高中语文
题干
古代诗歌阅读
闻雁韦应物
故园渺何处,归思方悠哉。
淮南秋雨夜,高斋闻雁来。
寒塘 赵嘏
晓发梳临水,寒塘坐见秋。
乡心正无限,一雁度南楼。
与夏十二登岳阳楼
李白
楼观岳阳尽,川迥洞庭开。
雁引愁心去,山衔好月来。
云间连下榻,天上接行杯。
醉后凉风起,吹人舞袖回。
【小题1】前两首诗为什么都写到雁?
【小题2】对第三首诗第三联“云间连下榻,天上接行杯”所运用的艺术表现手法做简要分析。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诗歌鉴赏 更新时间:2016-11-23 10:40:18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月作为我国古典诗歌中的传统意象,在《琵琶行》中,白居易与友人告别时吟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借月引发思乡之情,别离之绪。
(2)苏轼在与客游赤壁时面对月与水感喟,从“变”的角度阐发自己哲理思考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诸葛亮在《出师表》中向刘禅提了三条建议,其中一条是严明赏罚,将宫府视为一体,做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同类题2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回答问题。
送李少府贬峡中王少府贬长沙
高適
嗟君此别意何如,驻马衔杯问谪居。
巫峡啼猿数行泪,衡阳归雁几封书。
青枫江
①
上秋帆远,白帝城
②
边古木疏。
圣代即今多雨露,暂时分手莫踌躇。
(注)①青枫江:指浏水,在长沙与湘江汇合。②白帝城:在夔州,今四川省奉节县东白帝山上,东临巫山县。
(1)结合标题,请从篇章结构上分析这首诗。
(2)这首诗蕴含的情感丰富,请简要分析其蕴含了哪些情感。
同类题3
古代诗歌阅读
点 绛 唇
曹组
云透斜阳,半楼红影明窗户。暮山无数。归雁愁远去。
十里平芜,花远重重树。空凝伫。故人何处。可惜春将暮。
【小题1】词的上片运用了哪些意象?描写了怎样的图景?请简要分析。
【小题2】下片抒发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请简要赏析。
同类题4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列小题。
遥题钱公辅众乐亭
张伯玉
句章太守钱君倚,湖上新为众乐亭。
花木岂徒游子爱,笙歌长与郡人听。
坐来高韵天风起,饮罢馀香夕雨零。
安得凭闲纵吟笔,玉觞遙对数峰青。
【小题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
A.诗的首联交代了写作缘由:句章太守钱公新近在湖上修建了众乐亭。
B.诗的颔联从视听两个角度,巧妙点明太守建亭子的目的是造福郡人。
C.第五句用“高韵”“天风”等词语极言众乐亭的高耸人云,寒风凛冽。
D.第六句从嗅觉角度,描写在众乐亭上宴饮的欢娱和亭上优美的环境。
E. 尾联畅想了在众乐亭上饮酒赏景赋诗的场景,照应题目中的“遥”字。
【小题2】这首诗表现了诗人什么样的情感?请简要回答。
同类题5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回答问题。
雨
陈与义
①
潇潇十日雨,稳送祝融
②
归。燕子经年梦,梧桐昨暮非。
一凉恩到骨,四壁
③
事多违。衮衮繁华地
④
,西风吹客衣。
注:①陈与义(1090--1138):字去非,号简斋,洛阳人。这首诗作于政和八年(1118),当时作者正闲居京城等候授职。②祝融:火神,这里指夏季。③四壁:家徒四壁,指穷困。④衮衮:众多,这里指众多居高位而无所作为的官吏。繁华地:指京城。
(1)第二联两句诗是什么意思?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感情?
(2)前人认为这首诗写雨是妙在“若即若离”,你同意这种说法吗?请简述理由。
相关知识点
阅读与鉴赏
古代诗歌
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