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 高中语文

题干

阅读《孔雀东南飞》诗段,完成文后小题。
鸡鸣外欲曙,新妇起严妆。著我绣夹裙,事事四五通。足下蹑丝履,头上玳瑁光。腰若流纨素,耳著明月铛。指如削葱根,口如含朱丹。纤纤作细步,精妙世无双。
上堂拜阿母,阿母怒不止。“昔作女儿时,生小出野里,本自无教训,兼愧贵家子。受母钱帛多,不堪母驱使。今日还家去,念母劳家里。”却与小姑别,泪落连珠子。“新妇初来时,小姑始扶床;今日被驱谴,小姑如我长。勤心养公姥,好自相扶将。初七及下九,嬉戏莫相忘。”出门登车去,涕落百余行。
府吏马在前,新妇车在后。隐隐何甸甸,俱会大道口。下马入车中,低头共耳语:“誓不相隔卿,且暂还家去。吾今且赴府,不久当还归。誓天不相负!”
【小题1】与“勤心养公姥”的“公姥”不属同一类语言现象的是(  )
A.此妇无礼节
B.昼夜勤作息
C.我有亲父兄
D.逼迫兼弟兄
【小题2】对下列加横线词古今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吾意久怀忿,汝岂得自由
B.可怜体无比,阿母为汝求
C.枝枝相覆盖,叶叶相交通
D.时时为安慰,久久莫相忘
【小题3】“昔作女儿时,生小出野里,本自无教训,兼愧贵家子。受母钱帛多,不堪母驱使”,这是兰芝辞别婆婆时的一段话,其正确含义是(  )
A.兰芝自知自己不配作仲卿妻,认为理当被遣。
B.兰芝不能忍受婆婆的虐待,被遣正合心意。
C.兰芝表面自谦自责,实际是对婆婆的骄横的抗议。
D.兰芝表示,既已被遣,也没有什么可留恋的了。
【小题4】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我国文学史上有用“风骚”指代文学的说法,“风”指的是《诗经》中的国风,“骚”指的是屈原的《离骚》,分别代表我国诗歌创作中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的源头。
B.“乐府”原指汉代管理音乐的官署名称,后指一种诗歌体裁名称。汉代的《孔雀东南飞》和北朝的《木兰诗》被称为“乐府双璧”。
C.《短歌行》的歌是一种诗歌体裁,行是指歌词音节的节奏。
D.曹操,字孟德,东汉人。陶渊明,字元亮,东晋人。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诗歌鉴赏 更新时间:2016-11-24 09:20:20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3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列小题
秋兴(其二)杜甫
夔府孤城落日斜,每依北斗望京华。
听猿实下三声泪,奉使虚随八月槎
画省香炉违伏枕,山楼粉堞隐悲笳。
请看石上藤萝月,已映洲前芦荻花。
【注】①夔府:夔州。杜甫当时流寓于此。②八月槎:晋张华《博物志》记载:传说有一个住在海边的人,年年八月海水涨时见有浮槎去来,可达天河。槎,木筏。③画省:指尚书省。汉代这个衙门用胡粉涂壁,上面画有古代贤人烈女,故名。④伏枕:指生病。⑤山楼粉堞:指白帝城楼涂着白粉的齿状短墙。
【小题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
A.首句紧承《秋兴》(其一)结句“白帝城高急暮砧”写起,写出了孤城落日壮阔之景。
B.诗人思念北斗方向的长安,见出思乡之切;“每依”表明这样的遥望凝想已是常态。
C.耳边的猿啼声声可闻,故曰“实”,盼望的归舟迟迟未有,故曰“虚”,令人悲慨。
D.诗人老病一身,漂泊他乡,画省往事不再萦绕心头,都被眼前的悲凉与凄怆冲淡。
E. 诗人面对夔州的藤萝月色,想象京华的芦获光影,不觉百感交集,怅然若有所失。
【小题2】这首诗将眼前的景物与心中的思念融合在一起,前人论之曰“身居夔府,心在京华”。试从诗中找两个例子加以分析,并说说这样写具有怎样的表达效果。
相关知识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