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题首页
题库
高中语文
题干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携来百侣曾游,
。(***《沁园春·长沙》)
(2)但我不能放歌,
;夏虫也为我沉默,沉默是今晚的康桥!(徐志摩《再别康桥》)
(3)且君尝为晋君赐矣,许君焦、瑕,
,君之所知也。(《烛之武退秦师》)
(4)复为慷慨羽声,
,
。于是荆轲遂就车而去,终已不顾。(《战国策·荆轲刺秦王》)
(5)真的猛士,
,
。(鲁迅《记念刘和珍君》)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句子默写 更新时间:2017-03-02 09:58:10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默写。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1)诸葛亮劝刘禅对宫中、府中官员的赏罚要坚持同一标准的句子是:
,
。
(2)《小石潭记》中表现地理环境使作者内心忧伤凄凉的句子是:
,
。
(3)然而造化又常常为庸人设计,
,来洗涤旧迹,仅使留下淡红的血色和微漠的悲哀。(《记念刘和珍君》)
同类题2
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⑴师者,
。(韩愈《师说》)
⑵
,不尽长江滚滚来。(杜甫《登高》)
⑶
,只是朱颜改。问君能有几多愁?
。(李煜《虞美人》)
⑷
,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孟子《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⑸无丝竹之乱耳,
。(刘禹锡《陋室铭》)
⑹苟利国家生死以,
。(林则徐《赴戍登程口占示家人》)
⑺凡事预则立,
。(《礼记·中庸》)
同类题3
对《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词句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英雄无觅孙仲谋处”“人道寄奴曾住”写了两个人,这两个人的共同点是都是能够建功立业的英雄人物,而且他们的事业都是从京口起步的。此处借孙权和刘裕两个历史上英雄人物事迹隐约讽刺南宋政权的无能,表达自己抗敌救国的热情。
B.写孙权和刘裕一略一详,是因为刘裕出身贫贱,却能建功立业,表现了“事在人为”的道理;更表现出词人对英雄的仰慕。在当时韩侂胄急于北伐的现实中,辛弃疾对刘裕的歌颂不仅是向往他的英雄业绩,还含有“如果碰到刘裕这样的国君,他的正确战略意图就能被采用”的意思。
C.辛弃疾引用宋文帝北伐惨败的故事的目的是借鉴历史,说明伐金必须作好准备,不能草率从事,暗指韩侂胄急于北伐可能重蹈覆辙。
D.“四十三年,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说的是四十三年前自己正在战火弥漫的扬州以北地区参加抗金斗争。后来渡淮南归,如今自己已成老年,壮志依然难酬,追思往事,不胜身世之感!
同类题4
阅读下面、一首词,然后回答小题。
忆秦娥 ·李白
箫声咽,秦娥梦断秦楼月。秦楼月,年年柳色,灞陵伤别。
乐游原上清秋节,咸阳古道音尘绝。音尘绝,西风残照,汉家陵阙。?
注释乐游原:又叫“乐游园”,在长安东南郊,是汉宣帝乐游苑的故址,地势高,可以远望,汉宣帝偕许皇后出游至此,迷恋于绚丽的风光,以至于“乐不思归”;唐代在此大兴土木,是登高览胜最佳景地。
【小题1】这首诗表现了诗人什么样的感情?请简要分析
【小题2】你认为这首诗在写作上是如何处理情景关系的?
同类题5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按要求答题。(6分)
清溪行①
李 白
清溪清我心,水色异诸水。
借问新安江②,见底何如此?
人行明镜中,鸟度屏风里。
向晚猩猩啼,空悲远游子。
(注) ①清溪,流经安徽贵池城,与秋浦河汇合,出池口入长江。②新安江,流经安徽,汇入钱塘江,以江水清澈出名。
(1)诗的颔联、颈联分别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来描写清溪水色?请简要分析。(3分)
答:
(2)诗的尾联描绘了什么情境?流露出诗人怎样的情感?(3分)
答:
相关知识点
阅读与鉴赏
古代诗歌
诗
词
其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