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题首页
题库
高中语文
题干
补写下面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1)《沁园春 长沙》通过一个问句道出了诗人的雄心壮志,表现了他的博大胸怀的词句是:“怅寥廓,
,
?”
(2)丁香姑娘与我擦肩而过后,我目送她渐渐远去的情景的句子是:她静默地远了,远了,
,
。
(3)同是面对离别,徐志摩想“寻梦?撑一支长篙,
。”荆轲则歌曰:“
,壮士一去兮不复还。”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句子默写 更新时间:2017-03-02 09:58:24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补写出下列古诗词中的空缺部分。(12分,每空1分)
(1)
,蓝田日暖玉生烟。
(2)
,百年多病独登台 。
(3)
,唯见江心秋月白。
(4)竹喧归浣女,
。
(5)念去去千里烟波,
。
(6)间关莺语花底滑,
。
(7)
,到黄昏点点滴滴。
(8)连峰去天不盈尺,
。
(9)羽扇纶巾,谈笑间,
。
(10)
,寻常巷陌,
。
同类题2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小题。
余杭四月 元白珽
四月余杭道,一晴生意繁。朱樱①青豆酒,绿草白鹅村。
水满船头滑,风轻袖影翻。几家蚕事动,寂寂昼门关②。
注①朱樱:樱桃的一种。②昼门关:从蚕孵出到结茧期间,养蚕人家为防外人冲犯而终日紧闭门户。
【小题1】从体裁上看,本作品属于( )
A.古体诗
B.近体诗
C.歌行
D.诗余
“朱樱青豆酒,绿草白鹅村。”的写景方法与《雨铃霖》的
(
诗句)有异曲同工之妙。
【小题2】整首诗为我们描绘了一幅春日乡村风俗图。风景如画,不见人影,却处处可见人的活动。请结合具体诗句加以分析。
同类题3
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下列小题。
鹧鸪天①
苏轼
林断山明竹隐墙,乱蝉衰草小池塘。翻空白鸟时时见,照水红蕖细细香。
村舍外,古城旁,杖藜徐步转斜阳。殷勤昨夜三更雨,又得浮生一日凉。
【注】①这首词是苏轼谪居黄州时所作。②林断山明:树林断绝处,山峰显现出来。③翻空:飞翔在空中。④红蕖,红荷花的别名。⑤杖藜 :拄着藜杖。⑥浮生,指短暂虚幻的人生。
【小题1】写景手法分析题:
①本词在写景方面手法丰富多样,请结合上片简要分析(至少答出两种表现手法)。
②比较:这首词在写景方面与《归园田居·少无适俗韵》都用了
这种表现手法。(答出一种即可)
【小题2】有人认为这首词体现了作者被贬黄州之后苦闷、抑郁的心情,也有人认为本词展现了作者贬居黄州后自得其乐的隐逸生活。你认同哪种观点?结合下片说说你的理由。
同类题4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小题。
阮郎归 梅词
苏 轼
暗香浮动月黄昏,堂前一树春。东风何事入西邻,儿家①常闭门。
雪肌冷,玉容真,香腮粉未匀。折花欲寄岭头人,江南日暮云。
【注释】①儿家:我家。
【小题1】上阕“堂前一树春”的“春”字用得很有表现力,请简要分析。(5分)
【小题2】词中的抒情主人公是一个什么样的人物形象?请结合作品简要分析。(6分)
同类题5
名言名句默写(10分)
且举世誉之而不加劝,
。
,则芥为之舟。
夫礼禁未然之前,
。
高山仰止,
。
,衣食足而知荣辱。
其称文小而其指极大,
。
士不可不弘毅,
。
质胜文则野,
。
,思而不学则殆。
10.
,勿施于人。
相关知识点
阅读与鉴赏
古代诗歌
诗
词
其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