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题首页
题库
高中语文
题干
阅读下面的唐诗,完成后面题。
南 浦 别
白居易
南浦凄凄别,西风袅袅秋。
一看肠一断,好去莫回头。
前人认为,诗中的“看”字看似平常,实则非常传神。请谈谈你的理解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诗歌鉴赏 更新时间:2016-12-20 09:45:25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阅读下面这首明诗,完成小题。
登雨花台
魏禧
①
生平四十老柴荆
②
,此日麻鞋拜故京。
谁使山河全破碎?可堪翦伐到园陵
③
!
牛羊践履多新草,冠盖
④
雍容半旧卿。
歌泣不成天已暮,悲风日夜起江生。
注①魏禧:生于明末,明亡后,隐居翠微山。此诗作于1663年(康熙二年),距明亡已二十年。②老柴荆:老于茅屋,表示甘守贫贱。③园陵:指南京钟山的明太祖朱元璋墓。④冠盖:官僚们的华贵冠服车盖。
【小题1】下列对这首诗歌的分析和鉴赏,不恰当的一项是( )
A.杜甫曾以“麻鞋见天子,衣袖露两肘”的诗句表示对唐王朝的耿耿忠心。魏禧以“此日麻鞋拜故京”表达了更为深沉浓重的情感。
B.“谁使山河全破碎?”的“全”字含义深刻。金瓯破碎,竟然无一可以幸免,而且是在极为短暂的时间内遭到了迅速覆灭的命运。
C.“冠盖雍容半旧卿”,那些曾在明朝为官为宦的权贵们,在异族入侵者面前仍来参拜明朝开国皇帝的陵墓,表现了高尚的民族气节。
D.题为“登雨花台”,笔墨即以景物为主。通过写景,更能引发人们的共鸣,使人们的心灵受到无法抑制的颤动,从而增强了诗的力度。
【小题2】请结合全诗分析诗人情感变化的过程。
同类题2
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下面小题。
安定城楼
李商隐
迢递高城百尺楼,绿杨枝外尽汀洲。
贾生年少虚垂泪,王粲春来更远游。
永忆江湖归白发,欲回天地入扁舟。
不知腐鼠成滋味,猜意鹓雏竟未休。
【小题1】颔联写贾生、王璨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
【小题2】尾联寄寓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情感?请简要分析。
同类题3
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下面小题。
书愤
陆游
早岁那知世事艰,中原北望气如山。
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
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
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載谁堪伯仲间。
【小题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
A.“书愤”者,抒发胸中郁愤之情也。诗人被黜而赋闲在乡,想那山河破碎,中原未收,感于世事多艰,难舍故土,郁愤之情喷薄而出。
B.首联自问,问出多少郁愤?回到铁马金戈的记忆里,诗人收复失地的壮心豪气,有如山涌,孰料因有奸人作梗,屡遭罢黜。
C.“楼船”二句概括诗人过去的游踪所至,“楼船”与“铁马”,“夜雪”与“秋风”,典型意象两两相合,便有两幅开阔、壮美的战场画卷。
D.颈联尾联均用典明志。陆游以长城自许,表明捍卫国家的志向,“空”字表明志向得不到认可,于是借诸葛亮的典故表达自叹弗如的愤恨。
E. 全诗感情沉郁,气韵浑厚,是因为诗句源自诗人的亲身经历,饱含着他的政治生活感受,虽年过六旬但爱国热情不减,为国效力之心诚挚。
【小题2】陆游诗作的突出特点是“多豪丽语,言征伐恢复事”。本诗哪两句最能体现这个特点?试加以分析。
同类题4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小题。
观魏博何相公猎
——张祜
晓出禁城东,分围浅草中。
红旗开向日,白马骤迎风。
背手抽金镞,翻身控角弓。
万人齐指处,一雁落寒空。
【小题1】诗歌前两联描写了怎样的场景?有什么作用?(5分)
【小题2】结合诗歌后两联,简要分析何相公形象。(6分)
同类题5
阅读下面的唐诗,完成题目。
日暮①
杜甫
牛羊下来久,各已闭柴门。风月自清夜,江山非故园。
石泉流暗壁,草露滴秋根。头白灯明里,何须花烬②繁。
注 ①大历二年(767)秋,晚年杜甫流寓夔州(重庆奉节),写下了这首诗。②花烬:灯芯结花,民俗中有“预报喜兆”之意。
【小题1】诗中第一、第二句描绘了一幅怎样的图景?
【小题2】在全诗中,杜甫表达了自己怎样的复杂情感?
相关知识点
阅读与鉴赏
古代诗歌
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