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题首页
题库
高中语文
题干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回答文后各题。
七月二十九日崇让宅
①
宴作
李商隐
露如微霰下前池,月过回塘万竹悲。
浮世本来多聚散,红蕖何事亦离披
②
?
悠扬归梦惟灯见,濩落
③
生涯独酒知。
岂到白头长知尔,嵩阳松雪有心期。
【注】①崇让宅:李商隐岳父王茂元在东都洛阳崇让坊的宅邸。写作此诗时诗人仕途受挫,暂居于此,妻子仍在京城长安。②离披:零落分散的样子。③濩落:空虚冷落。
【小题1】首联写景有何特点,在全诗中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
【小题2】“浮世本来多聚散,红蕖何事亦离披”寄托了诗人哪些感叹。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诗歌鉴赏 更新时间:2016-12-24 01:07:35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补写出下列句子的空缺部分。(只选4小题,8分)
(1)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
,
。 (***《沁园春·长沙》)
(2)故木受绳则直,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
(荀子《劝学》)
(3)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
,
,如是而已。
(韩愈《师说》)
(4)彼与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
,
。 (韩愈《师说》)
同类题2
诗歌鉴赏
独坐敬亭山
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
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
梦游天姥吟留别(节选)
世间行乐亦如此,古来万事东流水。别君去兮何时还?且放白鹿青崖间,须行即骑访名山。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
【小题1】李白的这两首诗歌运用了不同的修辞手法来表现诗歌主旨,其中《独坐敬亭山》运用了
手法,《梦游天姥吟留别》则运用了
手法。
【小题2】这两首诗歌的主旨有何不同?
同类题3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在《离骚》中,屈原诉说自己曾因佩戴蕙草而遭到贬逐,也曾被加上采摘白芷的罪名。但他坚定地表示:“
,
。”
(2)屈原在《离骚》中用“
,
”两句表达了只要自己本心确实是美好的,就不要在乎别人是不是了解自己。
(3)屈原《离骚》中的“
,
”两句写因为“我”的芳香和光泽混杂,所以纯洁的品质并没有受到侵袭,以此表现自己的洁身自好。
(4)《诗经·氓》中用“
,
”两句来反衬氓的不可捉摸。
(5)《诗经·氓》中表现男女主人公少年时在一起愉快地玩耍、尽情地说笑的情景的诗句是“
,
。”
(6) 《诗经·氓》表现女主人公每天都早起晚睡,辛勤劳作的两句是“
,
”。
(7)张养浩在《山坡羊·潼关怀古》中描写潼关一带山河地势特点的两句是“
,
”。
(8)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爱莲说》周敦颐)
同类题4
四、诗歌鉴赏。
阅读下面两首唐诗,回答其后问题。
秋 思 秋夜曲
张籍 张仲素
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 丁丁漏
①
水夜何长,漫漫轻云露月光。
复恐匆匆说不尽,行人临发又开封。 秋逼暗虫通夕响,征衣未寄莫飞霜。
注:①漏:计时用的漏壸。
【小题1】王安石评论张籍诗歌的风格是:“看似寻常最奇崛,成如容易却艰辛。”试析张诗写了生活中的哪个“寻常”细节?表达了什么样的情感?
【小题2】两首七言绝句均以秋天为背景,以思念为内容,试比较两诗不同之处。
同类题5
阅读下面的一首诗,完成后面各小题。
晚 望
(清)郑珍
向晚古原上,悠然太古春。
碧云收去鸟,翠稻出行人。
水色秋前静,山容雨后新。
独怜溪左右,十室九家贫。
【小题1】对下列诗句的理解不正确的两项是( )
A.首联写诗人在一个春日的傍晚来到一片开阔的原野上,极目远望,看到的是一派优美的田园风光。
B.颔联诗人运用“碧”“翠”两字,在读者眼前勾画出一幅色彩明丽,对比鲜明的春景图。随着他的目光望去,飞鸟,行人,一派和谐景象,充满画面感。
C.诗人善写动景,颔联的“飞鸟、行人”都充满着生气,画面充满灵动之感;接下来的颈联中,又向我们展示出一幅深山秋雨图,同样充满动态美。
D.尾联承接上联好山好水,诗人虽家中屋陋却仍然能安贫乐道、姿态惬意,大有“斯是陋室,惟吾德馨”的趣味。
E. 诗人将景色描绘得如此美好,春光,行人,青山碧水。这些暗含了一个文人儒生心中的价值取向,他陶醉在这样的美景中,亦能从这样的景致中看到自己关注的东西。既富有美感,又有现实的积极意义。两者完美的结合,这正是郑珍的高妙之处。
【小题2】有人认为,尾联破坏了全诗优美的意境,应该删去;也有人说,这两句恰是诗人匠心独运之处。你同意哪一种意见?请结合全诗内容加以概括分析。
相关知识点
阅读与鉴赏
古代诗歌
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