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题首页
题库
高中语文
题干
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回答问题。
曲江对酒
杜甫
苑外江头坐不归,水精宫殿转霏微。
桃花细逐杨花落,黄鸟时兼白鸟飞。
纵饮久判①人共弃,懒朝真与世相违。
吏情更觉沧州②远,老大徒伤未拂衣。
【注】①判:同“拚”,不顾一切,豁出去。这里是“甘愿”。②沧州:水边绿洲,古时常用来指隐士的居处。
【小题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分析,不恰当的两项是( )( )
A.“苑外江头坐不归”,“苑”是指“宫苑”,“坐不归”写出了诗人想回但不能回去的无奈。
B.“水精宫殿转霏微”,“霏微”是迷蒙的样子,这句话营造了一种虚空寥落的意境。
C.颔联的景物描写,表现了诗人面对眼前的美好春色,十分愉悦的心情。
D.尾联表达出微官缚身,不能解脱,故而虽老大伤悲,也无可奈何,终未拂衣而去的意思。
E.这首七律诗表现了杜甫在官场中无所作为,抱负难展,理想落空的苦痛。
【小题2】本诗中的“纵饮久判人共弃,懒朝真与世相违”与《旅夜书怀》诗中“名岂文章著,官应老病休”,共同使用了哪种修辞手法(对偶除外)?试分析这种修辞手法的表达效果。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诗歌鉴赏 更新时间:2017-02-06 05:04:10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列小题。
春尽
郑獬
春尽行人未到家,春风应怪在天涯。
夜来过岭忽闻雨,今日满溪俱是花。
前树未回疑路断,后山才转便云遮。
野间绝少尘埃污,惟有清泉漾白沙。
注:作者曾任翰林学士,后被新党所恶,宦途失意,屡遭贬谪。
【小题1】下列对本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A.首联承题,写春末之叹,叹未能回家,并点出未能回家的原因是路途遥远。
B.“春风应怪”,写暮春时分一个还未到家的行人,连春风都要奇怪他为什么浪迹天涯。
C.第三句的“闻雨”形象准确,写出了诗人夜行山中听到雨声时的紧张慌乱心情。
D.诗人第二天看到山溪水边到处都飘旋着落花,这一景物描写还照应了题目和首句。
E. 颈联极写诗人行走山间时的愉悦感受,山径崎岖峰回路转,给人身临其境的感觉。
【小题2】结合全诗,分析尾联景和情的关系。
同类题2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送李端
卢纶
故关①衰草遍,离别自堪悲。
路出寒云外,人归暮雪时。
少孤为客早,多难识君迟。
掩泪空相向,风尘②何处期。
注:①故关:故乡。②风尘:指社会动乱。
【小题1】下列对本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离别自堪悲”这一句写来平淡、直白。但由于是紧承上句脱口而出的,应接自然,故并不给人以平淡之感,反而为本诗定下了深沉感伤的基调,起了提挈全篇的作用。
B.“人归暮雪时”处处与上句照应,如“人归”照应“路出”,“暮雪”照应“寒云”,承接自然,色调和谐,与上一句构成一幅完整的严冬送别图。
C.“少孤为客早”,“少孤”已属人生之大不幸,“为客早”则不幸又深一层,诗人感叹友人小时丧父,身世飘零,从侧面反映出时代的动乱和人们在动乱中飘零不定的生活。
D.本诗运用了白描手法绘景抒情,语言自然,哀婉动人。全诗淡雅沉郁,情真意切,回味无穷。
【小题2】结合全诗,分析尾联中的“泪”包含了哪些情感?
同类题3
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完成小题。
苏秀道中自七月二十五日夜大雨三日,秋苗以苏,喜而有作
曾几
一夕骄阳转作霖,梦回凉冷润衣襟。不愁屋漏床床湿,且喜溪流岸岸深。
千里稻花应秀色,五更桐叶最佳音。无田似我犹欣舞,何况田间望岁心。
【小题1】古人写诗讲究一字传神,请简析“梦回凉冷润衣襟”中“润”字的妙用
A.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2】这首诗颈联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心情?是怎样表现的?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同类题4
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6分)
(1)孔子曾对“学”与“思”二者的关系作过辩证论述,他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中表现诗人蔑视权贵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白居易《琵琶行》中,描写琵琶女出场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同类题5
在下面的横线上,补写恰当的文句:(8分)
①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
,
。”(《论语·述而》)
②寻梦?
,向青草更青处漫溯,满载一船星辉,
。(徐志摩《再别康桥》)
③杜甫在《春望》中借花鸟抒发感伤时局的句子是:
,
。
④***在《沁园春·长沙》中回忆当年战斗岁月,其中“
,
”两句展现了少年同学的意气风发、激情奔放的精神状态。
相关知识点
阅读与鉴赏
古代诗歌
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