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题首页
题库
高中语文
题干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小题。
春怀示邻里 陈师道
断墙著雨蜗成字,老屋无僧燕作家。剩欲出门追语笑,郤嫌归鬓著尘沙。
风翻蛛网开三面,雷动蜂窠趁两衙。屡失南邻春事约,只今容有未开花。
【小题1】下列对本诗的理解,最恰当的两项是( )( )
A.这首七律首联、颔联写景状物,颈联、尾联叙事抒情,表现作者贫居闲静的心境,也委婉地流露出世路艰辛的愤慨。
B.作者不写“老屋无人”,而代以“无僧”,是因为作者租住在僧房。说明作者穷的连房子都没有,可见生活的清苦。
C.在艺术手法上,这首诗反映宋诗的新趣味还在于它在看似纯粹的、很地道的白描形象中暗暗地搬动着书卷,使得它看似非常琐细,其实却大有来头。
D.尾联写到邻家几次以春事相邀,都因未能赴约而失去机会,此时或许还有未开的花儿。诗人觉得遗憾想去赏花。
E.这首诗词语讲究,情感深细,意境新奇。结构则跳跃错落,写景、叙事隔联相承。处处体现诗人细致、求新的构思。
【小题2】本诗是如何来表现“春怀示邻里”中的“春”的?请简要分析。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诗歌鉴赏 更新时间:2017-03-01 12:01:09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任选五句,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5分)
(1)臣所以去亲戚而事君者,________________。(司马迁《廉颇蔺相如列传》)
(2)策扶老以流憩,________________。(陶渊明《归去来兮辞》)
(3)________________,凌万顷之茫然。(苏轼《赤壁赋》)
(4)岩扉松径长寂寥,
。(孟浩然《夜归鹿门歌》)
(5)故木受绳则直,________________。(荀子《劝学》)
(6)我欲因之梦吴越,____________________。(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
同类题2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①在李商隐《锦瑟》中,追忆年华往事的起兴句子是:“
,
。”
②荀子在《劝学》中强调“
,
”,只有每天省察自己,才会智慧通达,行为没有过错。
③韩愈《师说》中,认为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的原因是“
,
”。
同类题3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下面小题。
雪诗
张孜
长安大雪天, 鸟雀难相觅。
其中豪贵家, 捣椒泥四壁。
到处燕红炉, 周回下罗幂。
暖手调金丝, 蘸甲斟琼液。
醉唱玉尘飞, 困融香汁滴。
岂知饥寒人, 手脚生皴劈。
【小题1】下列对本诗歌的理解, 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诗的前两句写长安雪十分大, 连一只鸟雀都看不见; 点明时间、地点、环境。
B.“其中”二字过渡, 从大雪天的迷茫景象写到大雪天“豪贵家”的享乐生活。
C.前十句描写由外而内, 将“朱门”的穷奢极侈置于大雪的特定场景中, 为结句抒情做铺垫。
D.篇末用“岂知”转折, 直抒胸臆, 揭示贫富悬殊的社会现实, 扩展、深化了主题思想。
【小题2】诗歌运用了怎样的表达技巧?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情感?
同类题4
阅读下面的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宣州送裴坦判官往舒州,时牧欲赴官归京
杜 牧
日暖泥融雪半消,行人芳草马声骄。九华山
①
路云遮寺,清弋江
②
村柳拂桥。
君意如鸿高的的
③
,我心悬旆
④
正摇摇。同来不得同归去,故国逢春一寂寥!
(注)①九华山:为宣州去往舒州的必经之处。 ②清弋江:长江下游支流,在宣州城西。
③的的:鲜明的样子。 ④旆:旗子。
【小题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
A.裴坦刚中进士,将前往舒州为官,他像鸿雁那样展翅高飞,踌躇满志,春风得意。
B.首联色调明快,笔触简洁,交代了送行时间和环境,勾画出一幅“春郊送别图”。
C.颔联通过“云遮寺”“柳拂桥”这些景物,点明了诗人离任归京途中所见的景象。
D.颈联“君意如鸿”“我心悬旆”用对比手法,突出友人与诗人分别时的不同心境。
E. 尾联写两人同到宣州任职,现在却要各奔东西,表达了友人远离故国的寂寞之情。
【小题2】本诗前两联写景,主要用了哪些方法?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
同类题5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列小题。
鲁东门观刈蒲
李 白
鲁国寒事早,初霜刈渚蒲。
挥镰若转月,拂水生连珠。
此草最可珍,何必贵龙须
①
,
织作玉床席,欣承清夜娱。
罗衣能再拂,不畏素尘芜。
注①龙须:龙须草,茎可织席等,多为帝王豪贵之家所用。
【小题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寒事”“初霜”点明深秋的时令特点,交代了“刈渚蒲”农事活动的背景。
B.“挥镰”“拂水”两句用比喻描写劳动场景,富有诗意,意在表现劳动之美。
C.七、八两句写农人织蒲作席,享受劳作之后清夜的欢娱,侧面表现蒲草珍贵。
D.本诗前面部分叙写场景,后面部分托物言志,脉络清晰,情感抒发含蓄委婉。
【小题2】诗人为什么说“此草最可珍”?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
相关知识点
阅读与鉴赏
古代诗歌
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