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 高中语文

题干

阅读下面的清词,然后回答问题。

苏幕遮·大明湖泛月

蒋士铨

画船游,明月路。古历亭边,面面朱栏护。百顷明湖三万户,如此良宵,一点渔灯度。

棹开时,香过处,说道周遭、荷叶青无数。却被芦花全隔住,泛遍湖湾,不见些儿露。

【小题1】请简要概括词的上片与下片的内容。
【小题2】请从虚实角度简要分析这首词的下片。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诗歌鉴赏 更新时间:2011-10-25 10:57:20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文后各题。
刘兆麒,字瑞图,宝坻人。幼而端重,寡言笑,举止如成人。读书过目即成诵,为文皆有理法。年十四,遇太宗观兵畿辅,见兆麒,异之,令入官学读书。年十六,随世祖入关。又七年,诏选汉军满汉文艺,兆麒名列上卷,投翰林院编修。兆麒起布衣,为侍从,感激图报。世祖屡幸内院,喜其年少敏练,十年中,历擢都察院启心郎,改宗人府,晋都察院左副都御史。时兆献年未三十,每奏对,辄当上指。
顺治十八年,滇、黔既平,余党逸入楚。上以兆麒能,擢湖广巡抚。圣祖即位,大军南下,糗粮刍秣,兆麒皆躬理之,无缺供,授工部侍郎。楚人新罹兵灾,噢咻安辑,民庆更生。康熙七年,擢四川总督,旋以裁缺回京,投兵部尚书、加一品,录其抚川功也。八年,授淅闽总督。时海乱未靖,兆麒条上防海机宜。十二年,入京陛见,适有三藩之变,廷推将帅,上特用文臣三人,改衔以往,兆麒其一也。初任直隶援剿提督,改投江南崇明水师提督。崇明密迩海氛,地险要,兆麒请择偏禅自随,预储粮饷,壮我之威,伺寇之隙。上称善再三,悉俞所请。坐镇十载,人不知兵。二十三年,俄人入境。上择贤能谙练大臣掌军事,以兆麒为黑龙江总管,督兵三战,皆有功。三十一年,边境肃清,兆麒年逾六十,以母老拜疏乞归。优旨俞允。徜徉林下六年。监修北河,工既竣,上复命为总督、兵部尚书。时其子殿衡官江南布政使,值圣祖南巡,迎驾。上问兆麒年及提督海疆岁月,兼赐上方珍物。其上膺主眷,久而弥笃,诚殊遇也。四十年六月卒,年八十。
兆麒性孝友,家门雍穆。生平守不欺之学僚友故交皆终身如一利人济物之事见无不为。殿衡继抚楚,遗民故老争迎马首,问兆麒起居,可以知其德泽之入人深矣。
(徐世昌《大清畿辅先哲传·名臣传》,有删节)
【注】①噢咻:抚慰病痛。②海氛:指海疆动乱的形势。
【小题1】对下列各句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余党逸入楚 逸:逃跑
B.楚人新罹兵灾 罹:遭受
C.旋以裁缺回京 旋:不久
D.兆麒性孝友 友:朋友
【小题2】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上以兆麒能,擢湖广巡抚 夫夷以近,则游者众
B.兆麒其一也  其皆出于此乎
C.壮我之威,伺寇之隙   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
D.上称善再三,悉俞所请 自书典所记,未之有也
【小题3】下列句子分编为四组,其中全都表现刘兆麒治政才能的一组是(   )
①遇太宗观兵畿辅 ②糗粮刍秣,兆麒皆躬理之,无铁供
③授兵部尚书、加一品,录其抚川功也 ④督兵三战,皆有功
⑤值圣祖南巡,迎驾     ⑥徜徉林下六年
A.①④⑤
B.①②⑥
C.②③④
D.③⑤⑥
【小题4】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断句最合理的一项是(   )
A.生平守不欺之/学僚友故交/皆终身如一/利人济物之/事见无不为
B.生平守不欺之学/僚友故交皆终身如一/利人济物之事/见无不为
C.生平守不欺之/学僚友故交/告终身如一利人/济物之/事见无不为
D.生平守不欺之学/僚友故交皆终身如一利人/济物之事/见无不为
【小题5】下列对原文的理解与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刘兆麒幼年时为人端庄稳重,不苟言笑,过目不忘。他被当时的皇帝赏识,因而能接受很好的教育。
B.刘兆麒在楚地做官时,悉心疗治战争创伤。他坐镇崇明十年,因人们不懂使用兵器而寇患不断。
C.刘兆麒肃清中俄边境后,便请旨退休;他在隐退之后,仍然不忘国事,成功监修了北河。
D.文章从读书、治政、为人等多方面来写刘兆麒,言简意赅。结尾用侧面描写烘托了传主形象。
【小题6】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时兆麒年未三十,每奏对,辄当上指。
(2)时海乱未靖,兆麒条上防海机宜。
(3)其上膺主眷,久而弥笃,诚殊遇也。

同类题2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文后题目。
哀盐船文
(清)汪中
乾隆三十五年十二月乙卯,仪征盐船火,坏船百有三十,焚及溺死者千有四百。是时盐纲皆直达,东自泰州,西极于汉阳,转运半天下焉。唯仪征绾其口。列樯蔽空,束江而立,望之隐若城郭。一夕并命,郁为枯腊,烈烈厄运,可不悲邪!
于斯时也,有火作焉。摩木自生,星星如血,炎光一灼,百舫尽赤。青烟睒睒,熛若沃雪。蒸云气以为霞,炙阴崖而焦爇。始连楫以下碇,乃焚如以俱没。跳踯火中,明见毛发,痛謈田田,狂呼气竭。转侧张皇,生涂未绝。倏阳焰之腾高,鼓腥风而一吷。洎埃雾之重开,遂声销而形灭。齐千命于一瞬,指人世以长诀。发冤气之焄蒿,合游氛而障日。行当午而迷方,扬沙砾之嫖疾。衣缯败絮,墨查炭屑,浮江而下,至于海不绝。
亦有没者善游,操舟若神。死丧之威,从井有仁。旋入雷渊,并为波臣。又或择音无门,投身急濑。知蹈水之必濡,犹入险而思济。挟惊浪以雷奔,势若而终坠,逃灼烂之须臾,乃同归乎死地。积哀怨于灵台,乘精爽而为厉。出寒流以浃辰,目睊睊而犹视。知天属之来抚,慭流血以盈眦。诉强死之悲心,口不言而以意。
若其焚剥支离,漫漶莫别。圜者如圈,破者如玦。积埃填窍,指失节。嗟狸首之残形,聚谁何而同穴!收然灰之一抔,辨焚余之白骨。
呜呼哀哉!
且夫众生乘化,是云天常。妻孥环之,绝气寝床。以死卫上,用登明堂。离而不惩,祀为国殇。兹也无名,又非其命。天乎何辜,罹此冤横!游魂不归,居人心绝。麦饭壶浆,临江呜咽。日堕天昏,凄凄鬼语。守哭迍邅,心期冥遇。唯血嗣之相依,尚腾哀而属路。或举族之沉波,终狐祥而无主。悲夫!丛冢有坎,泰厉有祀。强饮强食,冯其气类。尚群游之乐,而无为妖祟!
人逢其凶也邪?天降其酷也邪?夫何为而至于此极哉!
(选自《古文鉴赏辞典》,有删改)
(注)①熛(biāo):迸飞的火焰。②謈(pò):痛切呼叫之声。③焄(xūn)蒿:气味散发。④从井有仁:语出《论语·雍也》:“井有仁焉,其从之也?”指下井救人,此指涉险救人。⑤腾哀:放声大哭。⑥狐祥:孤伤。
下列句子中,全都直接表现盐船被焚情景及惨状的一组是
①坏船百有三十,焚及溺死者千有四百
②东自泰州,西极于汉阳
③炎光一灼,百舫尽赤
④蒸云气以为霞,炙阴崖而焦爇
⑤衣缯败絮,墨查炭屑,浮江而下,至于海不绝
⑥游魂不归,居人心绝
A.③④⑤B.①②⑤C.①④⑥D.②③⑥

同类题3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问题。

黄尊素,真长,余姚人,万历四十四年进士。天启二年,擢御史。疏请召还曹于汴、刘宗周等,而劾尚书赵秉忠、侍郎牛应元顽钝,秉忠、应元俱引去。又数陈边事,力诋大将马世龙,忤枢辅孙承宗意。时帝在位数年,未尝一召见大臣。尊素请复便殿召对故事,面决大政,否则,讲筵之暇,令大臣面商可否。帝不能用。

四年三月朔,京师地震三,适帝体违和,人情惶惧。尊素力陈时政十失,末言:“陛下厌薄言官,人怀忌讳,当国者昧安危之机,误国者护耻败之局。不于此进贤退不肖,而疾刚方正直之士如仇雠,陛下独不为社稷计乎?”疏入,魏忠贤大怒,谋廷杖之,韩爌力救,乃夺俸一年。既而杨涟劾忠贤,被旨谯让,尊素愤,抗疏继之。略言:“陛下登极以来公卿台谏累累罢归致在位者无固志今忠贤不法状廷臣已发露无余陛下若不早断彼形见势穷复何顾忌。”忠贤得疏愈恨。八月,河南进玉玺。忠贤欲侈其事,命由大明门进,行受玺礼,百僚贺。尊素上言:“本朝弘治时,陕西献玉玺,止令取进,给赏五金。此祖宗故事,宜从。”事获中止。

尊素謇谔敢言,尤有深识远虑。杨涟将击忠贤,魏大中以告,尊素曰:“除君侧者,必有内援,杨公有之乎?一不中,吾侪无噍类矣。”尊素讽涟去,涟不从,卒及于祸。汪文言初下狱,忠贤即欲罗织诸人,为尊素所解,恨甚。其党亦以尊素多智虑,欲杀之。使者至苏州,其城外人并击逮尊素者,逮者失驾帖,不敢至。尊素闻,即囚服诣吏,自投诏狱。知狱卒将害己,叩首谢君父,赋诗一章,遂受酷刑死,时六年闰六月朔日也,年四十三。福王时,追谥忠端。

(节选自《明史·黄尊素传》)

【小题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 陛下登极以来/公卿台谏累累/罢归/致在位者无固志/今忠贤不法状/廷臣已发露/无余陛下/若不早断彼形/见势穷/复何顾忌
B. 陛下登极以来/公卿台谏累累罢归/致在位者无固志/今忠贤不法状/廷臣已发露无余/陛下若不早断/彼形见势穷/复何顾忌
C. 陛下登极以来/公卿台谏累累罢归/致在位者无固志/今忠贤不法状/廷臣已发露/无余陛下/若不早断彼/形见势穷/复何顾忌
D. 陛下登极以来/公卿台谏累累/罢归/致在位者无固志/今忠贤不法状/廷臣已发露无余/陛下若不早断彼/形见势穷/复何顾忌
【小题2】下列对文中加横线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字,古代男子成人不便直呼其名,故另取一与本名涵义相关的别名,称之为字,如司马迁字子长,李白字太白,苏轼字子瞻。
B. 玉玺,专指皇帝的玉印。秦汉以来,皇帝所用的印章称为玺,臣民所用的印章只能称为印。
C. 表,是封建社会臣子对皇帝有所陈述、请求、建议时用的一种特殊文体,如《出师表》《陈情表》。
D. 朔日,指中国农历每月的第一天;望日,指农历小月十五,大月十六;晦日,指农历每月的三十。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黄尊素正直敢言。他在御史任上,曾上疏请求召回曹于汴、刘宗周等人,并成功弹劾尚书赵秉忠、侍郎牛应元。
B. 黄尊素不畏强权。在河南进献玉玺时,魏忠贤大操大办以迎合皇上,黄尊素敢于劝说魏忠贤,并成功阻止了他的行动。
C. 黄尊素深识远虑。他认为,杨涟如果想清除皇帝身边的小人,一定要有内援;他还委婉地劝杨涟离职避祸,杨涟没有听从,最终受到迫害。
D. 黄尊素无惧死亡。知晓狱卒将要加害于己,他叩谢皇恩,写诗一首,后受酷刑而死。
【小题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不于此进贤退不肖,而疾刚方正直之士如仇雠,陛下独不为社稷计乎?
(2)汪文言初下狱,忠贤即欲罗织诸人,为尊素所解,恨甚。

同类题4

阅读下面的课外文言文阅读,完成小题。
孙君小传
[清]秦湘业
孙君名慧良,自号纳琴,世居无锡,析县为金匮人。父尔纯生子三,君其季。幼颖悟,读书十数行下。其时吴江赵艮甫流寓于锡,以诗鸣当代。君窃慕效之几方驾,赵亦订为忘年交。高才生以诗赋有闻者,类工应制体,君弗之善。尤厌弃举子业。故年二十四始游于庠,亦不数数应秋闱试。
故滑稽,好狎侮人,人畏其口,弗敢近。君乃慨然出游,依从叔文靖公于闽。文靖爱其才,厚资膏火,而颇束缚之,弗任以事。君忽忽不乐,竟返里。后乃游汴、游燕,以记室为诸侯上客。然脩脯入手辄尽,贫如故。
道光末年,余尝遇之京师,旋别去,不相闻,而其家人亦罕得其音也。同治四年九月,忽挈妇航海归。时邑经兵燹,室庐荡然,亲故零落殆尽,乃僦屋城隅以居。五年春,予浙江运使,因招君游杭。见其形容憔悴,意气败丧,诗亦渐颓唐,无复往时精诣矣。是秋,余丁母忧去官。君不欲他就,亦返。自此不再出,益穷困无聊。越五年而卒,年六十有八。
齿少君十余岁,弱冠闻其名,以素册乞书,君为录《闽游草》数十首。写景言情辄与少陵、东坡颉颃,行楷亦得苏法。余藏诸箧笥数十年,乱中失去。君身后求遗稿,不可得。余友华君翼纶,其甥也,近始搜得君诗二首,曰《余生草》,晚年之作曰《簏中草》。古来诗人湮没何限?君有贤甥搜罗掇拾,将授之梓,以永其传,岂非厚幸也夫?
注:①方驾:比肩,媲美。②僦屋:租赁房屋。③颉颃:原指鸟上下翻飞,引申为不相上下,互相抗衡。
【小题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君慕效之几方驾 窃:私下
B.予浙江运使   权:谋划
C.余齿少君十余岁 齿:年龄
D.君身后求遗稿 迨:等到
【小题2】下列对选文所涉有关古代文化知识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季:排行的序位之一,表示排行第四或最小的。文中“君其季”指孙君是兄弟三人中最小的一个。
B.庠序:指古代的地方学校,后也泛称学校或教育事业。而太学、国子监则是中国古代的国立最高学府。
C.秋闱:即乡试。明清科举三级考试中最低级别的考试,因其于每年秋天考试而得名,考取的称“举人”。
D.弱冠:古代男子20岁称“弱冠”。这时行冠礼,以示成人,但因其犹未壮,还比较年少,故称“弱”。
【小题3】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高才生以诗赋有闻者,类工应制体,君弗之善。
【小题4】从少年到中年,孙慧良的性格产生了怎样的变化?

同类题5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各题。
李姬传
(清)侯方城
李姬者名香母曰贞丽贞丽有侠气尝一夜博输千金立尽所交接皆当世豪杰尤与阳羡陈贞慧善也姬为其养女,亦侠而慧,略知书,能辨別士大夫贤否,张学士溥、夏吏部允彝亟称之。少风调皎爽不群。十三岁,从吴人周如松受歌玉茗堂四传奇,皆能尽其音节,尤工琵琶词,然不轻发也。
雪苑侯生,己卯来金陵,与相识。姬尝邀侯生为诗,而自歌以偿之。初,皖人阮大铖者,以阿附魏忠贤论城旦,屏居金陵,为清议所斥。阳羡陈贞慧、贵池吴应箕实首其事,持之力。大铖不得已,欲侯生为之解之,乃假所善王将军,日载酒食与侯生游。姬曰:“王将军贫,非结客者,公子盍叩之?”侯生三问,将军乃屏人述大诚意。姬私语侯生曰:“妾少从假母识阳羡君,其人有高义,闻吴君尤铮铮。今皆与公子善,奈何以阮公负至交乎?且以公子之世望,安事阮公?公子读万卷书,所见岂后于贱妾耶?”侯生大呼称善,醉而卧。王将军者怏怏,因辞去,不复通。
未几,侯生下第。姬置酒桃叶渡,歌琵琶词以送之,曰:“公子才名文藻,雅不减中郎中郎学不补行,今琵琶所传固妄,然尝昵董卓,不可掩也。公子豪迈不拘,又失意,此去相见未可期,愿终自爱,无忘妾所歌琵琶词也,妾亦不复歌矣!”
侯生去后,而故开府田仰者,以金三百锾邀姬一见,姬固却之。开府惭且怒,且有以中伤姬。姬叹曰:“田公宁异于阮公乎?吾向之所赞于侯公子者谓何?今乃利其金而赴之,是妾卖公子矣。”卒不往。
(注)①城旦:古代刑罚名;②中郎:东汉蔡邕,字伯喈,自左中郎将,以职称名中郎。
【小题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李姬者/名香母/曰贞丽/贞丽有侠气/尝一夜博输千金/立尽所交接/皆当世豪杰/尤与阳羡/陈贞慧善也/
B.李姬者/名香/母曰贞丽/贞丽有侠气/尝一夜博/输千金立尽/所交接皆当世豪杰/尤与阳羡陈贞慧善也/
C.李姬者/名香/母曰贞丽/贞丽有侠气/尝一夜博输千金/立尽所交接/皆当世豪杰/尤与阳羡陈贞慧善也/
D.李姬者/名香母/曰贞丽/贞丽有侠气/尝一夜博/输千金立尽/所交接皆当世豪杰/尤与阳羡/陈贞慧善也/
【小题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士大夫,古代中国对于士人和官吏之统称,国家政治的参与者和文化艺术的创造者与传承者。
B.玉茗堂四传奇,是汤显祖四部传奇的合称,即《邯郸记》《牡丹亭》《南柯记》《紫钗记》。
C.金陵,六朝古都南京的别称,历史上也有建康、建业、秣陵、石头城、应天、天京等称谓。
D.下第,封建时代科举考试不中,因榜上题名有甲乙次第,又称落第、折桂。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李姬侠义而聪慧,颇通书籍,能辨别士大夫是否贤能。学士张溥和吏部夏允彝曾多次称赞她风韵格调高雅开朗,与众不同。
B.李姬颇通音律。曾跟随吴人周如松学习“玉茗堂四传奇”,全都能唱出声音的高低,节奏的缓急,尤其擅长琵琶词,然而并不轻易唱。
C.李姬见识不凡。先是对王将军每天送来酒食并陪同侯生一道游玩产生怀疑,后又劝诫侯生不要对不起至交好友而与阮大铖结交。
D.李姬重情重义。侯生下第,李姬歌琵琶词为之送行,援引蔡邕的例子力劝侯生要保持自己的品格。
【小题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姬曰:“王将军贫,非结客者,公子盍叩之?”候生三问,将军乃屏人述大铖意。
(2)中郎学不补行,今琵琶所传词固妄,然尝昵董卓,不可掩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