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题首页
题库
高中语文
题干
阅读下面诗歌,回答下列小题。
旅次洋州寓居郝氏林亭
方 干
举目纵然非我有,思量似在故山时。
鹤盘远势投孤屿,蝉曳残声过别枝。
凉月照窗欹枕倦,澄泉绕石泛觞迟。
青云未得平行去,梦到江南身旅羁
(1)颔联描写了什么样的景象?结合全文说说蕴含了什么样的感慨?
(2)简要分析尾联在全诗中的作用。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诗歌鉴赏 更新时间:2011-11-08 10:54:44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古代诗歌鉴赏
日暮①
杜甫
牛羊下来久,各已闭柴门。风月自清夜,江山非故园。
石泉流暗壁,草露滴秋根。头白灯明里,何须花烬②繁。
【注】①大历二年(767)秋,晚年杜甫流寓夔州(重庆奉节),写下了这首诗。②花烬:灯芯结花,民俗中有“预报喜兆”之意。
【小题1】第三联中诗人选取了哪些意象?营造了一种怎样的氛围?
【小题2】全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请结合具体诗句赏析。
同类题2
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第下列小题。
广陵赠别
(唐)李白
玉瓶沽美酒,数里送君还。
系马垂杨下,衔杯大道间。
天边看渌水,海上见青山。
兴罢各分袂,何须醉别颜。
【小题1】本诗共有几个字押韵,正确的一项是
A.两个
B.三个
C.四个
D.五个
【小题2】以下评价适合于本诗的一项是
A.含蓄委婉
B.雄奇瑰丽
C.高亢豪放
D.明快俊逸
【小题3】本诗是怎样抒写临别感情的?请结合具体内容加以赏析。
同类题3
下列对《登高》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A.本诗前半写景,有对景物的细致刻画,也有对长江秋色的全景描写。
B.作者触景生情,思绪纵横“万里”“百年”,将家愁与国难融于一体。
C.猿啸的“哀”与作者的“悲”“独”形成鲜明的对比,强化了情感表达。
D.四联全部对仗,首联句中自对,用字精确,格律谨严,富有节奏感。
同类题4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各题。
哭李商隐(其二)
崔珏
虚负凌云万丈才,一生襟抱未曾开。
鸟啼花落人何在,竹死桐枯凤不来。
良马足因无主豌
①
,旧交心为绝弦哀。
九泉莫叹三光隔,又送文星入夜台。
注:①豌,屈曲,弯曲。
【小题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
不正确
的一项是
A.“凌云万丈”“虚负”“未曾开”高度概括了李商隐坎坷世途、怀才不遇的一生。
B.颔联一问一答。“鸟啼花落”"让人联想起李商隐的身世,“竹死桐枯”则暗喻李商隐的去世。
C.“三光”指日月星,“文星”即“文曲星”,常指有文才的人,此处指李商隐。
D.全诗按惜才、誉才和哭才顺序来写,先惜而誉,由惜而哭,以哭寓愤,情感浓烈。
【小题2】诗的颈联分别运用了什么手法?表达了什么含意?请简要分析。
同类题5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杜甫在《登高》中,借用“落叶”与“江水”抒发时光易逝、壮志未酬的感伤与失落的两句是“
,
”。
(2)苏轼在《赤壁赋》中,“
,
”两句描写了曹操的军队在攻破荆州之后,舰船连绵,旗帜遮天的景象。
(3)
,并怡然自乐。(陶渊明《桃花源记》)
相关知识点
阅读与鉴赏
古代诗歌
诗